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育寶寶,家長們勿有“小孩子歧視”(親子放手指導)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前言:現(xiàn)在的父母養(yǎng)育孩子的通病就是“不懂得放手”,永遠的都喜歡將孩子們?nèi)υ谧约旱纳磉,常言說的好“長在溫室里的花往往經(jīng)不起風雨”希望家長們都能夠體會到這句話的深意!

 乾塤要去英國留學時,有人這樣問我:“您怎么放心把這么小的孩子送去單獨留學呢?”我通常很驚異于他們的提問,因為不論是在當時還是以前,我都沒把乾塤當做小孩看待。我覺得出國留學,是乾塤在合適的年齡階段該做的事情。

  聽說乾塤從上小學開始就去海外旅行后,也有人這樣對我說:“自己去旅行,是不是太小了?”但是乾塤比誰都喜歡海外旅行,并且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我并不是說早期留學有多好或者一定要去語言學校研修,而是認為不要因為孩子小就讓他們錯失很多機會,其實孩子們并不像父母們想的那樣小。

  正如在80歲的老母親眼中,年已花甲的兒子永遠是小孩一樣,所有父母都將自己的孩子永遠視作小孩,那些擁有獨生子女的父母更是如此。

  盡管孩子們的年歲在增長,但父母卻始終覺得他們長不大,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飛了。在父母眼中,他們是還不能作任何決定和選擇的小孩子。但是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他們可能變成嬌生慣養(yǎng)的人,也可能成為獨立持重的人。

  20歲以前,拿破侖就夢想統(tǒng)一歐洲;14歲時,鋼鐵大王卡內(nèi)基就開始為一家人的生計奔波,并得到了維護自尊心的方法;11歲時,投資鬼才沃倫?巴菲特就開始炒股票……

  十幾歲已經(jīng)不是一個很小的年紀了,而是一個建立自己的夢想并為之進行努力的年齡階段。如果你還繼續(xù)將他們當成小孩看待,那么就會讓他們錯失很多機會。

  從乾塤很小的時候開始,一有時間我就把家庭狀況和經(jīng)濟理念一一講給他聽。正因為我不把他當小孩看待,才會給他講這些。有人說:“給這么小的孩子講什么錢的事呀!”因此,他們避免給孩子講一些金錢或是經(jīng)濟的話題。但是作為社會的一員,我認為給孩子說說這個社會運轉(zhuǎn)的基礎之一??金錢的運轉(zhuǎn),很有必要。其實,孩子已經(jīng)到了可以充分接受這些的年齡,只是大人們不教他罷了。

  親子網(wǎng)在母親眼中,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只有永遠躺在父母的懷抱中才能讓人安心。雖然這種做法讓父母安心,但對孩子卻沒有實質(zhì)上的幫助。想讓孩子取得成功,你就不要把他們當成小孩子。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都牽著孩子的手,因此你要教會孩子準備好在不遠的將來,自己行走。也許孩子早已做好了這些準備,只是你不肯放手而已。

總結(jié):只有媽媽們學會了放手,小孩子們才有機會去飛翔,去嘗試,現(xiàn)在的孩子也就是因為被父母們太嬌慣了,因此才會變得很懦弱,希望媽媽們都懂得適當?shù)膶⒆觽兎攀郑?/P>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6835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