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節(jié)選)
1、除了“爸爸、媽媽”,您的孩子等說出3-5個其他的字或詞嗎?
2、您的孩子會有意識地稱呼父親為爸爸,母親為媽媽嗎?
3、您的孩子會用搖頭或點頭來表示“不”和“是”嗎?
4、您的孩子會指、輕輕拍或者試圖拿書里的圖片嗎?
5、當您問他熟悉的玩具在那里?他會指給您看嗎?
6、您不用手勢,只是說出如“過來”、“把它給我”等這樣簡單的指令時,它能完成嗎?
7、您的孩子會指出自己或者是他的鼻子、眼睛、頭發(fā)、腳等部位嗎?
8、您的孩子會學動物叫嗎?如您問:“小貓怎么叫?”
大運動(節(jié)選)
1、您的孩子能控制住自己從站的姿勢坐下而不是摔下去嗎?
2、您的孩子是從仰臥成俯臥再站起來嗎?
3、您的孩子能不扶任何東西,控制自己從下蹲而不摔倒并能揀起玩具嗎?
4、您的孩子能自己朝前走至少3米并且很穩(wěn)當嗎?
5、您的孩子能坐著或站著一只手舉過肩向前把球扔出去至少有您一臂遠嗎?
6、您的孩子能模仿您倒退著走至少4步嗎?
7、您的孩子能自己雙手扶著欄桿上至少3個臺階嗎?
8、您的孩子能爬上沙發(fā)或是床嗎?
9、您的孩子能扶著東西用一只腳站立至少1秒鐘嗎?
如果媽媽們覺得很容易,不要驕傲,試試下面的題。
精細動作
1、您的孩子能用拇指尖和食指尖捏起紅豆大的面包屑嗎?
2、您的孩子能通過前臂的動作扔小球嗎?
3、您的孩子能翻過書頁嗎?
4、您的孩子能模仿您拿著筆,把筆尖朝下并在紙上留下筆道嗎?
5、您的孩子能把花生米放進250ml的飲料瓶嗎?
6、您的孩子能穿鞋帶或把鞋帶穿過珠子嗎?
7、您的孩子能將玻璃絲穿過扣眼嗎?
8、您的孩子能將2厘米的小棍插進2厘米的小眼嗎?
認知
1、您的孩子能模仿您讓6個以上的玩具落進碗里或是瓶子里嗎?
2、您的孩子能模仿您用勺子、棍子等工具試圖拿到一個稍微有點夠不到的玩具嗎?
3、您的孩子能把瓶蓋翻正后蓋上并擰上嗎?
4、您的孩子能阿將至少兩塊積木摞在一起嗎?
5、您的孩子能阿將4塊以上的玩具排成排嗎?
6、您的孩子能認識紅、黃、藍嗎?
社會行為
1、當您給孩子穿衣服時,他會配合嗎?
2、您的孩子能把球滾會給您讓您在把球給他嗎?
3、您的孩子能拉著您的手或衣服試圖引起您的主意嗎?
4、您的孩子能模仿您拍她喜歡的玩具嗎?
5、知道家里家具的位置嗎?
6、您的孩子能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并把玩具給自己嗎?
7、孩子需要幫助時,如玩具上發(fā)條,他會來找您嗎?
好了,媽媽們。怎么樣,是不是寶寶們有的能夠達到有的不能。其實,不是寶寶們不會而是我們引導不對,繼續(xù)努力吧!
