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何陷入“學前恐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樂樂,一個即將上小學的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在她心里,小學是“一個比幼兒園大得多的地方,能背上書包學本領;能與大姐姐、大哥哥一起玩耍,交更多朋友”,同時,“教室里要有地毯、墻壁上要有畫,學校里可以做很多像‘螞蟻挖洞’這樣的實驗……”

  幾天前,在上城區(qū)社區(qū)學院組織的“有效銜接”主題沙龍上,樂樂的遐想連篇,讓現(xiàn)場的家長哈哈大笑。

  孩子希望快樂,家長卻想得更深,他們最關心的是:“幼小銜接如何有效?中小銜接有沒具體的操作方法?”

  幼小銜接??能力與意識的銜接

  小學,是人生的起跑點。怎樣幫助孩子邁好這一步?在上城區(qū)行知學前教育集團的“幼小銜接”主題沙龍上,家長們很著急:

  “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我的孩子成天只知道看動畫、玩奧特曼,上學后能適應嗎?”

  “孩子坐不住啊,這種狀態(tài)怎能上40分鐘的一節(jié)課?”

  還有性急的家長,已經(jīng)在給孩子報名上培訓班,提前學習一年級課程了。

  專家說,別著急。在社區(qū)學院有效銜接系列活動中,或許你能從中找到答案。

  問題一:“幼小銜接”些什么

  “其實,這時候家長更要關注的是知識以外的東西!痹谇宀▽W前教育集團的“家長講堂”上,李愛敏老師說,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才是孩子走向小學生活的銜接內容和成功“階梯”。

  社區(qū)學院學前教育部曾對幼兒大班孩子做過調查,其中孩子對上了小學以后最擔心的事情是:一,上課時我想小便怎么辦?二,我有事找不到老師怎么辦?

  與其忙著為孩子“銜接”小學課程,不如先了解、撫慰孩子的內心情感,幫助他平穩(wěn)度過人生第一個轉折期。

  從孩子的入學愿望、學習興趣、生活能力、行為習慣和交往能力五方面入手,讓孩子在進入小學之前擁有良好心理狀態(tài),這也是“幼小銜接”的主要內容。

  問題二:家長該做些什么

  頭尾是馬,中間是魚,這是一幅什么畫?有的孩子說,我不知道;有的孩子說,是魚或是馬;有的孩子問老師:你能告訴我這是什么嗎?這是一道民辦小學招生摸底的測試題,這幅“兩不像”的畫考驗孩子的質疑能力,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最看重的‘準小學生’的三種能力!痹谛兄獙W前教育集團一年一度的“省親會”上,張群園長建議家長:這個時候,家長要花些功夫,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盡量讓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整理書包文具,獨立穿衣、扣扣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二、每天有十到二十分鐘,作為親子閱讀時間,引導孩子專心地看書、寫字、畫畫,培養(yǎng)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三、進行鼓勵教育,可以用一些正面的語言告訴他:“你長大了,要上小學了!你一定能學好!”讓孩子對小學生活充滿期待,而不是心懷恐懼。

  問題三:哪些該學,哪些不該學

  在行知學前教育集團的座談會上,一位家長帶來了自己的筆記:拼音要會40個;古詩詞掌握100首,哪些名篇要背要會認,老師一點就能讀出來……這位家長說,孩子要進名校,這點功課是應該做的。

  “經(jīng)常有家長來提意見,問我們能不能在幼兒園就開設識字課、算術課?”張園長無奈地說。

  “有個小男孩在幼兒園時很聰明?墒巧狭诵W,上課經(jīng)常不聽講。老師問他,他說,我幼兒園時家教已經(jīng)教過了,跟你上得一模一樣!苯Y果可想而知,這個“早學”的孩子,成績并不理想??提前學習,讓孩子在真正開始學習的時候,卻失去了興趣。

  當然,如果孩子愛識字、寫字,那最好了。家長要隨時觀察孩子的興趣點,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冰箱上的字,零食的名稱,動畫片里的字幕等等,都可以拿來進行指點,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欲望。

  中小銜接??從“他律”到“自律”的銜接

  “鐵路警察,各管一段”??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初中、小學教育之間未能很好銜接的狀態(tài)。小學學習節(jié)奏相對較慢,教學中知識展開的過程比較充分,集體的互動比較頻繁;而中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要快得多,知識的展開具有較強的跳躍性。

  為了使即將畢業(yè)的小學生能順利完成過渡,上城區(qū)杭六中和江城中學都設立了“中預班”??小學六年級學生到初中上課,提前體驗初中校園的氛圍。清河中學、惠興中學等也舉辦了一系列長期有效的銜接項目,上城區(qū)教育局副局長項海剛認為,這些中小學過渡期的銜接經(jīng)驗值得推廣。

