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的教育一直被“功利”所包圍,幫助孩子認識并珍愛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礎(chǔ)上珍惜其他動植物的生命,與自然和諧相處,反而成為很多早期教育理論的盲點。
0~3歲:引導(dǎo)孩子接觸自然
0~3歲的孩子與動物和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看見動物,總會試圖去摸摸它的毛發(fā),拉拉它的尾巴,這是他對其他動物和自然充滿愛 的表現(xiàn)。有時候孩子在拉小動物的尾巴的時候,可能力度大一點,家長不要責(zé)備孩子不懂得愛惜小動物,因為此時的孩子雖有一雙柔軟的手,但是手腳的控制能力不 好,不懂得使力。
因此,熏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主要就是引導(dǎo)和強化孩子與生俱來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
瑪麗早教專家建議,這種引導(dǎo)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還應(yīng)該表現(xiàn)在行為上。如經(jīng)常帶孩子到戶外,接觸不同的生命。讓他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的動 物,自己和其他動物都是平等的。不過專家也提醒,孩子的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如果不加以強化,就會慢慢消失或是被孩子遺忘。文:瑪麗醫(yī) 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9404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