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家中一個孩子,所以把孩子看的太重,總覺得隔輩帶孩子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其實問題是避免不了的,老人帶孩子也許問題會很多,但自己帶孩子問題照樣不會少,不要孩子教育不好就怪在老人身上。他們多大年紀了,把我們養(yǎng)大就不易,何況還幫自己帶孩子。我覺得在指責(zé)老人時首先要反思自己。
那么我們先看一下老人帶孩子會出現(xiàn)的問題:
1、有一個奶奶,說自己的孫子命里缺金,立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來塞到孩子的嘴里了,三個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點丟了性命;還有一個奶奶,新得了孫子,高興極了。要按照“習(xí)俗”用錢給孩子洗澡。結(jié)果孩子皮膚嚴重過敏,渾身起大紅疙瘩,哭鬧個不止。
2、在幼兒園里頭,在游樂場里頭,孩子玩得特別高興的時候,老人趁他不注意嘴里塞一個水果。在老人看來:只有這個時候,孩子不會輕易抗拒,塞一個,孩子就會吃一個。吃一個,就算一個。老人做得對不對呢?實際上這個小小動作極易破壞了孩子注意力的發(fā)展。有些孩子上學(xué)的時候,為什么他的注意力不好?實際上就跟他小時候一點一滴的這種“被打擾”有關(guān)。
3、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趕緊將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來,“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寶寶,打它……”這是育兒還是害兒呢?這樣的教導(dǎo),讓孩子是非不分,長大后,往往將自己的失誤和過錯推到客觀環(huán)境或者別人身上,這樣的孩子,不善于自我總結(jié)和糾正,也終究會變得自欺欺人。
4、老人怕冷,于是他們也習(xí)慣地給孩子穿很多。孩子是純陽的,他不怕冷,除非他的體質(zhì)生下來就偏弱。結(jié)果孩子一運動,就容易出汗,汗涼了,孩子一熱一冷,反倒更易生病。
5、老人最常跟孩子說,慢點跑,別摔著。一歲半以后,其實經(jīng)常是爺爺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煙就沒有了。于是老人害怕:我干脆抱著他好了。經(jīng)常抱著孩子會導(dǎo)致什么情況?一旦會走路的孩子,反而不愿意走路了,老想讓大人抱著。孩子也會形成了不敢冒險的意識
,前面有危險,還是呆奶奶身邊好了。這樣很容易養(yǎng)出膽小的孩子。
6、孩子一哭鬧,什么糖、汽水、零食都給孩子吃了,疼愛孩子到無節(jié)制的地步。老人也不知道什么食品添加劑,也不知道零食危害孩子健康,更不知道添加劑會損害孩子的大腦。
以上列舉了老人帶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老反思一下,做父母的我們會不會同樣出現(xiàn)這些問題。
1、就拿孩子取名字來說吧,很多父母不惜花錢讓取名字的人專門給孩子取個不錯的名字。根據(jù)什么五行呀、星座呀等等。雖然沒有給孩子造成傷害,但同樣也是迷信。當(dāng)這種迷信發(fā)生在其他地方,不一定不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2、父母把飯做好了,不管寶寶是在玩游戲或者是在看故事書,都會打斷寶寶,讓寶寶先吃飯,吃完飯再玩。這種做法和老人的做法區(qū)別不大吧。
3、孩子小,喜歡仍東西,父母不制止,甚至給予鼓勵,這樣孩子就會認為扔?xùn)|西是正確的,慢慢養(yǎng)成仍東西的習(xí)慣。同樣,老人在孩子摔倒后,責(zé)罰東西而不是孩子,也是讓孩子養(yǎng)成了一種習(xí)慣。其實不管是父母還是老人,只要是不好的習(xí)慣我們都應(yīng)該制止。
4、年輕的父母帶孩子沒經(jīng)驗,也經(jīng)常給寶寶捂得厚厚的,這只是因為愛,想讓孩子覺得更暖和。雖然這種愛的方式不正確,但是很多人都會犯這樣的錯,所以不要拿老人說事。
5、孩子在外面玩時,我們父母是不是也在喊:“寶寶慢點,別摔倒了。別到處摸,很臟的,一會怎么吃東西。”難道和老人的做法不一樣嗎,多么相似呀。
6、現(xiàn)在的孩子,哪個不吃零食,家里沒有了,父母就會主動買回。不僅僅是老人不知道食品添加劑,很多年輕人更不懂得,認為孩子愛吃的一定要滿足他。
作為父母的我們,我們是老人帶大的,無形中我們不知不覺的把老人教給我們的再教給孩子,雖然有些不正確,但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帶孩子的方式呀!不要否決老人,同樣也否決了自己。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學(xué)習(xí)中,通過實踐慢慢的給自己的孩子一種正確的教育方式。
總結(jié):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希望我們能愛老人,雖然我們給予老人的愛永遠比不上給自己孩子的,但我們要珍惜老人把我們帶來了這個世界,是他們一點一點把我們養(yǎng)育大的。所以我們要給予尊重,不要再拿老人說事。教育寶寶首先要懂得尊重和孝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2362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