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摔跤時你會怎么做?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板凳絆倒了孩子,致使孩子摔跤,不同國家的父母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而不同的對待方法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未來:中國的父母會跑過去扶起孩子,并打罵板凳,于是孩子學會了推卸責任。

  美國的父母會要求孩子自己站起來,并把板凳扶起來,于是孩子學會了獨立;日本的父母會讓孩子自己尋找摔跤的原因,于是孩子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jīng)驗;德國的父母會裝作看不見,于是孩子學會了承擔責任......

  看似很小、很簡單的事,卻蘊含了各種意義。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觀念的不同,在中國,獨生子女有很多,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是爺爺奶奶心肝寶貝,只要孩子一摔倒,就算你想裝作看不到讓他自己站起來,爺爺奶奶也會大驚失色的跑過去,又是哄,又是勸,又是安撫。于是養(yǎng)成了孩子軟弱的表現(xiàn),那么,面對孩子摔跤,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專家告訴你: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主觀的感覺,更多的時候它是受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幼兒對事物的判斷是以大人的情緒表現(xiàn)為參照物的,幼兒摔跤后并沒有大人想像中的那么痛,只是你們過于緊張的表情讓他覺得應該會很痛,如果他看到你們平靜和無所謂的表情,本來自己就不覺得痛,自然也就不會在乎,然后自己站起來跟沒事似的。而且越小的孩子他的疼痛感就越小,痛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大。

  專家建議:如果是三代人在一起生活,父母需要跟爺爺奶奶溝通好,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只要摔跤的不是很嚴重,孩子看起來不會有什么問題,就應該鼓勵孩子讓他自己站起來,并對孩子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肯定,也要讓孩子明白,其實摔跤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重新站起來就好了。

  大人過度的緊張反而會使原本就不怎么痛的孩子,因為大人錯誤的判斷和緊張的情緒感染,而認為自己真的摔痛了,于是也就會感到害怕起來,你越哄他就哭得越厲害。就像沖鋒陷陣的士兵一樣,就算受傷了也不會覺得痛,但是如果情緒悲觀失望,就會加劇疼痛的感覺,道理是一樣。但如果孩子真的摔壞了就要馬上送去醫(yī)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3744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