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面對孩子的三種智力
動作型智力
4歲的強強用紙折疊了一個青蛙和一堆幸運星。媽媽見了大吃一驚,她從來沒教他折這些東西。“這是你折的嗎?”媽媽的語氣充滿懷疑。強強點頭。“那你倒是說說看,怎么折的?”強強說不出來。“說不出來啦?到底是不是你折的?小孩子可不許撒謊!”媽媽口氣一硬,強強更不知道怎么說了,索性把頭低了下去……
為媽媽支招:
像強強這種“嘴笨”的孩子,強迫他用語言來說明過程的做法是不明智的。這樣會使強強感到為難,造成以后再做什么事情刻意留心過程的心理。
強強能做出這些東西,絕不是“手巧”這么簡單,而是依仗一種智能—動作型智力。與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人不同,強強這類孩子是通過“動作”來發(fā)揮自己才能的,對于整個操作過程及其中原因,他卻不一定能全面地說出來,他的注意力、理解力全部集中在動作上,在其中體驗到了成功和樂趣。所以媽媽應鼓勵他,讓他知道,這也是一種才能,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語言型智力
與強強相反,4歲的蘭蘭屬于那種特別能說的孩子。“你真能說,可是沒有實踐不行呀!”媽媽對講得頭頭是道的蘭蘭說。“實踐,什么叫實踐?”蘭蘭不明白。“實踐就是實際行動。”媽媽說。“我明白啦!收拾玩具,打掃衛(wèi)生……”蘭蘭立刻接口說了下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0087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