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3歲9-12個月寶寶的教養(yǎng)要點及課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本階段提供了18個寓教于育兒之中的訓練方法,包括六項能力,其中l(wèi)、2為語言能力;3、4為數學能力;5、6為大運動能力;7、8為手的技巧能力;9、10、11、12為藝術能力;11、12為社交能力,15、16為自理能力,17、18為認知能力。
u 語言能力
1. 演話劇
按兒童故事劇本規(guī)定的人物角色,可以每個重要角色同時由2~3個人練習,以備臨時調用。每個小組分別按小段排練。待孩子們都把臺詞背熟后,再按劇本的段落排練。在排練的過程中,許可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改變臺詞,由教師擔任導演,使每個角色互相配合,共同把故事的情節(jié)完全在話劇中表演出來。
演話劇,可以測定孩子用已知的內容,安排同人對話的能力。話劇對孩子很有吸引力,較能干的孩子,能背誦的臺詞較多,會擔任主角,能力較弱的孩子也可以參與,可以擔任對話較少的配角,大家都可以同臺演出,互相配合,在語言方面得到鍛煉,在社會交往和互助方面也得到鍛煉。如果有演出的機會,大家一起做道具,一起回家找適用的東西,互相幫助穿衣打扮,會更加感到有趣。
2. 講故事
教師事先把要求告訴寶寶,讓每個寶寶做好準備,按著座位的次序,每天請兩位寶寶到前面來給大家講故事。許可有些人講得長一些,另一些人講得短一些,但是每個人必須把故事講完。大家要保持安靜,讓講故事的人不必費勁,能讓大家都聽清楚。允許聽的人提問,教師也可以隨時問大家聽懂某小朋友講的故事沒有,如果沒有講清楚,教師可以幫助重復,或請小朋友作適當補充。
講故事,可以測定寶寶語言的邏輯性,要求首先講清楚情節(jié),按著事情發(fā)生的順序敘述,有了前面的原因,才有后來的結果,故事安排合理,才能讓人聽明白。有些寶寶講話很快,講到半截才想起來前面沒有交待清楚,于是又再插入一段,等到過一會兒,又想起點什么,又再插入一段,因為插入的次序太亂,讓聽的人分不清到底誰先誰后,就會影響了因果關系,使人覺得不可能,或者不合理。所以大人給寶寶講故事時,要分清楚第一步,再講第二步,每一步成為下一步的起因,下一步就是上一步的結果,一環(huán)緊扣著上一環(huán),好像鏈條那樣。寶寶經常受到這種訓練,漸漸自己說話也會緊湊一些,減少沒有必要的廢話,使語言的邏輯性逐漸加強。

u 數學能力
3. 讀出數數器和算盤上的數
先讓寶寶練習自己撥弄數數器,懂得第一行是0~10,第二行是11~20,第三行是21~30,第四行是31~40……第十行是91~100。寶寶先認識行,再看該行上有幾顆珠子,就可以讀作幾十幾。
在練習數數器的基礎上,寶寶還可以練習算盤上的讀數,有金屬的柱子是個位,在個位上只有4顆珠子,數到5時,要把下面的珠子撥下,把橫梁上的珠子推近橫梁,數到6時,加上下面一顆,數到7時加上下面兩顆,數到9時加上下面4顆,數到10時,把個位的珠子全撥去,只在十位上撥上1顆,繼續(xù)在個位撥數,到15時,去掉個位梁下的珠子,撥個位梁上的5,一直到20時,去掉個位的珠子,在十位上加1顆,變成20。家長同寶寶一起練習,以后寶寶就可以直接讀出算盤上的數。
