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你愿意讓孩子動手做家務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 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

當孩子主動幫助家里或別人做事時就要夸獎說:你是個好幫手!

2 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

有一位家長在老家承包了一家農場,他越來越無法忍受自己的家里竟然有這么懶惰的孩子,于是有一天,他便對已經上中學的女兒說:“過幾天田里就要開始播種了,現(xiàn)在你正在放假。明天,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搬運肥料,你也去干些活兒,給爸爸幫個忙,知道嗎?”上中學的女兒雖然不十分情愿,但還是勉強答應了。

第二天,全家人一塊到田里去。女兒強忍著肥料的臭氣幫著干活兒,大約過了個把鐘頭之后,她氣喘吁吁地問道:“差不多了吧?爸!”

“還早呢!如果要把這塊田的肥料全施完,我想至少也得要一天的時間。”

這位父親想起從前他所過的窮困的生活,身為一家之主的父親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因而不得不兼營農耕,一家人從老到小、從上到下,每個人都必須努力工作,“不努力工作的人是沒有權利吃飯的”,這便是從父親、祖父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家訓。

他們就這樣不停地干活兒,直到夕陽西沉時,他們才停下來。父親一邊擦汗,一邊欣慰地夸獎女兒說:“累了吧,你干得很不錯,是個好幫手!”

女兒聽見父親這樣夸贊自己,臉上泛起喜悅的笑容?匆娺@幕景象,使父親突然回想起他年幼時也曾有過的經歷。當時父親也曾對賣力工作了一整天的他說道:“辛苦了,你真是個好幫手!”雖然只是這么短短的一句話,卻讓他感到無限的驕傲與歡喜。家長可以讓孩子適當做點兒家務,這樣不僅僅是簡單地做些活兒,而且對于孩子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比如可以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增進親子感情、訓練孩子的耐心等等。

不少學生都說是父母不讓做,“比如說煮飯吧,我也會一點兒,但是媽媽從來不讓我做。有時候覺得父母心疼自己,不讓做就不做了。但有時候也覺得挺受打擊的,怎么他們就是覺得我礙手礙腳呢,父母也應該轉變觀念嘛。”一位學生說。

其實,學生放學回家后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對孩子取得的一點一滴進步,要給予鼓勵、贊美和肯定。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要掩蓋,要讓他們懂得,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靠興趣去做,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要用理智來支配自己的行為。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從小養(yǎng)成責任和義務的觀念,以及即便沒有興趣也能圓滿完成任務的習慣。這樣,做家務就成了迎接人生挑戰(zhàn)的預科。

嘉希今年才九歲,但她從三歲起就開始幫家里做一些能干的小事。嘉希說:“我在假期里常幫媽媽準備煮飯的東西、洗衣服等,以訓練自己的耐心和細心。我覺得父母太辛苦了,想減輕他們的一些負擔。而且有時間時,父母也會叫我和他們一起做。這樣,溝通和交流就在自然之中了。”一位家長說,對于剛開始學習做家務的孩子們,不要指派他們單獨做什么,要和他們一起做,享受做的過程中分工合作的快樂,同時教給他們應該注意的地方,千萬不要簡單化和指令化。

當孩子打掃了院子之后,家長可以說孩子辛苦了,或者院子看上去多么干凈啊,只有這樣的評論才是正常的、自然的,而夸孩子是個多好的人幾乎與此事毫不相干,當然也不適宜。贊美的話語應該讓孩子看到他的成績的真實情況,而不是對他品格的扭曲變形。

作為父母,你愿不愿意讓孩子動手做家務?并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適時地夸獎孩子“你是個好幫手”?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舞蹈、繪畫、唱歌什么都想讓孩子去學,卻很少讓孩子干家務?蓪嶋H上,這反而會使孩子養(yǎng)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

其實,孩子在動手做家務的過程中,手的動作是在腦的活動支配下進行的,是孩子的觀察、注意等能力的綜合運用過程;同時,手的動作又刺激腦的活動支配能力,進而促進身心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磥恚鄤趧舆真是好處多多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6259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