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觀察是兒童積累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重要途徑,雖說有眼有耳就能看能聽,但同時接觸同樣的事物,有的孩子能在腦子里留下準確、完整、豐富、深刻的印象,有的孩子卻只有支離破碎甚至錯誤的印象?梢姡^察力不是生來就有,而是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觀察不是一種消極的知覺活動,而是知覺與思維結合的積極的活動。兒童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是智力開發(fā)的重要奠基石。
----導讀----
【培養(yǎng)寶寶觀察力的重要性】
【培養(yǎng)寶寶觀察力的七個步驟】
【家庭教育中怎樣培養(yǎng)寶寶的觀察力】
培養(yǎng)寶寶觀察力的重要性
1.觀察可以幫助孩子得到周圍世界的有關知識和信息,是認識世界的基礎。
經(jīng)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80%到90%是通過視覺、聽覺輸入到大腦的。羅丹曾告誡他的學生、著名詩人里爾克的訣竅是:“觀察吧,除了觀察還是觀察!”因此,觀察能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2.觀察力是形成智力要主要因素之一。
有人說:“觀察是智力活動的門戶。”任何一個人,如果沒有較強的觀察力,他的智力很難達到高水平。對孩子來說,觀察是他們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觀察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良好的觀察力,也是兒童突出的智能特征之一。
3.觀察力在各學科學習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
比如,在語文課、外語課的識字教學中,字形、字義之間的微妙差別,在觀察力較差的學生眼中往往一帶而過,因而認錯、記錯;而觀察力較強的學生則不僅能抓住這些細微的差別,而且善于發(fā)現(xiàn)某些共同點,從而提高了理解與記憶的速度和準確度。在語文課寫作教學中有些學生由于對生活缺乏觀察,頭腦中沒有感性材料的積累,總覺得“無話可說,無字可寫”,而有些觀察力較強的學生,由于頭腦中有豐富的生活素材和真實感受,所以能夠生動具體地描寫,并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因而覺得作文是一件美事。
除了語文課外,在數(shù)學、幾何、物理、化學、自然等課程的教學中,觀察力強的學生能很快把握各種空間關系和識別各種符號、算式、概念、原理之間的不同,看到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這樣就有利于理解和記憶。數(shù)學中學習簡便運算和速算,設未知數(shù)、解方程和找等量關系,都需要較強的觀察力,去發(fā)現(xiàn)算式中各數(shù)的特征,以便盡快找到簡便的算法。
4.觀察力也是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之一。
良好的觀察力可以促進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當然,觀察并不是發(fā)明家和科學家的專利,即使是一名并不打算在某個領域成為佼佼者的普通勞動者,學會觀察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學會觀察他人和社會現(xiàn)象,制定出自己的行為準則,作出自己正確的判斷,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節(jié)奏。
培養(yǎng)寶寶觀察力的起個步驟
第一步: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
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過視覺、聽覺輸入大腦的。因此,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要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尤其以眼睛的保護最為重要。如果任由寶寶在電視機前一連呆上幾個小時,對眼睛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步:感覺訓練全方位展開視覺
1、帶寶寶到大自然中多看美麗的風景;
2、把房間布置得色彩柔和而又漂亮。
3、讓寶寶多聽些動人的音樂;
4、每天父母和寶寶對話多一些。
觸覺
1、給寶寶洗澡時,用不同柔軟度的刷子摩擦寶寶的身體。
2、把寶寶包在床單里做大搖船的游戲,會使寶寶的平衡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得到培養(yǎng)。
第三步:提醒和肯定寶寶的觀察
寶寶最初的觀察活動,是無意識的。如果這時能得到你的肯定,他的觀察行為就會得到強化。