讀出數數器和算盤上的數,可以測定寶寶認讀位數的能力,在幼兒園里,4歲的寶寶如果上過蒙氏的數學課,看到蒙氏的教具,就會很容易學會個位(單個的珠子)。十位(串成十個的一串),百位(10個乘10個的片),千位(長寬高都是10的立方體),很形象的理解位數。用數數器很容易幫助寶寶從1數到100。用算盤就很容易練習百位數到千位數。用教具使寶寶較容易理解抽象的數。家長可以一面讀數讓寶寶在數數器或算盤上撥,反過來又讓寶寶自己再讀出盤上的數,來回練習就會熟練,為以后做運算打基礎。
4. 天平游戲
讓寶寶擺弄天平,第一步,先找相同數的數字或個數相同的東西,使天平兩邊相等而持平。第二步,從小的數做起,如兩邊都掛1,能持平。讓右邊變成2,在左邊加1也能持平。寶寶看到1+1=2,讓右邊變成3,寶寶把左邊的1個1拿走換成2,又能持平,寶寶看到2+1=3。讓右邊變成4,可以拿走左邊的2換成3,1+3=4,也可把兩個2掛上,看到2+2=4。讓右邊變成5,可以先掛1,試著1+4=5,也可再試2,看到2+3=5。讓右邊變成6,可以先掛1,試著1+5=6,也可再試2 看到2+4=6, 再試3看到3+3=6。讓右邊變成7,可以先掛1,試著 1+6=7,也可再試2,看到2+5=7, 再試3,3+4=7。讓右邊變成8,可以先掛1,1+7=8,也可再試2,看到2+6=8,再試3,3+5=8,再試4,4+4=8。讓右邊變成9,可以先掛1,1+8=9,也可再試2,看到2+7=9,再試3,3+6=9,再試4,4+5=9。讓右邊變成10,可以先掛1,1+9=10,也可再試2,看到2+8=10,再試3,3+7=10,再試4,4+6=10, 再試5,5+5=10。
天平游戲,可以測定寶寶知道每個數字有幾種組成,例如: 1. 1種;2. 1+1 ,1種; 3. 1+2 1種;4. 1+3、2+2 、2種; 5. 1+4、2+3、2種; 6. 1+5、 2+4 、3+3 、3種; 7. 1+6、2+5、3+4、3種; 8. 1+7、2+6、3+5、4+4、4種; 9. 1+8、2+7、3+6、4+5、4種; 10. 1+9、2+8、3+7、4+6、5+5、5種;
按著1,2,3,4,等順序看每一個數加幾等于目的數,如果用數字來寫,就會讓寶寶感覺很煩,用天平來擺,可以試來試去,多次擺弄就學會了。孩子們都喜歡做動手游戲,通過做,就容易學會。而且記住,為以后學習加減法提供方便。

u 大運動能力
5. 兔子跳
大人同寶寶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命令開始時,大家都把雙手的食指、中指伸開,放在頭側當作兔子,然后雙足離地向前方跳躍,1分鐘后,看大人跳了幾米,寶寶跳了幾米。平時有空就可以練習,逐漸就會看到寶寶彈跳能力的進步,促進身體的健康。
兔子跳,可以測定彈跳能力,彈跳對寶寶很重要,有時下雨路很難走,會彈跳的寶寶就很容易連續(xù)幾下跳過去。讓寶寶將雙手放在頭上,表示寶寶不用手的力量也能保持身體平衡,如果遇到困難時,也可以用手來攀著某些東西,再用力彈跳,幫助身體離開困境。彈跳也是許多運動項目的基礎,如投籃,如接高處的球,扣殺排球,高低杠,自由體操等都需要有良好的彈跳能力。平時的練習既能提高運動技能,也能提高身體素質,使身體有抵御疾病的能力。
6. 攀崖