214個月寶寶發(fā)育指標
男孩:
身高范圍:73.7~85.1厘米
體重范圍:8.7~13.2千克
頭圍:47.29厘米
胸圍:47.34厘米
女孩:
身高范圍:71.9~83.7厘米
體重范圍:8~12.4千克
頭圍:46.00厘米
胸圍:46.15厘米
314個月寶寶智力發(fā)育培養(yǎng)
一、促進行走等肢體動作和手的精細動作發(fā)展:
嬰幼兒運動的每一步發(fā)育都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成熟的一個里程碑;運動發(fā)育反過來又能促進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進一步完善。站和走不僅需要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作用下的全身肌肉、關節(jié)的運動,還需要有肢體的協(xié)調(diào)動作和身體重心的移動。因此,在促進大腦發(fā)育的同時,也促進了小腦的發(fā)育。嬰兒會站會走以后,視野開闊了,能通過看、聞、聽,用手接觸、擺弄、使感覺器官所接受的刺激增多,使嬰兒的腦細胞在數(shù)量和功能上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對智力發(fā)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對13-14個月的嬰幼兒,家長應有意識地讓他練習扶物站立,扶物行走,學習變換身體重心來挪動腳步,以后鼓勵他獨走,使他邁向成功,邁出智慧。
二、發(fā)展觸摸等感知覺和認識事物的能力:
許多母親抱怨說:“剛給寶寶買了一個會動眼睛的玩具娃娃,想不到他總用手指去摳娃娃的眼睛。很快,一個漂亮的娃娃就變成了瞎子!庇械哪赣H還發(fā)現(xiàn),當抱著寶寶玩耍時,他會突然伸出食指摸或戳媽媽的眼睛,把媽媽著實嚇一跳。這是怎么回事?
此時的寶寶,手的探索活動趨于精細。食指分化出來,并能伸出來做各種動作,如撥弄小糖豆,戳或摳有凹陷的地面,捏起小線繩等。同時,這個年齡的寶寶開始對小物品感興趣,尤其是會動的小物品,而成人的眼睛、玩具娃娃活動的眼睛正好符合他的好奇心。因此,出現(xiàn)以上的“搗亂”行為。家長不必為這種情況而煩惱。在寶寶的這個時期,可先將玩具娃娃收起來,等他長大一點再給他玩。平時多給他帶洞的玩具或小物品,以滿足他的好奇心理。
三、提供孩子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多對他講話:
寶寶說第一個字的年齡范圍是比較寬的。早的,從9個月就能有意識地叫人,晚的到1歲半才能說話。當然,多數(shù)1歲左右的寶寶都能有意識地說出一個字,可能是“爸”或“媽”,也可能說出只有家人才能聽懂的一個字,如:“哥”或“不”。
如果寶寶1歲還不會說任何字時,應首先檢查一下他的聽力是否正常;然后,了解寶寶是否會發(fā)音,是否經(jīng)常咿呀作語。因為寶寶的咿呀聲是語聲的先驅,他是在這個 基礎上學說話的。最重要的是了解寶寶對成人語言的理解程度。如果寶寶的認識水平不成熟,不理解成人的語言,那么則無法學會說話。
寶寶在以上3個方面的發(fā)育均正常的話,父母就不必著急,要耐心的和寶寶多說話,唱兒歌,多給寶寶提供語言的環(huán)境,過不了多久,他就能學會叫‘爸爸’、‘媽媽’,或者說出家里人能聽懂的某個字了。
四、幫助孩子開始最初的人際交往:
寶寶總喜歡往地上仍玩具,然后大叫,讓成人撿起來給他,沒等你轉身,他又把玩具扔到地上,等待你再撿起來給他。這就是孩子最初的人際交往。
寶寶小一些的時候,手的伸肌發(fā)育不成熟,不會將手中原有的玩具放下,再去取第二件玩具,而是無意識地將玩具滑落或仍掉。寶寶逐漸對玩具的拋落運動感興趣,對于著地點和著地時的情形感興趣。這時,他手的伸肌發(fā)育趨于成熟,能隨意松手;思維也開始發(fā)展,能有意識地拋擲玩具來觀察落點和著地的情形,并且學會讓成人撿起來,在允許他扔,以此發(fā)展與成人的交往游戲。
父母對寶寶的這一游戲行為要耐心配合,給他一些不同彈性而又經(jīng)得起摔的玩具,如皮球、吹塑玩具、木塊等,讓寶寶自己嘗試和區(qū)別物體的性質(zhì)。隨著寶寶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他扔玩具的行為會很快結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0496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