比如:你帶寶寶到街心花園玩耍,寶寶在草地上發(fā)現(xiàn)許多好玩的東西,他的眼前有:綠綠的草、幾朵小花、一小堆土、一群螞蟻,還有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大媽。這個時候,寶寶可能會興奮地扭來扭去,歡快地叫起來!你就可以問他:寶寶,你在看小螞蟻嗎?小螞蟻好可愛。π∥浵伒膹娀,就有可能使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螞蟻上更多的時間,增加注意的深度,觀察得更認真、更細致。
第四步:引導寶寶進行有序觀察
當你和寶寶在看一本大開本的圖畫書時,寶寶看到鮮艷的圖片很開心,但他往往一眼看過去就著急地想翻到第二面看有什么更新鮮的。這個時候,需要媽媽細心地指引他注意:畫書上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大的是什么?小的是什么?藏在房子后露出一條尾巴的是什么?引導寶寶注意到局部和整體。
第五步:培養(yǎng)寶寶觀察的多感官化
買菜回來,你不妨拿出一棵小菜給寶寶玩耍,讓他仔細摸一模、看一看、嘗一嘗、嗅一嗅、舉一舉、折一折。其實,寶寶天生就是個能運用各種感官去探索新事物的小天才。
第六步: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
只要父母肯動腦筋,就給寶寶的觀察增加神奇的樂趣!小寶寶都喜歡玩躲貓貓的游戲。每當爸爸媽媽從一塊毛毯后面探出頭來說“喵!‘寶寶總是開心地大叫。所以,在引導寶寶觀察時,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是增強寶寶觀察力的好方法。寶寶觀察色塊時,當他發(fā)現(xiàn)一只藏在色彩中的小狗輪廓,他會從中體會到發(fā)現(xiàn)的快樂,從而能夠長時間津津有味地進行觀察活動。
但是,父母切記:不要給寶寶“觀察的成果‘以外的獎勵,因為,那樣反而會影響寶寶喜歡觀察這一愛好的培養(yǎng)。
第七步:讓我們一起觀察吧
爸爸媽媽如果和寶寶一起觀察,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但是寶寶眼睛移動的速度、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寬度是不如爸爸媽媽的,如果爸爸媽媽捷足先登,一下子就把東西看好看準了,然后開始指導,這不但會影響寶寶觀察的興致,也剝奪了寶寶觀察的權利。如果你要做寶寶觀察的伙伴,最重要的是: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寶寶,面對觀察對象,讓寶寶仔細地看一看,從中得到快樂。
寶寶聰明可愛,自然是每位爸爸媽媽的希望。但是你知道嗎,聰明寶寶是可以“訂做‘的,如果你在寶寶的日常飲食、運動和教育上早做規(guī)劃、多加注意,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輕輕松松,打造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兒。
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寶寶觀察力的方法
一:調動五官,多渠道認識事物
生活中充滿了觀察事物的機會。但是寶寶并不會觀察,他們更多地只會用眼睛去探詢周圍的世界,而不知道用其他感覺器官。比如在觀察花的時候,只看到花的顏色是紅的,而很少會用鼻子去聞一聞花的香味,更少用于去摸一摸花瓣是不是毛茸茸的。日積月累,失去了了解許多事物特點的機會,感覺器官也變得遲鈍起來。
因此父母要引導寶寶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感官來認識事物,使五官更加靈敏,學會觀察。讓寶寶看看雪花是白色的,是一片片從空中飄落下來的;用手捧住雪花,是冰涼的,很快化成了水;用鼻子聞一聞,雪花是沒有氣味的;更鼓勵寶寶把雪放到嘴里嘗一嘗,感覺那種冰涼。
二:邊觀察邊說,豐富詞匯
生活中寶寶往往能夠觀察到許多事物的特點,但是由于語言發(fā)展水平有限,在表達的時候卻力不從心。如吃了甜點會說是糖味的。吃了咸的東西就說鹽味的。父母應該抓住這些機會,教會寶寶用豐富的詞匯來表達或形容事物特點,慢慢地寶寶的語言也就發(fā)展起來了。
三:多種角度觀察事物,讓頭腦更靈活
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一個事物,可以給寶寶全新的體驗,同時也是一種觀察方式。從小鼓勵寶寶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和探索事物,對思維的發(fā)展十分有益,并且使觀察充滿了樂趣。
四:邊觀察邊記錄,養(yǎng)成尊重事實的態(tài)度
小小的一粒種子種在花盆里,咦,有綠綠的小芽鉆出來了,小芽變成了兩片嫩綠的葉子,葉子一天天長大,有了花蕾,花蕾綻放了,又凋謝了。我們身邊的事物在悄悄發(fā)生著變化,這些變化是十分有趣的。父母和寶寶一起來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并且鼓勵寶寶把看到的變化畫在紙上記錄下來,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呀!
五:水果游戲提高寶寶觀察力
爸爸媽媽在給寶寶吃蘋果的時候,可以嘗試橫著切開,而不是縱著來切,這樣寶寶會為這發(fā)現(xiàn)而驚喜:蘋果核原來是星星形狀的。同樣的道理,家長也可以把城鎮(zhèn),蘋果,香蕉切成小粒形狀,讓寶寶猜猜看到底是什么樣的水果。通過這樣有趣的游戲,寶寶的觀察力就會得到提高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714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