在幼兒園某處的墻壁上,做好提供攀崖的設備,有穩(wěn)固的突起或凹陷,可以讓寶寶用手和足攀爬其上,到高處與攀登架接通,或與小橋連通,連接其他游樂設施,也可以到戶外,大人同寶寶一起爬上一些陡險的山坡,或者一起爬上一棵大樹,利用樹的枝杈作攀登之用。開頭大人需要示范,大人走一步,寶寶跟著走,按照大人手和足的位置來學習,必要時,大人還可以拉著寶寶一同攀登,學會開頭后,寶寶會自己選擇適合自己高度的手位和足位,使攀崖變得容易。
攀崖,可以測定寶寶攀爬時,四肢協(xié)調,身體平衡和勇敢的氣魄。有些寶寶由于四肢協(xié)調不足,另一些由于身體不能保持平衡,但是大多數是因為害怕上高,而不敢攀崖。設備很重要,如果每30厘米或每半米都有一個出口,或換位的地方,讓寶寶自己練習。開頭從矮處開始,逐漸往高處練習,如果需要就可以隨時從出口爬出,如果感到手足需要換位,有緩沖的地方,這樣寶寶就會放心自己練習。如果沒有好的設備,就要有大人的陪同練習,使寶寶在需要時可以找到幫助。學會攀崖,可以在困難時自救,例如火警、水災、及直升飛機救助時,會攀崖的能最早得救。


u 手的技巧能力
7. 串珠造型
找到各種不同形狀的串珠,看著串珠的形狀,自己想出想要穿出的形態(tài)。例如,可以用串珠做一個人,找一顆大的圓形珠子做頭,把串珠用的繩子中央打一個大結,不讓珠子掉出。用繩子的兩頭同時穿進大圓珠子孔內,再同時穿一個小珠子做頸,把兩條繩子分開,每邊各穿上4顆小珠子做胳臂,繩子從末端繞回第三顆珠子,再穿回來。兩根繩子在中間會合,一起再穿上兩個大一點的珠子當作身體,再分開每邊穿5顆小珠子當作腿,把繩子打結,就做成一個人。如果想變成動物,可以在頭的兩端穿上小珠子當耳朵,從一條腿再穿回來在身體后部再穿尾巴。如果珠子有各種形狀,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形狀設計出如飛機、汽車、金魚、輪船等許多造型。
串珠造型,可以測定寶寶的模仿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開始時需要有大人的示范,大人一邊做,寶寶一邊模仿,能夠模仿幾次,摸出規(guī)律才有可能自己創(chuàng)造。所以開頭只要求能夠模仿,有些寶寶學得很快,有些寶寶不理解為什么要把繩子雙著穿,穿到盡頭如何倒回來。經過幾次以后,明白了基本的方法,就能自己設計了。孩子們很喜歡自己能造個小人,有過一次成功,就會再造個小動物,或者其他造型。
8. 自由搭積木
有些寶寶已經學會看著圖搭出圖中之物,如果經教師或家長的啟發(fā),寶寶們會有許多的想法,用積木搭出各種構形。例如寶寶們曾去參觀過世界公園,在公園里看到高的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倫敦橋、巴黎圣母院、斜塔等形象。回來后就想辦法用積木,圓桶、瓶子、盒子等拼湊起來,按著每個模型的特點,把它搭出來。有時需要大人幫助找一些道具,或者幫助造一兩個難的。例如要造一個白塔,找不到東西,大人可以幫助找一些墊箱子用的泡沫塑料來造,許多人合作建造一個內容豐富的世界公園,或者造一個游泳池,造一個天安門,造一個故宮等。孩子們可以自己造,也可以合起來造,互相參觀學習。
自由搭積木,可以測定構型的想象力,在幼兒園越有機會集體自由搭積木的環(huán)境,因為自己有機會做,也能看見別人做,積累經驗越多,想法就會更多,于是就越能搭出更多的構型。在家里只靠家長,或者只靠自己,不可能有太多的想法,能夠建的花樣就越少。此外,經?吹讲煌慕ㄖ蛘呖吹蕉喾N建筑的圖片,有過旅游的經歷等,都能使寶寶的眼光放寬,能記住不同的造型,就有可能在搭積木時反映出來。所以讓寶寶練習自由搭積木,需要有一定的圖形記憶作為鋪墊,否則寶寶只能按自己的經驗來搭,不能創(chuàng)新搭建。

