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人的本能。寶寶從離開母體到長大成人活動自如,必定經歷趴、爬、坐、站、走這五次飛躍。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這五次飛躍的關鍵時候給寶寶一些幫助哦!
寶寶每一個新動作的飛躍,都是以相應的神經系統發(fā)育成熟為前提,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協調到協調,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
第一次飛躍:趴
趴是寶寶運動生涯中的第一次飛躍。滿月后的寶寶已經顯得不安分了,趴在床上,總是試圖將頭離開床面,眼睛平視前方,打量著周圍多彩的世界。這個趴不僅能鍛煉寶寶的頸肌、臂力,對呼吸、血液循環(huán)也有好處。
爸媽巧幫忙:
滿月以后,每天讓寶寶趴上兩三次,每次半分鐘。漸漸地,寶寶就能用手臂撐著床面,抬起胸,揚著頭。再過一段時日,寶寶身子顯得靈活了,會在原地翻身,從仰臥轉換為趴了。
通常,出生6個月的寶寶開始從仰臥位向俯臥位翻身,7個月則從俯臥位向仰臥位翻身,開始了360度的“大回旋”,順利完成身體伸、屈肌間的協調動作。
第二次飛躍:爬
爬始于早期的趴。爬是一項全身性運動,能很好地鍛煉全身伸肌、屈肌協同動作,同時促進小腦和大腦發(fā)育。據此,遺傳病學家常指導智力落后的3歲以下兒童練習爬行,以開發(fā)智力。沒有經過好好爬就學走的寶寶,由于背肌、腰肌無力,協調功能差,學走路時身體易向前傾,會摔跤。因此,任何時候都不應讓寶寶放棄爬。
爸媽巧幫忙:
爬是需要訓練的。7~8個月的寶寶會用手支撐起上半身似爬狀,起初,并不是向前爬,而是一個勁地向后滑動,這是因為人的運動發(fā)育規(guī)律有一條叫“先退后進”,學爬時向后滑動是一個正常過程。在向后滑動中,寶寶開始前進——學會向前爬。
在爬行過程中,你可以用玩具逗引,呼喚著寶寶的名字;寶寶不動時,你就助他一臂之力;寶寶有一點進步,即給以微笑、贊許,予以鼓勵。寶寶長到10個月,就會靈活地用兩手、兩膝、兩足尖蹬著爬了,爬得很好看,像個機器娃娃“搖頭擺尾”,好不得意啊。
第三次飛躍:坐
坐是仰臥到直立行走的過渡聯合體,是發(fā)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說明寶寶已脫離仰臥為主的襁褓時期。6個月以前的寶寶骨骼很軟,脊柱和背部肌肉都缺乏支持的能力,為防止脊柱畸形、影響正常發(fā)育,寶寶學坐不宜過早。
正常情況下,寶寶7~8個月時,不用手支撐就可坐得穩(wěn)穩(wěn)當當;9個月時,能獨坐10分鐘,兩只手還可以自由玩耍,拿取玩具,身體前傾時不會跌倒;10個月時,身體向兩邊傾斜也不會跌倒,并能由坐位改成俯臥,或由俯臥變成坐位;11個月的嬰兒已經坐得很穩(wěn),可以隨意將身體向兩側轉動。
爸媽巧幫忙:
從寶寶6個月開始可以練習坐。開始的時間不宜太長,頻率不可過高,每天一兩次。訓練中,將寶寶放在大床上或小車里,背后有靠背,你一邊輕輕放開手,一邊用柔和的聲音和寶寶談話,使他感到愉快;或者讓寶寶坐在你的大腿上,慢慢放開雙手,讓他獨坐。
第四次飛躍:站
站是走的必要前提。一旦寶寶頸部、背部、腰部肌肉發(fā)達了,軀干、臀部和大腿就可以離開地面獨立站立了。
爸媽巧幫忙:
站也需要幫助和訓練。時間可以從寶寶6個月時開始訓練。在寶寶躺著的時候,教他多做踢腿動作,以鍛煉大腿肌肉。你可以用雙手挾住寶寶的兩肋,讓他站立、轉向,再逐步嘗試松開你的手,讓寶寶在沒有扶持的情況下站立,以此鍛煉他的平衡感和腿腳動作的協調。每天練習3~4次,每次半分鐘,漸漸增加次數和每次的持續(xù)時間。
寶寶7~8個月時,將他放到有欄桿的小床邊,坐在鋪著被褥的床面上,用玩具鼓勵他拉著欄桿站起來。如果寶寶成功了,記得及時鼓勵他哦。
第五次飛躍:走
走在寶寶的早期發(fā)育階段中位置重要,是成為自由人的開始。
爸媽巧幫忙:
在寶寶能坐的情況下,即可訓練走的動作。7~8個月后,當寶寶能勉強扶著欄桿站住以后,你用玩具在小床另一頭逗引,讓他邁步,逐漸接近玩具。9個月以后借助學步車進行學步訓練,讓寶寶嘗試“走”的種種樂趣。到11個月以后,讓寶寶站在地上,放開雙手自己向前邁出一步、兩步、三步……你也可以用雙手扶著寶寶的腰幫助他邁步,進而牽他的一只手領著走,直到你能完全放手,讓寶寶獨自行走。寶寶真正學會走路一般是13個月左右,也有的寶寶9個月就會走,還有些寶寶要到18個月才會走,這都是正常的。
特別提示:國外心理學家對不同年齡兒童進行調查研究后提出,走路早晚,與寶寶的肌肉緊張程度及個性有關,并認為走路早的寶寶開拓性強,性格活潑,有獨立性,但易發(fā)怒。走路晚的寶寶依賴性強,感情豐富、熱情,喜歡研究物體的細微之處,而對物體的大幅度移動興趣不大。對走路較晚的寶寶,媽媽要多多關心他,同時予以疾病檢查。
文/南京東南大學醫(yī)院 張曉明(主任醫(yī)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72502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