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好父母,很簡單,也很難。因為大多數(shù)時間你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怎么去做。那么可以參考一下以下這份美國雜志專家顧問團所提出的27條建議,值得你聽取。
1、許個愿:
不用時時刻刻都以孩子為中心,但是每周要拿出一兩個小時來,滿足孩子幾個愿望,別分心、別煩心,哪怕做一個已經(jīng)讓你膩煩的小小游戲。一定要記住孩子需要你的陪伴。
2、讓“我愛你”成為每一天的前奏和尾聲:
我們總是認為愛是應(yīng)該有行動去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們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要常常虛實結(jié)合一下。
3、精挑細選寶寶用具:
別以為多多益善,恨不得把整個地球都塞給寶寶,那樣只會過猶不及。給孩子挑選玩具和兒童器材要格外注意材料和功能,多和其他用戶、專家交換意見;及時準確地了解產(chǎn)品的性能,觀察寶寶怎么玩兒,并給予適時的指導(dǎo)。
4、逃離現(xiàn)場:
如果孩子正在因為什么人或事鬧個沒完,從后面把他抱走,太多的正面“接觸”有時只會讓局勢升級。
5、浪漫絮語:
將約會和獨處進行到底,在孩子面前也不回避親密,不要吝惜對你的另一半說:“我愛你”。(在孩子面前甜蜜的竊竊私語只會讓他感到父母的美好與親密,這就是愛的教育)。
6、別急于懲罰:
每個孩子心里都有一個杯子,渴望被愛、關(guān)注、諒解和尊重盛滿。不小心把玩具弄壞了、大便干燥帶來的挫折感、批評等都會讓這個杯子一下子變得空蕩 蕩的。如果孩子淘得有點過,先聽聽他的解釋,拿點時間觀察,考慮一下哪種反應(yīng)或許有實際效果。有時交流比批評和懲罰有效得多,而且他讓你和孩子更接近。
7、別為孩子挑食緊張:
孩子不會讓自己餓死的,最好多給孩子的飲食來些花樣,少食多餐。再有就是要讓孩子知道你有多愛吃蔬菜。
8、先行動、后商量:
當孩子淘氣惹禍的時候,先果斷采取行動,以后再“心平氣和”地交流此事,因為在氣憤當中很難公允,容易有狡辯。
12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1974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