u 藝術能力
9. 視唱
寶寶已經懂得五線譜上每條線和每個空間的音調,需要再認識音符就能視唱了。兒童歌曲最常見為2/4,即用1/4音符每小節(jié)數兩拍,或4/4,用1/4音符每小節(jié)數四拍,偶然由3/4,即用1/4音符數三拍。寶寶已經學過敲打拍子,經大人講解和示范就能明白。開頭視唱的譜子要十分簡單,讓寶寶自己看得明白,先自己試唱,唱錯了再由大人更正。慢慢可以視唱一首會唱的兒童歌曲以增加興趣,有過成功的經歷,寶寶就會大膽地試看新的歌曲,跟著譜視唱。
視唱,可以測定寶寶讀譜能力,視唱要求看到音符的位置,能讀出它的音調和節(jié)拍,這是學習一切樂器和聲樂最基本的能力。如果寶寶能視唱,表示可以學習音樂,如果在視唱上有困難,勉強讓孩子死記硬背,就會越學越難。這是選擇能否學習音樂的辦法之一,有些家長會看簡譜,簡譜對五線譜有對應關系,不過在學樂器時,五線譜比簡譜反而容易。孩子認五線譜并不難,因為五線譜很形象,在彈奏時更加方便。

10. 區(qū)分半音

給寶寶聽一首有半音的歌曲,例如“音樂之聲”的插曲 “ do re mi”,讓寶寶跟著唱,開頭不讓寶寶唱英文的歌詞,只用 do re mi 等音的名稱跟著大人唱,唱到 “l(fā)a a note to follow sol”,“l(fā)a re mi fa# sol la si”,看看寶寶能否完全跟上,如果寶寶未發(fā)現半音,他會照著原來的 fa 去唱,唱出來的聲音,與教師唱的不同,經過教師的指導,才學會唱這一句。 跟著還有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si mi fa# sol# la si do” 也有兩個半音,要唱好這首歌,就要會區(qū)分半音。教師慢慢教,讓會唱的孩子站在一邊,還未會的再慢慢學,7歲前的孩子,只要聽力好都能學會,如果過了7歲,分辨半音的能力減弱,再學習就會困難了。
區(qū)分半音,可以測定寶寶區(qū)分半音,和自己唱出半音的能力。兒童的聽力存在差異,聽力好的很快就聽出來,有些孩子需要反復聽,在琴上比較半音和原來的音,反復幾次才能區(qū)別。自己唱出半音也是這樣,有些孩子馬上就能準確唱出,有些孩子要反復練習才能學會。學會分辨半音才可以聽出帶有半音的和弦,和辨別在音樂中隨時的變調,如果沒有半音,就不可能出現在音階上有12種不同的調子。3-4歲的孩子對半音相對靈敏,如果直到7歲都從來沒有聽過半音,以后再學習就會很困難。應當抓緊讓孩子有機會聽,和要求自己唱準了最常出現的幾個半音。
11. 畫一幅自己家庭的圖畫
讓寶寶畫自己的家庭,有些寶寶畫一所房子,爸爸媽媽帶著 寶寶走進去。有些寶寶畫一家人圍著桌子吃晚飯的情況。也有些寶寶畫全家人圍坐著看電視的畫面,也有些寶寶畫出爸爸在書桌上工作,媽媽在沙發(fā)上打毛衣,寶寶在地上玩耍的場面,也有些寶寶畫奶奶在摘菜,爺爺看晚報,媽媽同寶寶玩搭積木,爸爸同朋友下棋等等。寶寶畫出的畫經常十分豐滿,空間很少,而且房間透明,在外面就可以看清家里的一切。
