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玩具也有性別之分,這是比較普遍被認可的觀念。好比說,如果說一個男孩子喜歡玩洋娃娃的話會被認為太“娘”,如果女孩子喜歡玩手槍、汽車之類的玩具,則很可能被說成是小女漢子。但是,孩子玩玩具真的需要區(qū)分性別嗎?這個很重要嗎?
有一個一歲三個月的小女孩叫做娜娜,今年剛剛學會走路,她非常喜歡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有一次對一個小哥哥的玩具汽車很有興趣就一路跟隨,娜娜的媽媽覺得孩子都有好奇心,這個很正常,但是這個小男孩的媽媽跟娜娜的媽媽說,女孩子應該玩女孩子的玩具,不應該和男孩子玩一樣的玩具。娜娜的媽媽這個時候郁悶了,難道小孩子玩玩具也有男女之分嗎?
不過確實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都會覺得女孩子喜歡玩布娃娃、毛絨玩具、過家家等等,男孩子就喜歡玩具車、變形金剛、滑板、恐龍等等,如果說一個男孩子喜歡毛絨玩具會被認為太女孩子氣,如果一個女孩子喜歡變形金剛,會被認為太野,不夠淑女。但是,對于玩具性別的區(qū)分,真的很重要嗎?
當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頭腦里是沒有性別意識的,只是發(fā)覺到男女在外貌上有點不一樣,到了2歲多的時候,孩子就開始可以分辨出自己的性別了,到了3歲的時候才會有明確的性別意識。也就是說,讓一歲多的娜娜玩自己喜歡的男孩子的玩具,這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只是對所有有意思的東西都有興趣,如果說,父母過分阻攔孩子玩屬于自己性別的玩具,就會阻礙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到了三歲的時候,寶寶腦海里開始有了性別意識,這個時候是不是要對玩具的性別嚴格區(qū)分呢?其實也不必小題大做,家長可以提前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并不一定要通過玩具的方式進行。玩具有很多種,比如說積木、球類、車類、玩偶等等,每一種不同的玩具都有自己的玩法,如果非要根據(jù)性別來區(qū)分的話,孩子的樂趣就會被限制。
而且有研究表明,如果家長對玩具的性別過分強調(diào)的話不利于寶寶的發(fā)育,那些喜歡玩芭比娃娃的女孩子在長大以后會認為自己就業(yè)的機會比男性少,而那些喜歡玩土豆夫人這種中性玩具的女孩子則認為在事業(yè)上可以和男孩子平分秋色。所以小孩子玩玩具,家長不能過分干預,可以適當引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9236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