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的寶寶更加強壯,更加活潑。趴著時,寶寶可以用雙臂撐起上身,伸長脖子看周圍的世界發(fā)生了什么;坐著時,寶寶用手支撐著床面,頭和身體還有些前傾;躺著時,寶寶喜歡抓住自己的小腳丫,然后把它放進嘴里。到6個月時,寶寶已經能夠熟練地翻身;每次爸爸扶著他的掖下,他就借勁蹬著兩條小腿不停地上下跳躍。寶寶已經有了移動自己身體的欲望。
半歲以后,寶寶的運動能力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在媽媽的引導下,他能夠獨立地坐,自如地爬。由于能夠移動自己的身體,過去只能遠遠看到的有趣的東西,現(xiàn)在可以接近、觸摸、甚至放到嘴里品嘗,這對寶寶來說,可是一件非常激動愉快的事情。同時,這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探索時期,身體位移能力的發(fā)展,一方面擴大了寶寶的探索范圍,提供了認識周圍世界的機會,滿足了寶寶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以前整潔的環(huán)境、安寧的生活,使父母的擔心增加了幾許。
七個月的寶寶已經能看懂大人的表情,明白大人的喜怒,也逐漸聽懂大人的話語了。寶寶能明白爸爸、媽媽、沒有、再見等詞的含義,經常發(fā)出“da-da”“ma-ma”的音節(jié),爸爸聽到以后,高興地說:“寶寶會叫爸爸了!寶寶會叫爸爸了”。實際上,寶寶并不是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只是發(fā)出一些連續(xù)的音節(jié),但是爸爸這些積極的反應,強化了寶寶發(fā)音的行為。
一、認知能力的訓練
1、方位聽覺訓練:訓練小兒追尋物體。用玩具聲,吸引孩子尋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發(fā)聲源,以刺激小兒方位覺能力的發(fā)展。每日訓練2-3次,每次3-5分鐘。
2、顏色感知練習。讓孩子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并告訴孩子物體的名稱和顏色,可使嬰兒對顏色認知發(fā)展過程大大提前。
二、動作能力的訓練
1、練習坐
。1)拉坐練習:嬰兒仰臥位,父母雙手的大拇指插入嬰兒手中,讓他握著,其他手指則輕輕抓著嬰兒的手腕,使小兒雙手伸直前舉,手掌向內相對,兩手距同肩寬,然后輕輕向前拉起嬰兒雙手,使小兒頭、肩膀離開床面抬起。此時嬰兒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此姿勢5-6秒,再輕輕讓小兒躺下,再重復2-3次。
。2)靠坐練習:將小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fā)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小兒身后放些枕頭、棉被讓練習靠坐,以后逐漸減少小兒靠墊的東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鐘。
2、手部動作訓練
(1)伸手夠物:通過伸手夠物來延伸小兒的視覺活動范圍,使小兒感覺距離、理解距離,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能力。
。2)發(fā)展玩法:通過游戲,教小兒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搖晃、捏、觸碰、敲打、掀、推、扔、取、傳遞等,使他從游戲中學到手的各種技能。
三、言語能力的訓練
1、應隨時隨地教小兒周圍東西的名稱。多聽多練,孩子的言語能力很快就會發(fā)生驚人的變化。和小兒說話,不僅有意識地給予不同的語調,還應結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訓練小兒分辨面部表情,使他對父母不同語調,不同表情有不同的反應,并逐漸學會正確表露自己的感受。
2、發(fā)音訓練。和孩子說話時,應坐在孩子正對面的位置,使小兒能夠清楚看到您的口形、表情,說話速度要慢、而明確。
四、社交和生活能力的訓練
1、睡眠:可將小兒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如小兒不醒,盡量不要驚動他。如果小兒醒了,尿布濕了可更換尿布,或給他把尿,孩子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喂他,但盡量不要和他說話,不要逗引他,讓他盡快轉入睡眠。要注意孩子睡覺的姿勢,經常讓小兒更換頭位,以防小兒把頭睡偏。
2、飲食:有規(guī)律地進食,可使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協(xié)調工作,并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如,在接近喂奶的時間,胃腸就開始預先分泌消化液,并產生饑餓感,這有助于增加食欲,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每日喂養(yǎng)次數(shù)可減為6次,白天哺喂4-5次,間隔3-4小時。夜間視小兒需要情況進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小兒夜間不醒或不愿進食,可不哺喂?砷_始逐漸訓練讓小兒學會用勺吞咽食物,為以后斷奶用勺進食做準備。開始可先用勺喂開水,若不出現(xiàn)嗆,可逐漸開始用勺喂果汁、菜汁、稀糊、蛋黃糊、果泥等。
3、認識自我:將小兒抱坐在鏡子前,對鏡中的小兒說話,引小兒注視鏡中的自己和家長及相應的動作,可促進小兒自我意識的形成。4、捉迷藏爸爸抱著孩子,媽媽用一塊手絹遮住自己的臉,并逗引他說,“寶寶,媽媽在哪兒?媽媽在哪兒?”接著露出笑臉,同時說,“寶寶,媽媽在這兒?”重復多次后教他用手去拉媽媽們的手或臉上的手絹。逐漸訓練到他可以用手絹遮住自己的臉,互相捉迷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3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