畫一幅自己家庭的圖畫,可以測定作畫的表現能力,只把人畫出來好像排隊照相那樣,并未表達家庭,或者有個門,表示回家,家庭的表達較少,或者零散的把人和做的事都簡單表示一下,較好的能把親切的氣氛表達出來,如圍坐吃飯,在一起看電視邊看邊討論,或者在一起唱歌,拉大圈等,都很有意思。4歲的孩子畫畫總是擠得滿滿的,大小的比例還不合理,而且總是平面圖,人在房子外面可以看到房子內的一切,好像房子是透明的,有時連停在房子后面的汽車也能看見,這些不合理的地方,暫時不給與矯正,要等到5歲才能有立體概念,這些不合理的地方才有可能矯正。
此外,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可以從寶寶的家庭畫中,看出寶寶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在家中爸爸最大,即是爸爸在寶寶心目中最高無上,寶寶會很聽爸爸的話。如果寶寶自己在圖畫的中央,相對較大,可能寶寶是家中的小皇帝,是家庭的中心,把寶寶的家庭畫保存起來,記上日期,并留作跟蹤觀察之用,觀察以后的演變。
12. 畫人的幾個部位
給寶寶一張白紙和一枝好用的筆(可以用彩筆、蠟筆或鉛筆) 告訴寶寶自己畫一個最完整的人,大人可以坐在旁邊干自己的事,不必給寶寶任何提示,等寶寶畫完后,可以問一下:“還有要補充的嗎?”(大人不必給任何提示,包括動作、眼神等的提示),如果沒有,就把所畫的人收起來,記上日期,數一下寶寶憑記憶能畫出來的身體部位,按每個部位代表智齡3個月計算,加上36個月(假設從3歲起會畫人的部位),再除以48 (寶寶的實際月齡) 得出寶寶4歲的智商參數 (畫人智商)。
畫人的幾個部位,可以測定寶寶心目中能記住人體的哪些部位,即是測定寶寶平時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在完全無人提醒下,寶寶自己畫出的部位,就是他通過觀察,能記住的部位,如果有大人在旁邊提示,就不能算數。所以在集體測試時最好請家長離開現場,完全讓孩子們自己畫。有時大人在旁邊做一點手勢,例如指一下某處,就會給寶寶提醒某個部位,使測試不準確。
計算方法是: (畫人的部位數乘3)+ 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100 = 畫人智商
實足月齡
計算的原則是以每畫出一個部位,算做3個月的智齡,從3歲(36個月)起始計算,再除以孩子的實足月齡,乘100,得出的就是用畫人的方法測定的智商數。因為目前許多3歲的寶寶都能畫出3~4個部位,所以3~4歲寶寶的畫人智商數都會較高,到5~6歲時,因為月齡大了,而能畫出來的人體部位不外就有有限的數目,所以算出來的智商就會較低。因此這個數只能作為參考的數,不能定為確實的智商數。
寶寶經常能記住看得見的部位,許多寶寶畫的人沒有頸部,也沒有身體,所以寶寶畫出的人,胳臂從臉的兩邊伸出來,腿也從下巴下面伸出來。這種現象要到何時才能矯正,就必須有家長經常觀察,先把寶寶4歲時畫的人記上日期保留起來,再過幾個月后讓寶寶在無人提示下自己畫人,何時出現頸部和身體,再記錄日期。平時同寶寶洗澡時,特別告訴寶寶要用肥皂洗凈脖子,洗凈肚子和胳肢窩,讓寶寶認識肚臍眼等,使寶寶記住這些部位,以后畫人時,就會出現這些部位了。
1787年前德國的古迪納夫曾觀察到,智能良好和記憶力好的寶寶畫人時,所能畫出的部位較多,智能和記憶力差的寶寶畫出來的部位較少,當時她未能提出計算方法,50年后,由哈里斯做出計算方法和詳細的部位計分方法,使這個測試能被承認,而且沿用多年。這個方法操作簡單,特別適用于在短期內作大規(guī)模的團體測試。

u 社交能力
