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評價=內在的父母的評價
上個星期去福建出差,接待我們的朋友情商非常高,她能輕松地化解各種大大小小的矛盾。譬如,去餐館吃飯,如果菜上得慢了,她就會叫來服務員,對她說:“小妹,你這么可愛,能不能幫我催一下菜?”
一般情況下,“小妹”會很開心地去催,問題順利解決。但少數情況下,“小妹”會解釋說,因為什么原因,我們不得不等。
這時候,她會繼續(xù)說:“小妹,你很能干的,你一定會有辦法的,我對你很有信心。”
到了這一地步,沒有哪個“小妹”會再……
我們可以說,這是她掌握了談話的藝術。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她說話時的語氣和姿態(tài),她決不會盛氣凌人,也決不會不耐煩,總是很開心而且很平等……這些聽不到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聊到她的家庭,才知道這到底是為什么。原來,她的父母非常民主,家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投票決定,而且大人孩子每人一票,完全平等。
可以料定,她從小形成了民主、相互信任的客體關系,F在,她把這個關系投射到了餐館中,那些“小妹”也感受到了這種信任,于是很樂意地幫我們解決問題去了。
但是,她的投射也遭遇過挫折。在廈門的鼓浪嶼,給我們做導游的女孩,無論這個朋友怎么夸她都無濟于事,導游都仿佛是在按照一個僵硬的模式,來對付我們。
離開鼓浪嶼后,我對這個朋友開玩笑說,她夸導游可愛,無效,因為這個導游自認為不可愛,所以會認為她是在撒謊。同樣,她夸導游漂亮,也無效,因為導游自認為不漂亮,所以仍然認為她是在撒謊。
可以說,我們的人際關系就是我們的客體關系模式相互投射的結果。一般餐館的服務員自我評價盡管可能普遍比較低,但也有高的地方。所以,我的這個朋友向她們投射她的夸獎時,她們會接受。但鼓浪嶼的這個導游,她的自我評價實在太低了,而這個朋友又沒有找對地方,所以怎么投射她的夸獎,都沒有用。
自我評價是什么?就是心中的客體關系中,“內在的父母”對“內在的我”的評價。其基礎就是,我們童年時,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評價。
父母分三種:第一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鼓勵你。
當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后一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60883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