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做事是兒童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訓練活動,心理學家把它稱為幼兒特有的常同行為,蒙臺梭利將其稱為重復練習現(xiàn)象,同時,她也通過實踐研究得出了兒童重復做事的必然性——為了意志力的形成。
意志力來源于選擇有智力目的的活動,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即經(jīng)歷專注、興趣、意志、順從四個環(huán)節(jié)。兒童的意志力并非成人所理解的那樣,可以通過后天強化訓練出來。實際上,兒童的意志力形成是一個天然形成的過程,也是一種天賦的本能,它是兒童自然成長的法則。
蒙臺梭利觀察到,在意志力形成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即意志的發(fā)展,總要經(jīng)歷三個重要的階段,其中最常見也是首要的階段便是重復練習。
反復操作是兒童的智力體操。蒙臺梭利用這個比較恰當?shù)谋扔髡f明了重復和智力的關系。兒童在玩耍一樣東西時總是重復進行,在讀一本書時總是重復聽,在操作一樣教具時總是重復幾十次,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成人認為這是由于兒童的幼稚而導致的,但是這樣的重復卻使兒童感受到力量和獨立,并使兒童達到極度的滿足。實際上,如果兒童能達到重復一種活動的時候,那是因為兒童已經(jīng)能夠相當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點上。這種狀態(tài)我們才把他稱為注意力集中。這種集中的注意力在重復中,兒童的內心就獲得了一種力量。我們把這種力量解釋為控制的力量,兒童既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質世界。
許多父母都不難發(fā)現(xiàn)兒童重復練習的現(xiàn)象,要么是在學校,要么是在家里。但是,他們多數(shù)會表現(xiàn)出茫然的表情,并不知道這就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第一個階段。正是基于重復練習的起點,兒童才慢慢形成了自制和自覺的能力,為進入第二個階段打下了基礎,即自由地選擇自我訓練的生活方式。
人們已經(jīng)意識到手和語言是人類智力的兩種外部表現(xiàn),所以重復地聽、說、讀、畫,以及所有重復性的勞動都是促進心智發(fā)展的運動。兒童喜歡用雙手去重復做事正是他工作本能的一種表現(xiàn),他們往往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對一些基本工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在可以自主閱讀之前,幾乎每個孩子都經(jīng)歷過重復聽故事的階段。重復聽故事,能使兒童逐漸地掌握故事中的詞句,使一些好詞好句在記憶中得到反復強化,并積累一定的語言經(jīng)驗,從而使孩子在自編故事時,把那些儲存在腦海中的語詞語句,遷移運用到新的故事情景中。所以,讓孩子重復聽故事,不但令孩子獲得了有關知識信息,學習了一些語詞語句,懂得了相關的道理,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為孩子提供了創(chuàng)造性言語表達的素材,開發(fā)了孩子的語言潛能。
讓兒童為之著迷的基本工作還有很多,比如把瓶蓋擰下來再蓋上;把玩具反復地拆開、重裝;打開房門再關上等。類似的重復行為都是兒童的基本行為,不具備任何目的性,它們對兒童來說都具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也是兒童進行的不夠成熟的努力。重復練習的行為能夠滿足兒童特定時期的需求,也更容易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和獨立感。另外,駕輕就熟的工作內容更容易讓兒童產(chǎn)生心理上的安全感,這點在兒童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十分重要。
然而,這些看似枯燥、簡單、浪費時間的重復練習,卻容易使成人與兒童之間發(fā)生沖突。成年人的思想中,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障礙,即最大效益法則。當他們看到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卻收效甚微,或者一直在從事浪費時間卻毫無收獲的勞動時,就會忍不住想去干涉或幫助他們。
在成人看來,類似于反復把彩色玻璃球放進瓶子里的游戲是一種瑣碎而毫無用處的工作,他們不能理解兒童為何對此那么熱衷而癡迷。實際上,成人不理解兒童重復行為的根本原因是——行動的節(jié)奏。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醫(yī)院探望患病的父親,老人中風了。當她看到父親倔強地用顫抖的雙手異常緩慢地把水杯舉到唇邊的時候,那種抖動的動作與父親昔日行動自如的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位母親因為看到了這種反差,所以十分痛苦。于是,她產(chǎn)生了一種沖動,即幫助父親喝水。實際上,她想設法用自己的行動節(jié)奏去代替老人的節(jié)奏,以此緩解心中的不適。但是,當她3歲的兒子充當這個角色的時候,就變得十分耐心,剛好符合老人需要的節(jié)奏。但是,一旁的母親又產(chǎn)生了上面的那種沖動,因為她早已習慣了那種敏感而迅速的節(jié)奏。
當兒童在做一些重復的事情時,成人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會產(chǎn)生一種干預兒童的欲望。然而,這么做對兒童的心理需求不但毫無幫助,還破壞了他們喜歡做的事情,阻撓了他們自由地行動。自由選擇與紀律三自由選擇與紀律蒙臺梭利的早期教育方法中有一種建立在兒童自由之上的教育法——觀察教學法。兒童之家的所有老師都必須知道如何觀察兒童,避免違反了他們的自然成長法則。這一點不但是教師的職責,更應該成為家長的習慣和本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2960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