13. 角色游戲
4歲的寶寶最喜歡玩角色游戲,當他們去過菜場買菜后,就很快自己擺個小攤做起賣菜的,讓另一個小朋友來買菜,兩個人討論菜的質量,討價還價,還會象征性的付錢。模仿買賣人的對話和動作。孩子當中,有人生病了,到醫(yī)院看過病,回來就會玩醫(yī)生看病人的游戲,寫張小條,叫病人去化驗,去透視,甚至用個小瓶吊起來模仿“掛瓶子輸液”。醫(yī)生也會用個象征性的“聽診器”替人聽診,看嗓子,摸肚子等作檢查,自己做了什么,在游戲上就出現什么,表演得十分充分。多數孩子都曾坐過公交車,車上的司機做什么,表演司機的寶寶就要做什么,另一個寶寶表演售票員,他要幫助老人和孩子們上車,安排他們坐好,到每個站要報站名,幫助人們上下車。有些寶寶曾去理發(fā),回來后就會表演理發(fā)員做的事,讓顧客坐好,鋪好毛巾開始洗頭、擦干、理發(fā)、吹風、做發(fā)型,讓顧客滿意后才付賬。有些寶寶愿意開餐館,開賣餛飩小攤,擺大排檔, 推小車賣早點等等。孩子們有什么經歷都會出現在角色游戲中,在游戲中重演許多社會現象。
角色游戲,可以測定寶寶用游戲的方式反映社會活動的范圍,生活豐富,見聞廣的寶寶能在游戲中玩出較多新鮮的花樣,使別的寶寶得到一些玩的經歷,將來真正遇到時不會驚慌失措。例如,寶寶在游戲中見過“掛瓶子輸液”,真正到自己需要“掛瓶子” 時,就不會驚慌害怕,因為在游戲時早就玩過了。又如有機會到飛機場接人的孩子,把接人的過程在游戲中表演,下一次另一個寶寶有機會去機場接人時,就知道應當站在那里才容易看到從飛機下來的人。孩子們生長在不同的家庭中,各人的經歷不同,經常在一起玩角色游戲,把各自的經歷互相交流,讓暫時沒有機會經歷的寶寶分享自己的經歷,使參加者增長知識。在游戲時需要互動,大家有問有答,如果做得不合適,可以得到矯正,不但語言有進步,在交往現場上也學到許多有用的方法和經驗。
14. 搶椅子
把椅子擺成單行,椅子的數目比孩子少一張,每張椅子前后各面向一方。小朋友排成單行,圍著椅子聽著音樂前進,教師可以彈琴或打開錄音機放音樂,由教師操縱音樂的開始和停止。當音樂開始時,隊伍開始前進,當音樂停止時,孩子們趕快坐下,其中有一人坐不上,可以從單行中拿走一張,請坐不上的寶寶在旁邊坐下,看著別人繼續(xù)游戲,能堅持到最后的人獲勝。這個游戲最多不宜超過10人,如果人太多,可以分成10個人一個小組,在音樂互不干擾處分別玩。
搶椅子,可以測定寶寶聽覺專注能力和動作配合的靈敏性。最先坐下的寶寶常常是按著慣性往前走,沒有警覺到音樂是否停止,等到別人都已經坐下,才急忙找椅子,椅子早已坐上人了,所以就不得不退出游戲。反之,經常都能堅持到最后的寶寶,往往警惕性強,很注意聽音樂,能早發(fā)現停止,馬上坐下,就能堅持下來。4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參加這種游戲,因為寶寶不懂游戲規(guī)則,以為別人搶到椅子,欺負自己,找不到椅子就會大哭起來,使游戲不歡而散。這種情況也會見于新來的4歲孩子。不過讓他先看幾回,等他明白游戲規(guī)則時,才讓他參與。做這種游戲,可以鍛煉寶寶們聽覺的專注能力,對以后入學后的課堂紀律,和聽課的專心程度都有幫助。

u 自理能力
15. 飯后幫助收碗、洗碗、清理桌面和地上
