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養(yǎng)育形式對孩子能力的影響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近半個世紀前就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父母的養(yǎng)育風格,直接決定了親子交往的質量,并且對孩子今后在社會交往技能發(fā)展,也有著深遠影響。那么父母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對孩子能力的影響都有哪些呢?父母們來對照一下吧!

  父母的養(yǎng)育形式主要分為以下4種類型:

縱容型

  ·父母的特點:

  無條件地愛和接受孩子,但對孩子沒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堅持讓孩子做到,大有盡量讓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孩子的發(fā)展:

  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該不該做、做得對不對。

  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內心常常焦慮不安,而且心理發(fā)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進取心和探索精神。

 

忽略型
  ·父母的特點:

  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關心孩子,也不對孩子提要求。

  對孩子漠然、拒絕,親子之間缺乏交往和溝通。
 

  ·孩子的發(fā)展:

  產生很多行為問題,身心都得不到健康發(fā)展。

  ◎ 小貼士

  判斷父母的養(yǎng)育風格可以依據(jù)兩個標準:一是父母是否關愛孩子,二是父母對孩子是否提出要求。

  既關愛孩子,又對孩子有要求的父母,是權威型(或稱民主型)父母;

  對孩子缺乏關愛,但嚴格要求的是專制型父母;

  關愛孩子,但對孩子沒有要求的是縱容型父母;

  對孩子既無關愛,也無要求的是忽略型父母。

  養(yǎng)育風格理論得到了很有力的證實,但是,人們也發(fā)現(xiàn),當它走進東方文化時,卻需要重新審視。傳統(tǒng)的中國家庭強調孩子孝敬父母、父母嚴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被劃分到專制型中。然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子孝”的另一面是“父慈”:父母既要教給孩子適當?shù)男袨橐?guī)范,也要給孩子溫暖和關愛,保持家庭和睦。這更接近權威型的養(yǎng)育風格,而不同于專制型父母對孩子的苛求和支配。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利于孩子成長的親子關系中,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那就是: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期待和關懷。

  權威型

  ·父母的特點:

  關心孩子,傾聽孩子,對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應,給孩子貼心的幫助,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對孩子提出明確的要求,這些要求是一個人適應社會所必需的,而不是從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緒出發(fā)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貫的。

  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要對他提出這些要求,同時鼓勵孩子與自己交流。

  ·家庭的氣氛:

  父母和孩子很親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孩子覺得父母可親可敬,信賴父母,對父母的教育持開放和接受的態(tài)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發(fā)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誠、合作、自立的品質,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社會適應良好,能愉快而自信地學習。

專制型

  ·父母的特點:

  對孩子控制得很嚴,并且要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的各種要求,一旦孩子違反,會嚴厲地懲罰孩子。

  與權威型父母相比,他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從自己的喜好出發(fā),很少跟孩子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做,使孩子幾乎無法獨立選擇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

  不關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他們的溫暖和支持。

  ·孩子的發(fā)展:

  在這類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行為上的兩面性,而且焦慮、退縮、不滿、對人缺乏信任,同時也缺乏自信,心情不開朗,容易產生報復心理和攻擊行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683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