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給寶寶一種信任感,這才是跟寶寶之間的最有效的溝通方式,過多的教導、控制,都是缺乏信任的表現(xiàn),一旦缺乏信任,就發(fā)生問題了,就不容易溝通。
相信什么
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孩子會自己學習和成長
孩子天生是向上的
那么相信什么呢?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沒有一個孩子是前生注定的壞孩子,沒有一個孩子生下來要討父母的厭,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績好,沒有一個孩子不進取,沒有一個孩子不能夠自己成長,沒有一個孩子不是天生向上向善。他為什么出現(xiàn)一些不好的表現(xiàn)?是因為他的生命力被扭曲。
孩子沒有做好(當孩子犯錯時)
他還不知道該怎么做,我們告訴他就好了。
他還不會那樣做,我們教給他就好了,而且允許他有一個學習的過程。
他不愿意做,那么我們就了解為什么,適情而定。
我們上半節(jié)講,《和甘伯伯去游河》這本書的作者約翰-伯寧罕,他本身就是一個“壞”孩子,就是我們所認為的調皮搗蛋的孩子。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了夏山學校,到了夏山學校之后,校長從來不批評他。他做錯事情了,校長還會給他機會,下次還是讓他來做,這就叫信任,而信任的背后是愛。很多孩子為什么愛鬧,為什么調皮?其實他就想確認你的愛,他想引起你的關注。有的孩子渴望被父母打,因為打也是跟父母之間的聯(lián)系,“他打我也是因為他眼里還有我”。最可怕的就是被遺棄,所以孩子們的惡作劇往往是吸引注意的特別方式,如果他感到被關注,被重視,愛他,他自然就好了。人們形形色色的行為背后是希望享受著愛或者關注。 所以我們內心要相信孩子“自己可以”,然后才能給他機會,才能不去給他們限制,不去控制,不去為他擔心,他自己就更沒有壓力了。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想想他為什么犯錯?他不知道怎么做,那就讓他做,他不知道你告訴他就好了,沒有必要批評;如果他還不會那樣做,我們就教給他,而且要允許學習的過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3294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