飯后,媽媽帶著寶寶先把用過的餐具收攏,如有殘余應倒入垃圾桶內,然后把餐具放在碗盆中,放入少量洗滌劑,用軟毛巾把碗、盤、筷子、勺等餐具逐件洗凈,用清水沖凈,放在架上把水空干,然后放進消毒柜內。再換用擦桌布把餐桌從四邊向內擦凈,把臟東西扔到垃圾桶里,清洗抹布,掛好。最后拿條掃把地面清掃干凈,把垃圾用簸箕收到垃圾桶內,晚飯后把垃圾桶內的塑料袋口結上,送到放垃圾的地方,然后換上干凈的塑料袋放在垃圾桶里,把邊緣理好。把工作全做完后,認真洗手,涂上防護霜再回客廳做游戲。每天都用同樣次序工作,就會成習慣,不會忙亂。媽媽專門處理那些需要存放的食物,并監(jiān)督寶寶的工作。
飯后幫助收碗、洗碗、清理桌面和地上,可以測定寶寶參與每天的清潔工作的能力,同時也測定大人是否全部包辦,不讓寶寶參與。讓寶寶參加日常的清洗工作很重要,一來,讓寶寶學會做事,做最起碼的清潔工作。有些媽媽害怕寶寶把碗和盤子打破,有過一兩次,寶寶自己就會總結經驗,把碗盤拿穩(wěn),就不會打破。讓寶寶學會按次序做事,在手最干凈時先洗碗和餐具,晾干時去擦桌子和掃地,最后倒垃圾,把事情都做好后才洗手,此時可以把餐具放入消毒柜里,如果手不干凈,可以再洗,總之,讓寶寶全部承擔也不過半個小時,經過這種訓練,以后寶寶會變得能干,有責任心,能夠承擔家庭的一些勞動任務。反之,如果不讓寶寶勞動,寶寶會認為這些都不是自己的事,完全沒有責任,就會輕視勞動,對大家的事都不愿意插手,以后在社會上既不愿干,又不能干,成為拿不得輕,負不得重的無用之人。

16. 能估量情況預見危險,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平時讓寶寶知道在家也會有危險發(fā)生,要及時做好安全教育。例如: 在樓梯行走時,盡可能用扶手,看清每一步,不要求快而跌跤。在涼臺和窗臺向外面觀看時,身體不向外靠,盡可能用手扶支持物,以免掉出外面。凡是瓶子和盒子里面的東西,沒有得到許可,不可以放進嘴里,以免吃進有毒的東西。不搖動家具和家里的設備,以免放在上面的東西掉下來砸傷自己。只可以動家用電器的開關,不可以自己插入插頭。
出外時盡量與家長同行,避免走失,注意來往的車輛,過馬路一定要走斑馬線,看到綠燈亮了才可以通行。不能在馬路上游戲、打球、騎車,要到兒童游樂的場所才可以玩。
孩子們在一起時,如果有人要打架,自己不應當參加,躲開打人的人,如果他要欺負小的孩子,也應當把小的孩子拉開,一面大聲叫喊“誰誰打人啦!” 一面快速走開,盡量使自己和小的孩子不會受害。叫喊是讓別人知道誰在打人,讓別人分清情況,幫助處理。自己首先不去打人,千萬不要企圖報復。
能估量情況預見危險,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可以測定寶寶是否能接受教訓,學會估量和避免危險。遇事要想一想,是否會發(fā)生意外或者有危險,自己及早躲開或避免陷入危險當中。要有抑制自己的能力,不嘗試家長未拿出來的可疑食物,尤其是那些紅紅綠綠表面漂亮的東西,以免誤服毒品。因為有些藥物表面有糖衣,如果服用就會中毒。自己不從窗戶和涼臺伸頭去看外面的東西,也不可在大人不知不覺時走出家門,以免走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更不跟著陌生人出去玩和看熱鬧。凡是打架、圍觀等,自己都不要參與。凡事都要想想,如果爸爸媽媽知道了,我能不能再干,這樣就給自己定一個規(guī)范,不去干讓家長擔心的事。
