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媽媽不要爸爸怎么辦?
當孩子出現(xiàn)喜歡纏著媽媽,不要爸爸的情形時,千萬別急著責備他,有可能是做爸爸的平常疏忽對孩子的關(guān)心和照顧,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抗議反應(yīng);要改善父子間的親子關(guān)系,最好每天花些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講故事給孩子聽……,了解孩子心理想法,也讓孩子了解爸爸的愛。
許多爸爸抱怨:“孩子只喜歡纏著媽媽不要爸爸,他到底是不是我的小孩啊?”我總會說:“他是你的小孩,但是你肯定不是一個溫暖的爸爸。”
與爸爸疏離的原因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讓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應(yīng)該就不難找出原因了;卮饐栴}時先別找理由,是或不是?有或沒有?只選一個答案……。
1.你每天都在孩子沒睡著前回家嗎?
2.你會幫孩子換尿布、泡牛奶嗎?
3.每天專心陪孩子玩的時間有沒有1個小時?
4.你有為他說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嗎?
5.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說話嗎?
6.孩子哭個不停時你會耐心地哄他嗎?
如果以上幾個簡單的問題,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不要爸爸很正常的。說的現(xiàn)實些,爸爸的存在與否對孩子而言根本沒有差別,因為在他的世界里,你只是一張不陌生的臉孔罷了,也許身為爸爸的你會覺得不平,每天忙著上班工作都是為了誰?
寶寶從出生到進入青少年時期前,可能是父母唯一能給時間陪他、建立親密親子關(guān)系的時候,如果錯過,當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世界,父母想陪他也許連機會都沒有了,但是在孩子最需要的這個階段,爸爸卻常常為事業(yè)、為賺錢,用掉了所有的精神與時間,沒有時間陪孩子是個事實,卻也成了 殺親子關(guān)系的罪魁禍首,當爸爸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孩子的心中,似乎不被重視、與孩子不親的狀況出現(xiàn),想要彌補往往需要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并費盡心思來引導,這對爸爸、對孩子都將會是一種可怕的煎熬。
互動時間不夠是關(guān)鍵
孩子一幾以前就已經(jīng)會認人,時常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常抱出、陪他說話的人,即使不是媽媽,都會成為他依賴的對象。但在這個階段如果爸爸參與的時間不夠多,孩子黏媽媽不要爸爸的情況,自然很容易就出現(xiàn)了。
其實,三、四歲時寶寶已懂得表達自己的喜好情緒,而且不會騙人,全職的媽媽對凡凡呵護有加,不論凡凡做什么都會陪在他身邊,相對的,爸爸雖然會抽空帶著全家出游,但是個性并不活潑的爸爸,和凡凡之間的互動實在不多,在凡凡的世界里并沒有習慣爸爸陪啊!只有在車子里時凡凡才感受到爸爸的存在,因為媽媽不會開車,剛學會說話的凡凡,甚至會叫計程車司機“爸爸”,也許在他的認知里,會開車的都是爸爸呢!
個性影響親子關(guān)系
除了爸爸太忙碌之外,爸爸的個性有時有會導致孩子不愿或不敢親近,尤其是生性害羞的寶寶更容易受影響,用幾個小問題可以測試一下,自己是不是那個不受歡迎的爸爸?
對著寶寶笑
1.你常對著寶寶笑嗎?
2.你講話的語氣是不是夠溫和?
3.在孩子面前你會收起一家之主的強勢嗎?
4.你陪寶寶時能否跟他玩在一起,還是只在一旁陪著?
5.孩子吵鬧時,你可以不生氣找出原因幫他解決嗎?
6.你跟媽媽的感情是否融洽?
同樣的,當上面這幾個小問題,爸爸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又如何要求孩子跟你親近呢?
找出問題、耐心引導
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千萬別急著責備他,你一定不知道這其實是爸爸的錯。孩子這樣的行為,并不代表他不愛爸爸,而是自然的一種抗議反映,要改善這樣的親子關(guān)系,唯一的辦法是爸爸必須配合做調(diào)整,此時孩子的感情是被動的,當他感受到美好的互動時,自然的就會去接納你、親近你;反之,孩子會離你越來越遠,甚至形同陌路。
改善已經(jīng)出了狀況的親子關(guān)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父母一定要正視問題的嚴重性,花點心思找出導因,先解除導因之后,再從孩子身上著手,耐心的、慢慢的引導,給自己也給孩子一些時間去適應(yīng),簡單的方法就從上面幾個測驗問題中開始執(zhí)行,如果爸爸回答上列問題時,都能毫不猶豫的有了肯定的答案,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會拒絕用心地愛著自己的爸爸,親子關(guān)系的改善便是指日可待了。
然而在引導的過程中,父母最容易忽略的是孩子的感受,一味的給予與付出不見得可以收到效果,而且更會令爸爸有挫敗的感覺,此時跟孩子聊天、講故事,就成了最重要的溝通方式,了解孩子真正渴望的需求,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質(zhì)滿足的關(guān)系是短暫的
許多挫敗的爸爸還會有一種錯誤的想法,以物質(zhì)來討好孩子,甚至對孩子的要求來者不拒的滿足他,也許這樣的方式可以短暫的博得孩子的歡迎,可是就如會叫計程車司機“爸爸”的凡凡一樣,在孩子的世界里有了“會買玩具的就是爸爸”的錯誤認知,從負面來看更讓孩子養(yǎng)成索求無度的壞習慣,哪一天,你拒絕了他的要求,這份靠物質(zhì)來維持的親子關(guān)系便會蕩然無存了。
因此,讓孩子知道忙碌中你總會偷閑陪他;專心的陪他讓他知道爸爸也是屬于他的;每天抱一下、對他溫柔的微笑,讓他知道爸爸愛他、爸爸是他永遠的依靠;常常跟他說話,給他講故事,讓他知道爸爸心里想什么也了解孩子要什么……。
“細心預防”比“事后彌補”容易
要成為受孩子歡迎的父母是,需要用心去學習、去體驗的如果幸動的你還沒有遇到這樣令人頭痛狀況,也千萬別因此忽略了用心的重要。常常會建議忙碌的父母們,要為自己也為孩子做一個備忘錄,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自己該有什么樣的準備?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都要事先有個書面化的規(guī)劃,隨時檢視自己是否做到了?隨時提醒自己不能忽略孩子的成長,因為陪孩子成長是一項無法預測的挑戰(zhàn),一路上隨時會出現(xiàn)狀況,父母細心的去預防,將會比發(fā)現(xiàn)問題時再來彌補容易多了。
凡凡爸爸今天難得準時下班回到家,看到正在客廳玩積木的兒子,興致勃勃的想陪他玩,沒想到當爸爸拿起積木,凡凡卻馬上搶走,并大叫“這是我的!”“爸爸陪你玩。”爸爸解釋著,凡凡說:“不要”,爸爸不解,雖然平常工作忙碌,早上兒子還沒醒來前就出門,回到家時兒子也已經(jīng)睡著了,可是到了周末總會盡量把工作放下,陪家人到郊外走走,為什么凡凡對爸爸似乎有點冷漠,不論做什么只要媽媽陪,自己一參與,凡凡都會拒絕甚至哭鬧,令爸爸非常挫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97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