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家長五妙計賜給孩子好成績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想讓孩子成績好,實質上就是要學習能力強,學習能力包括學習興趣、專注力、記憶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和保持孩子認知事物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孩子的鉆研精神,延長孩子對某一事物的專注時間;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記憶所見所聞;有意識地多問孩子“為什么”,讓孩子動腦筋去探索;把生活中的事物作為道具,教孩子學以致用。這五個方面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法寶。

  孩子成績好的秘訣

  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總是希望兒女當個成績好的學生,至少不希望是個差等生,成為班級或者年級的拖油瓶。

  客觀來說,我不贊成父母苛求孩子在成績上總要拔尖,過分以成績?yōu)橹笜。但確實,成績中等以上的孩子總是讓父母少操不少心,在興趣培養(yǎng)上會更加自如。對于很多父母來說,在學齡前很難知道孩子將來成績如何,一進入學校后,有的是拔尖生,有的是老不及格的學生,不論是好是差,父母自己很困惑,為什么自己孩子會這樣呢?是遺傳嗎?是天生注定嗎?是由自己所處的社會階層決定的嗎?一團糊涂。

  在我對中學教師進行的調查中,大多數(shù)人認為,父母是公務員、醫(yī)生、教師等職業(yè)者,孩子的成績、修養(yǎng)、學習習慣等各方面都比較好;父母是生意人、在外務工人員等職業(yè)者,孩子比較頑劣,成績差些。這樣看來,父母職業(yè)決定了孩子的成績?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父母的職業(yè)只能證明一種表面現(xiàn)象。而實質也非常簡單,就是說從事前者這些工作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比較用心,自身的素養(yǎng)也比較高一些;而父母如果是生意人或者務工人員,一來很少有時間親自教育孩子,二來自己的文化素質相對差些,難以形成有效的家教。追根到底,還是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績優(yōu)劣。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撇開職業(yè)論,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家長有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教育孩子,又能掌握一定的方法,那么家長無論是什么職業(yè),都有可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可以說,你是否在孩子2歲到6歲之間開始學前習慣培養(yǎng),大體能決定孩子今后成績的好壞。你在孩子學前多花費一些精力,培養(yǎng)一些好習慣,孩子在上學之后,就可以讓你比別的家長少花很多精力。譬如種樹,剛剛種下,你花點精力,呵護著別長歪了,以后就不用怎么操心,筆直筆直往上躥;倘若在幼苗時長歪了,以后必須花成倍的精力來糾正,甚至一輩子就耗在這兒了。

  想讓孩子成績好,實質上就是要學習能力強,那么,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習能力的本質是什么。學習能力包括學習興趣、專注力、記憶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這五個方面。這些能力得到適當?shù)呐囵B(yǎng),想當一個成績中上的學生,是比較容易的。因為讓孩子成績中上,并不需要特別的秉賦,正常孩子的智商基本能達到。

  而培養(yǎng)這五個方面的能力,我們完全可以寓教于樂,在孩子2歲到6歲時,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培養(yǎng)。

  妙計一: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任何事情,沒有一定的興趣,學起來就很難受;有興趣,多么辛苦,也有干勁,所以我把興趣培養(yǎng)放在第一位。我見過太多成績一般的孩子,因為他們把學習當成負擔,極端排斥,應付了事,逃課,不去上學,這樣就談不上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了。我調查過一個孩子,家長把他攆到課堂上,他等家長一走就逃出來,對學校和課堂非常排斥。我問他為什么,他說他聽不懂老師所講的,覺得跟坐監(jiān)獄一樣無聊難受。但是他在打麻將、玩游戲等方面卻是高手,能力超常。他的家庭條件在農村中相對優(yōu)越,經常有親朋好友聚在家里打麻將,他很小就學會打麻將和各種賭術,而學習和做作業(yè)在家庭中是很陌生的一項活動。

  這個例子說明了什么?由于環(huán)境影響,家長把他的興趣和智商吸引到麻將等活動上,學習成了特別陌生的一個領域。相反,如果家長有意識把他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把麻將和學習倒個個兒,那么他有可能在學習上超常,在麻將上很陌生。

  因此,我們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然后才能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家長有打麻將等娛樂活動,如果家里有孩子,最好不要弄到家里來打,這樣可以避免孩子把興趣轉移到不該到達的領域。

  如何培養(yǎng)興趣?所謂的興趣,其實就是一種好奇心。也就是要培養(yǎng)和保持孩子認知事物的好奇心,乃至追究的習慣。從兩歲開始,孩子已經對外面事物感到很好奇,一方面,父母要帶他認識事物,在玩樂中引導他認識事物的名稱、顏色、形狀。稍微有邏輯思維后,經常跟孩子探討為什么,了解事物的本質和性能,買本《十萬個為什么》,與孩子一起閱讀。

  孩子會意識到,哦,我來到世界上,是為了認識更多的事物,為了了解更多的為什么。孩子對事物做出了解以后,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比如說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玩,可以問孩子大象的鼻子為什么那么長?拿來干什么用?孔雀為什么要開屏?如果孩子不知道,可以引導孩子到書本上尋找答案。通過“為什么”的探討教育,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了解事物的興趣。如果一個孩子對任何事物、任何現(xiàn)象都無動于衷,說明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興趣方面的培養(yǎng),不論對生活還是對自然,他都是茫然的。到了學習上,他不知道學這些有什么用?傊,學習的第一個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充滿好奇心。

