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刻意教孩子數數
3歲寶寶的何媽媽說在孩子還不會走路時,每當大人抱他上下樓,就邊走邊數。她并沒有刻意去讓孩子數,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居然就會數了。還有就是她在和孩子玩玩具時,從玩具箱里往外取玩具,邊取邊數,孩子雖然沒跟著數,但他聽到了,時間一長,他就會有數字概念。有一次,何女士試著數數,孩子居然能在她停下來時順著數下去,讓她又驚又喜。讓孩子在生活何游戲中學習知識,千萬不要強迫他去做事情。
把故事當成道具
孩子對和自己親近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而小動物、小寶寶都會讓孩子產生親切感。家長可以根據這一特點給寶寶講述一些簡單的關于動物或寶寶的故事,媽媽刻意根據寶寶當時的情況,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0~3歲寶寶聽的故事,情節(jié)都很簡單,比如:小熊貓過生日,小兔子摘了一大籃子蘑菇送給他。小熊貓真高興,說:“這么多蘑菇呀!寶寶,快來幫我數一數吧!1,2,3,……”接著可以重復這樣的模式,編小猴子摘了一大籃桃子、小花貓采了一大籃美麗的鮮花送給小熊貓。這樣的故事簡單、有趣,非常有用。寶寶與故事融為一體,在不知不覺中會非常主動地一遍遍地數數,一點兒不覺得厭煩。
數數要少量多次
0~5歲的寶寶對數字的掌握程度是有限的,所以家長在利用生活事物和寶寶一起學習數數時,切忌以成堆的方式讓孩子接受。比如:媽媽和寶寶一起數家里有幾個人,可以慢慢帶著寶寶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寶寶。同時讓寶寶排每一個人的相片,一起數人數,但是不能和寶寶去數班里面有幾個小朋友或家里一共有幾雙鞋等,數量太多,一次數用時過長,寶寶吸收不了,同時也會覺得厭煩。記住,重復性是幼兒的特點,數過的東西還可以再數哦。
讓數數在涂剪中進行
對色彩、圖案的喜愛是寶寶的特點。一旦寶寶的小手能握住彩筆,他就開始到處涂涂畫畫,家里的一切東西都會成為他的畫板。媽媽可以一邊指導寶寶畫畫,一邊讓他練習數數,一舉兩得。例如,在教寶寶學畫豎線時,可以這樣對他說:“大灰狼欺負小白兔,你快給小白兔畫幾根小棍子,把大灰狼趕走。1根,2根,3根……”教寶寶學畫圓形時,對寶寶說:“你來當大廚師,好嗎?隔壁的小妹妹想吃餅干,你做給她吃吧!……數一數,做好幾個了?1,2,3……”。對于2歲以上的寶寶媽媽還可以進一步讓寶寶利用小剪刀按自己畫的色彩線條剪裁,讓寶寶數數看自己把紙畫分成了幾份,一邊剪紙一邊數數,讓頭腦和手部同時發(fā)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2377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