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rong 的回復(fù): (寫于9/19/2001 11:04:16 PM)
孩子在語言習(xí)得過程中的種種現(xiàn)象相同。唯一的不同是父母的反應(yīng):父母在使用母語時,對自己和孩子的“問題”視而不見;而一旦意識到自己在使用外語,則總是缺乏自信。所以孩子們沒有問題,問題仍然在于父母。
1。關(guān)于詞匯量。使用外語時,困繞我們的最大問題始終會是詞匯量和慣用法。有些對自己外語得意的中國朋友自夸“外語象母語一樣好”,這樣的說法從來都是很夸張。我有很多的書籍材料表明,英語國家6歲的孩子平均聽力理解詞匯為7800個,8歲時達(dá)18000個。英語國家的成年人平均積極詞匯(能自由使用)為17000個,消極詞匯(能讀、能猜)為50000以上。我們中國人的英語詞匯比之國外是非常有限的。中國16所重點大學(xué)理工科學(xué)生(消極)詞匯平均3600個。英語專業(yè)8級別能認(rèn)的詞匯也就是8000左右,積極詞匯只有2500(大綱要求,實際大部分人未達(dá)到)。日本教學(xué)大綱要求的英文詞匯是15000個;俄羅斯是19000個。因此,詞匯量始終會是我們的問題,此外,詞匯使用是否準(zhǔn)確也必然是一個問題。
但是,對于BILINGUAL PARENTING來說,這有不成為問題。這涉及到認(rèn)知理論。實際上,任何一個概念,它可以分為很多層次。比如,生物、動物、四足動物、犬科、狗、牧羊狗……專門研究牧羊狗的人還會把這個概念分下去。而我們平常的語言交流中,總是根據(jù)需要使用了其中的某一中間層。一般的、非專業(yè)的交流中,往往使用泛指概念,比如,LOOK AT THAT BEAST,IT`S A MONSTER,也可以用DOG,SHEPHERD等代替BEAST,都沒有關(guān)系。越泛指,越不精確。但絲毫不影響人的語言的正常發(fā)育。
最明顯的是樹,我到今天仍認(rèn)不得幾種樹,除了棕櫚樹等幾種,我始終把它們稱為“樹”就可以了。我的同事說到車,總說奔馳、寶馬,我認(rèn)不得,只稱“小車”。我愛人認(rèn)不得魚,尤其是海魚,我平?傉f“買點海魚吃”就行了。本地人則可能把海魚分的更清楚,但他們?nèi)匀皇侵谰椭溃恢赖钠贩N就稱為“魚”。我分不清基圍蝦和九節(jié)蝦,一致稱海蝦,從來不影響交流(有時候影響價格,呵呵)。
母語可以這樣,使用外語時為何不這樣做了?孩子吃飯,你說不來麥菜,就叫VEGETABLE,或者VEGEE不就行了?去問一下美國朋友,看他們是否都知道大葉楊、云杉怎么說?他們也不知道,就說“TREE”。
詞義的準(zhǔn)確與否,也不必過多考慮。語言不是邏輯學(xué),而是模糊學(xué)。語言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基本一致,人與人就可以交流。
不要為詞匯發(fā)愁。詞匯越豐富,思維越精密。但就教小孩說話來說,并沒有一個量的標(biāo)準(zhǔn)。比如說我,小時候在農(nóng)村,我的保姆詞匯量絕對是很小的。而在其他城里家庭長大的孩子,他所接觸的詞匯量可能是我的3-5倍。其實保姆使用的這很小的詞匯量,正是語言的核心(CORE VOCABULARY)。語言的核心部分基本一致,就可以完成交流的目的。有了它,就具備了語言交流的能力。其它詞匯可以在適當(dāng)?shù)臈l件下得到發(fā)展。英語也一樣,英語使用的詞匯量很大,但使用頻率最高的1000個單詞占了任何一篇英語文章的80%篇幅。這些是孩子首先需要掌握、熟練的。孩子就具備閱讀兒童書籍和與英語國家的人交流的能力。以后你還可以不斷找英文書籍、材料給他看,詞匯量會逐漸擴(kuò)大,大到讓你吃驚的地步。
在交流時,我們常使用一些策略,我親耳聽到美國媽媽對孩子使用 BIG PEOPLE 來指示 ADULTS 或GROWN-UPS,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語言學(xué)習(xí)最關(guān)鍵的是掌握語言的核心語法和核心詞匯。俚語、俗語、慣用法,以后在生活中必要的話再積累不遲。
2.關(guān)于是否要堅持OPOL。許多語言學(xué)家都認(rèn)為必須堅持OPOL,但并非必須這樣。孩子是自然就知道CODE-SWITCHING的,隨時切換,他們隨時跟著變。英文說不會時,使用漢語未嘗不可。但不要偷懶不斷加大漢語分量。雙語養(yǎng)育完全可以不拘形式。
3.也不是完全不“混”。孩子在四歲之前,兩種語言的詞匯、語法始終會混。大概1歲半以前,孩子認(rèn)為所有的語言都是一個“泛語言”,在2歲左右孩子會意識到兩種語言或方言的存在;然后會把兩種語言的語法分開,但詞匯會相互大量借用;在3歲半到4歲之間,有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孩子突然會把兩種語言截然分開。
4.我堅持一條原則:在雙語養(yǎng)育或其他教育上,應(yīng)堅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要老讓孩子表演,給孩子測試,采取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但請您堅持始終使用英文。孩子一定會還給您一個驚喜。
家慧的雙語學(xué)習(xí)新動態(tài)(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4689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