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和孩子一起進步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孩子上學后,教育孩子的任務就全部交給學校的老師了,而作為家長則只需要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就可了事。”這是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種家庭教育的潛規(guī)則,而教育學家、亨德森(新世界)外國語學校校長亨德森·楊則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家長應關注孩子受教育的全過程,同孩子一起學習。

家長應和孩子一同進步

聽過很多家長說起,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幫孩子改作業(yè)還沒覺得怎么吃力,可是到了孩子上初中以后,對孩子的教材越來越看不懂,更談不上輔導孩子的功課,即便家長中很多都是老牌大學畢業(yè),但是現在來做初中、高中課程的一些題目,仍然也不會做。

對此,亨德森·楊認為是很正常的,這是因為家長以前所學的知識已經遠遠落后了,加之多年沒有運用基礎知識,知識鏈已經脫節(jié)。而現在知識的更新是相當迅速的,孩子學習的知識容量越來越大,由于知識更新的加速,父母唯有不斷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幫助孩子有效且快速地成長。

家長不能做“甩手一族”

“我是花錢讓孩子上學的,既然學校收了錢,那么老師就必須把我的孩子教好,孩子學不好和我沒關系。”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亨德森·楊認為,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方面,分別由學校、家長和社會相關方面擔任教育實施主體。學校和老師僅僅只能對孩子在校期間的教育負責,在學校的時候孩子的學習是屬于受控階段,而孩子離開學校以后,其教育是屬于失控階段,因此需要家長承擔起更多的教育責任。

孩子的身心等各方面還處于一種生長階段,各方面發(fā)育都不成熟,必須要有家長的監(jiān)督,才能引導其朝一個良好的學習路線上走,而不能做“甩手一族”,把教育孩子的任務全部交給老師,自己不聞不問。教育不是責怪和比較:“怎么功課還做不好,真笨!”、“怎么隔壁的小毛考試成績比你好那么多?”“這道題我以前不是教過你了啊,怎么又忘記了?”……想必每一個做家長的或多或少都說過這些話吧?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因為教育并不是一種責怪和比較,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持續(xù)過程,是需要家長耐心的。

為什么小孩子總是對老師的感情親密、有時候不聽父母的話卻聽老師的話呢?那是因為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老師都是守在他身旁,陪他一起耕耘一起收獲的,因此,父母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用的是“進行時態(tài)”,而不是如:已經教過孩子、已經告訴過或已經學過等等的“過去時態(tài)”或者“完成時態(tài)”的教育方法,更不能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

和孩子同步跟學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的偶像,那家長怎樣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長久和牢固地樹立自己的偶像地位呢?那就只有一個方法——和孩子一起學習。

首先,家長必須同步學習孩子正在學習的知識。因為大人比小孩在思維發(fā)展和理解方面健全得多,加之很多知識是家長以前就學過的,因此只需要抽出一點點時間就可以重溫的;其次是努力擴大自己的知識范圍,讓自己懂得的知識更外延化,多看一些書籍,并掌握兒童的心理特點;最后還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在和孩子的相處中,要像一個朋友和同學一樣和孩子相處,給孩子營造一個有競爭、有互動、有討論的學習環(huán)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1710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