這個要求對滿4歲的寶寶可以做到,對未滿4歲的寶寶就困難一些,因為4歲寶寶有因果關系的能力,能想到如果我這樣做,結果會如何,有了這種推理的能力,才可以要求寶寶去估量危險。但是這種能力有個體差異,所以有些4歲以上的寶寶仍會上當受騙,做這個測試可以預見寶寶這方面能力不足,應給以加強鍛煉。
u 認知能力
17. 認識鐘表
孩子最先學會認幾點鐘,當長針指到12時,短針在哪個數上,就是幾點鐘。同樣,如果長針在6上,短針走過了某個數,就讀作幾點半。如果長針在3上,短針在某個數上,就應讀作幾點一刻,如果長針在9上,短針走過了某個數,就應讀作幾點3刻。用一個玩具鐘同寶寶來回練習,使寶寶對這幾個重點學會了,就可以進一步在玩具鐘上學“過5分鐘”和“差5分鐘”,例如: “5點過5分鐘”或“差5分鐘5點”,“5點半過5分鐘” 或“差5分鐘5點半”,也可以說:“5點一刻過5分鐘”,或“差5分鐘到5點3刻”。因為寶寶還未學會用5和10來數數,暫時還不會馬上說出幾點幾分,等到學會了5和10 的數數后,寶寶很容易就能直接說幾點幾分。不過知道了幾點,幾點半,幾點一刻和3刻就已經很有用了,寶寶們生活都很有規(guī)律,看到幾點鐘就知道自己應該到幼兒園,如果晚了就算遲到,有時連早飯都來不及吃就要上課了。所以學會看鐘表后,寶寶懂得不能賴床,要馬上穿衣服,洗臉漱口,趕快上幼兒園。
認識鐘表,可以測定寶寶認識鐘表的能力,孩子們總是按著一定的時間作息,已經按著生物鐘作有規(guī)律的生活,兩歲的寶寶就能看出早晨鐘的兩個針豎直時就要起床,中午兩顆針都在最高點時就吃午飯,短針橫指右方午睡起床,下午兩個針再豎直時,爸爸會回家吃晚飯,到短針橫指左方時就要睡覺了。那時寶寶就已經用自己能懂的方式看鐘表。到了4歲,寶寶開始會讀鐘表,不過因為還未完全學會用5和10 來數數,暫時先學會看幾點,幾點半,幾點一刻和3刻,還可以學會過5分和差5分等,寶寶已經學會說大致的時間就基本夠用了,等到學會5和10的數數后,自然就能讀出幾點幾分了。
讓寶寶學會讀鐘表有很多好處,一來,寶寶懂得按時做事,不可以拖拉,懂得拖拉耽誤時間會出現不好的后果,自覺地遵守時間。二來,寶寶學會計劃做事。例如,還有半小時才開飯,可以玩一些速戰(zhàn)速決的游戲,也不會耽誤吃飯。學會有計劃利用時間。又如,知道火車要在晚上6點開,不能在家吃晚飯了,可以帶一些食物,或者到了火車上安頓好再吃晚飯。并且要考慮在路上用的時間,不能耽誤太久,寶寶更能與大人合作,共同遵守時間。認識時間使寶寶懂事多了,能與人合作,使寶寶顯得更加聽話,更懂道理。
18. 該到哪里去接人
媽媽再三教導寶寶,坐火車來,要去火車站,坐汽車來,要去汽車站,并找對路線才能接到,坐飛機來,要到機場接人,從船上來,要找對碼頭,才能接到。
該到哪里去接人,可以測定寶寶區(qū)分從不同交通工具來的人應當到哪里接人,這種經歷有時可以從自己的家庭獲得,也可以從圖片中看到,也可以從電視中看到,在幼兒園的寶寶可以通過游戲從別人的經歷中學到,需要觀察力和總結經驗的能力。以后寶寶就會首先想到要接的人從哪一種交通工具來的,這種交通工具會從什么地方開始和終結他的路程,就要在這個地方去接,否則就會耽誤時間,使來的人找不到回家的辦法。因為來的人不是本地人,單憑住址有時很難找到適合的路途和交通工具,如果接遲了,互相在路上找也很麻煩。寶寶從小學會了多一些常識,知道接人的方法,在必要時會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4216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