如何點燃孩子的熱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從引導式教育的觀點來看,家庭教育猶如孩子拉手推車的時候,媽媽在后面推一把。

  一個寒冷的冬天,孩子正拉著一車東西艱難爬坡,這時,絕大多數(shù)父母都會自然而然地想替孩子拉車。但我告訴你,必須得讓孩子自己去拉,即使是孩子從來沒有拉過車而且很可能會失敗,也要讓孩子自己拉車。沒有拉過手推車的孩子當然不會調(diào)節(jié)好力度,手推車可能會傾斜,甚至會傷到孩子。但絕對不能說:“哎呀,別傷著自己了,媽媽替你拉吧!边@時候,媽媽該做的是在保證孩子不受意外傷害的情況下,讓他自己拉車。這樣反復幾次,孩子就能學會如何調(diào)節(jié)力氣,努力前進。這個時候媽媽在后面推一把,孩子就能把車拉得更順利一些。

  這就是引導式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習慣了父母和別人的指導的孩子有時候很難應對突發(fā)事件。猶太人的《塔木德經(jīng)》里有一則“蛇頭和蛇尾的故事”,就能很好地體現(xiàn)家庭教育中的引導的重要性。

  蛇尾總是跟著蛇頭走,很不滿意。有一天,蛇尾說:“我為什么總得跟著你走?你總是按自己的想法走,根本不管我的感受,這很不公平。我也是蛇的一部分,為什么要像奴隸一樣聽從你的指揮呢?”蛇頭回答說:

  “你怎么能這樣說話?我并不只是為我自己,我之所以總是帶著你走,是因為你沒有能看清前進方向的眼睛,沒有能分辨危險的耳朵,沒有能決定行動的頭腦。我是真心為你好。 

  蛇尾大聲譏笑著回答道:“我已經(jīng)厭倦你的說教了,獨裁者和暴君才會這樣蒙蔽追隨者!”蛇頭回答說:

  “如果你真是那么想,那么就讓你走在前面試一試吧!

  聽了蛇頭的話,蛇尾非常高興。它躍躍欲試,但沒過多久它就掉進了水溝,費了很大的勁才從水溝里爬上來?墒呛芸焖值暨M了刺叢里,蛇尾拼命掙扎,可是越掙扎越出不來。渾身是傷的蛇尾最后靠蛇頭的幫助才得以逃脫。可是蛇尾還想走在前面。這回糟了,蛇掉進了火堆里,周圍越來越熱,蛇開始害怕了,著急的蛇頭想救出蛇尾,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火勢很快蔓延到了蛇頭,結果蛇就這樣被燒死了。

  這則故事的結局無疑是令人惋惜的,如同生活中不當?shù)慕逃龑е碌牟涣冀Y果。父母包辦的被動式教育讓孩子感到壓抑,這種壓抑的能量不斷積累會產(chǎn)生偏執(zhí)和逆反,而此時孩子的經(jīng)驗和能力還不足以應對生活的問題,可他們已經(jīng)拒絕聽取父母的建議,并寧可為此付出代價,這就使事態(tài)變得危險。此時的父母們往往充滿擔心卻又束手無策。并非所有采用包辦的被動式教育的家庭都必然釀成悲劇,但這種形式的確在不同程度上妨礙和壓抑孩子,那么,引導式教育又有什么不同呢?

  被動式教育和引導式教育的區(qū)別

  現(xiàn)在仍有很多父母認為:“我是父母,我就應該教孩子!钡改府吘共皇抢蠋,即使想教孩子,孩子也不一定聽話。我主辦的家庭教育輔導班里,有很多父母都對我這么說過:“我家孩子不管怎么教育都不愛學習!比绻艺f:“即使父母不教,孩子自己也能領悟。”他們就會說:“不可能,我不教的話,孩子根本什么也做不了!焙芏喔改刚J為,只要父母管教得好,孩子就能變好。

  引導式的教育,從一開始就會避免這些,因為它的前提是相信孩子自己的潛能,它只是發(fā)現(xiàn)和運用潛能,孩子在這個過程得到的不是壓抑,而是尊重和激勵。其實每個人都一樣,只要有學習的欲望,別人不說也能主動學習。這種欲望就是我們要引導出來的。引導孩子學習的欲望就是媽媽該做的事情。有的媽媽說:要是我不說的話,“都是因為我督促他才學的,他自己才不會主動學習呢!逼鋵嵾@不過是孩子因為害怕媽媽或是不想挨罵才變得乖一點而已,這種變化不可能延續(xù)很長時間。如果孩子沒有打心眼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么他不愛學習的本性是改不了的。

  媽媽是最好的輔導員

  “培養(yǎng)能力的行為”叫做引導式教育,實施這種教育的人叫做輔導員。人只要滿足以下幾個欲望就能自主行動起來。比如,“我能行”——自信心,“我做得對”——確信自己等。引導這些欲望和能力,把人引領到成功之路上的人就是輔導員。

  孩子們都擁有比父母的期待還要高的可能性。作為母親,你應該成為引領他成功的輔導員。這就好比運動員和教練的關系。運動員為了突破記錄不斷地練習,教練也希望運動員能取得好成績,但不能因此就背著運動員跑步。教練背著運動員跑,很可能兩個人都倒下。即使是教練背著運動員跑步取得了好成績,運動員也不會高興,因為這不是他自己的成績。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人們才會感到喜悅。

  我有一個非常喜歡釣魚的朋友。我以他的事情為例,講一講作為輔導員的父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我這個朋友有個兒子,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爸爸去釣魚。孩子喜歡玩爸爸釣上來的各種魚,慢慢地對魚產(chǎn)生了興趣,向爸爸提了很多問題。時間長了,爸爸已經(jīng)回答不上孩子的提問了,所以干脆買了一些書,一有空就跟孩子一起學習有關魚的知識。就這樣,孩子逐漸掌握了很多關于魚的知識,周圍的人們也經(jīng)常問他一些有關魚的問題:“喂,魚博士,告訴我這是怎么回事?”這樣一來,孩子更加喜歡學習魚類知識了。

  為了刺激孩子的學習熱情,我的這位朋友送給他的孩子一套高中生物書,當時還是小學生的孩子居然順利地讀完了其他同齡人想都不敢想的書。小小的他自然而然地想著將來要當魚類專家,后來他果然順利地考上了水產(chǎn)大學。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身為輔導員的父母該怎么對待孩子。

  首先,他帶孩子去釣魚,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當孩子對魚感興趣的時候不說“太臟(危險)了,不要摸”等來阻止孩子,而只是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他。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并不認為是件麻煩事,都給予回答。

  買書,與孩子一起學習。

  肯定孩子的成績,并為他吶喊助威。

  買來更具提高價值的書,刺激孩子的學習欲望。

  后來,這個孩子長大成人后說:“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天才,只是經(jīng)常跟爸爸去釣魚,就對魚產(chǎn)生了興趣。如果是爸爸一早就讓我當魚博士的話,就不一定是現(xiàn)在這樣了。”

  “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可能性,關注他,并且在需要的時候幫助他!本褪沁@種作為輔導員的接近方法使得孩子的才華開花結果。媽媽是與孩子關系最密切的人,所以也應該是最好的輔導員。但一定要記住,主人公是孩子,媽媽的作用就是培養(yǎng)他不怕困難、頑強生活下去的意志,讓孩子獨立起來。別忘了,父母再愛孩子也不能替他走完人生之路。

[1][2]下一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997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