  亮點一:中學預科班讓中小銜接很自然

  王沁是撫寧巷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但她卻在江城中學上課。

  江城中學的林校長告訴記者,他們的“中預班”自有特色:六年級語數(shù)兩門主課的老師以及班主任不變,延續(xù)小學的課堂氛圍,而科學、英語兩門學科,則由中學老師提早介入,滲透初中知識。為此他們還為“中預班”學生特地編寫了一套銜接課本。中學、小學的課程和老師,就這樣自然地融合起來。

  從2007年開始,“中預班”已經(jīng)開辦了兩期。孩子們對中學的想像不再是“下課后教室、走廊都靜悄悄地,讓人好有壓力”,而是“歡聲笑語依舊在”。同時,孩子們的學習習慣也在慢慢“演變”:更注重課堂筆記、更重視課前預習,學習能力大大提高了。在初中老師的管理下、在完全不同的上課風格的體會過程中,孩子們長大了,日漸獨立,說到“責任感、使命感”這些字眼,也不再陌生了。

  亮點二:一條舍不得刪掉的短信

  “中小銜接不僅是課程內容的銜接,更是一場精神上的愛心銜接!鄙现芰谏鐓^(qū)學院和清河中學組織的“家長面對面”交流會上,一位家長深有感慨地說,富有愛心的老師能讓所有的銜接無縫化。

  交流會邀請了現(xiàn)在就讀學軍中學和杭二中的部分學生回母校,為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家長傳授“中小銜接”經(jīng)驗。席間,這位家長說了一個小故事??四年前,我的同事給我看他的手機短信,同事說,他一直舍不得刪掉。短信是清河中學一位班主任老師發(fā)來的,內容大致是:孩子最近心情不好,是不是和家長鬧矛盾了?時間是凌晨12點多!斑@么晚了,老師還在為學生的情緒操心,我們做父母的都自愧不如啊”??當時,我的同事說了這樣一句話。

  正是這條舍不得刪掉的短信,讓這位家長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清河中學。三年后,這位家長沒后悔??他的孩子不僅成績優(yōu)秀,而且自信、陽光,參加市里的足球比賽,年年得獎。

  亮點三:中學老師“臥底”小學

  上城區(qū)惠興中學沈國強副校長舉了個例子:如果一個老師想把班上的孩子帶到10層樓這樣的境界,得有一個前提:老師要知道,孩子現(xiàn)在究竟在哪一層樓上?只有找到“樓層”,才能談“上樓”。

  半年前,惠興中學派了一名老師到杭師附小“支援”一年。老師姓傅,教小學六年級英語;半年后,傅老師班上有名家長和沈校長開玩笑:你們是故意派傅老師去小學臥底的吧?不然,怎么有那么多喜歡傅老師的孩子想跟著她一起到惠興中學。

  “中小銜接不是繩子兩頭拴起來就銜接好了,它是一項長期的、細致入微的工程,當初學校派傅老師去小學,就是為了摸清楚孩子所在的‘樓層’,到了中學階段,就可以對癥下藥,做好行之有效的銜接!

  類似這樣的“捆綁式初小銜接”,上城區(qū)的江城中學和宗文小營實驗學校也在實施??兩個學校的兩位老師同上一堂課,中小語文同臺展示,小學和中學的差別,孩子們有了直觀的感受。

  個案追訪??

  從電腦游戲中悟出的擇校觀

  選好學校不如選對學校。孩子愛玩電腦游戲,父親卻從中悟出了這樣的“擇校秘訣”。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被電腦游戲所吸引。這位姓秦的父親說:電腦游戲有兩大特性:一,玩游戲就像在歷險,你能主宰主人公的成敗和命運,每通過一關,就能給孩子帶來無比的成就感。二,游戲具有挑戰(zhàn)性。從第一關到最后一關,難度層層遞進,有些自控能力弱的孩子,就會沉迷在這種無限的挑戰(zhàn)中。

  “我認為,一所好學校最重要的是能給孩子成就感,讓孩子充滿強烈的挑戰(zhàn)欲望!鼻匕职值膬鹤幼x小學六年級,學習成績中等,綜合素質不錯!叭绻偷綗衢T的重點中學,孩子可能整天忙于功課,而成績并不突出,那么他可能會感到無比煎熬,生活會慢慢失去光亮!

  在不久前舉行的杭六中“有效銜接”講座上,上城區(qū)教育局副局長項海剛也舉到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對雙胞胎女孩,小學畢業(yè)后,一個上了民辦初中,一個去了公辦初中。三年后,她們同時考進杭二中。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可是她們的父母卻發(fā)現(xiàn),在公辦中學就讀的女孩充滿陽光、自信,原來初中時她得到了很多鍛煉能力的機會。而在民辦初中就讀的女兒,因為學業(yè)壓力大,成績一直處于中游,整天埋頭于功課之中,雖然考上了重高,性格卻變得內向、膽小,不太愛與人交往,讓她們的母親十分擔憂。

  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孩子獨一無二的“名!薄m椇傉f。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981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