  這一點很容易做到,父母平時可以以無知的身份向孩子討教,跟他一起尋找答案,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逐漸形成習慣。對父母來說,舉手之勞,對孩子來說,受益終生。

  孩子天生對外界事物是有好奇心的,兩周歲以后的孩子就會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在長大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被越來越多的活動和興趣所吸引,如果沒有引導,他們的好奇心將慢慢消失,覺得事物原本如此,不必追究。因此,父母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花點時間引導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也就是保持孩子學習的能力。

  妙計二:專注力的培養(yǎng)

  嚴格來說,專注力并不屬于學習能力的范疇,但確實是保證學習好的前提。之所以我將它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為有很多成績不好的孩子,并非智力缺陷,而是不能夠形成專注的習慣。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在家里沒有一刻安心地進行任何一項活動,這個動一下,那個掰一下,兩三歲的孩子,像個猴子一樣忙個不停,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但是上小學了還是如此,大概就是專注力不夠的表現(xiàn)。

  專注力不夠,將來在學習上不能集中精力,不能有效掌握知識點,在工作上不能深入一個課題。想想,如果比爾·蓋茨沒有專注力,能夠有微軟系統(tǒng)嗎?雖然他為了創(chuàng)業(yè)而從大學退學。想想一個畫家沒有專注力,能花幾個月時間完成一幅畫嗎?不論是從事藝術還是科技,專注力永遠是發(fā)掘縱深能力的前提;氐綄W習上來,雖然我們不要求孩子跟大象一樣,對任何事物都穩(wěn)重專注,但是必須讓他在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上專心聽講,不專心的學生,會白白浪費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在上小學之前,專注力也可以進行培養(yǎng)。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已經對很多事物發(fā)生興趣,對很多玩法感到新鮮。你給他一個汽車玩具,他對機械操作還不怎么懂,而是去掰汽車的各種零件,能掰下來的都掰下來,直到把汽車玩兒殘了,再也掰不下來了,才感到索然無味?梢钥闯,這時候孩子的興趣是動手去改變手上的事物,當這個玩具再也不能改變后,他就沒興趣了。

  要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就是要盡量延長孩子對某一事物的專注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鉆研精神,這需要家長輔助,去發(fā)現(xiàn)各種東西的魅力。生活中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玩具來玩,包括路邊的一個石子,都有很多種玩法。我的孩子兩歲的時候,學會從我口袋里掏東西,有一次掏出一個硬幣來,他扔在地上,結果硬幣滾動了很長時間,在遠遠的地方停了下來。他興奮地跑過去,拿起來又扔,于是我就跟他一起玩滾硬幣、追硬幣的游戲。他玩幾下就厭倦了,我想延長他玩這個游戲的時間,我把硬幣滾到草叢里,叫他一起來找,他找到了以后非常高興,他又自己滾,這樣可以讓他認識到扔硬幣也是一種能玩得盡興的游戲。

  更大一些的孩子,已經能夠與你有效交流,共同完成一些活動了。比如說帶孩子到沙灘上玩,這是一個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好場所。你盡量不要讓孩子沒有目的性地玩,你可以跟他一起玩沙雕,修建城堡,給孩子分配一定的任務。這個過程一久,孩子有可能會覺得枯燥。你可以說中場休息,到海水里玩一下,下半場再開始,把沙雕工作完成,最后大功告成,與孩子一起欣賞沙雕的妙處。

  為什么這樣能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呢?因為孩子要有專注力,一是要有興趣,所以在他感興趣的活動上可以培養(yǎng)專注力。其次要有目的性,活動之前要跟孩子溝通完成活動的目的、重要性,他心里知道要達到怎樣的效果,然后才能堅持完成。完成之后,家長要給予贊賞,讓他體會到完成的快樂。

  現(xiàn)在公園里有讓孩子完成彩繪圖案和彩繪雕塑的項目,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好項目。因為完成這些項目所需的時間較長,手工比較細膩,需要長時間專注,不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才能完成。

  有些孩子,連玩兒都是三心二意的,對任何事情都淺嘗輒止,可想而知,將來在課堂上怎么坐得住。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這個缺點,就必須矯正專注力了。盡量避免孩子碰一下這個,又轉移注意力碰一下那個,結果哪個東西也沒玩成。有些孩子擁有很多玩具,結果他習以為常,對哪個玩具都沒興趣。

  所以我不建議家長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孩子一開口,有求必應,這不是滿足他的興趣,而是扼殺他的興趣。什么玩具都唾手可得,那還有什么意思呢?給孩子買個玩具,家長并沒有完成任務,還要幫助孩子挖掘這個玩具的魅力,有多少種玩法,有多少種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能力。家長只要有心,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無不成功,其要訣就是延長孩子對每一項活動的時間和興趣,抵抗周圍環(huán)境的干擾。

  妙計三:記憶力的培養(yǎng)

  記憶力是學習的一個關鍵因素,記憶力強的學生學習上要輕松得多。記憶力并非天生怎樣就怎樣,而是一種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它當然還與專注力和興趣有很大關系,培養(yǎng)前面的兩點,對培養(yǎng)記憶力亦有幫助。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力?其實很簡單。我測試過一個4歲的孩子和一個2歲的孩子。我們一起到公園玩,告訴兩個孩子這棵樹叫榕樹。過了一會兒再問,結果4歲的孩子回答不出來,2歲的孩子卻回答出來了,這是因為2歲孩子的家長平時有要他記東西的習慣。跟4歲的孩子再講一遍后,他也記住了。但回家后再問,又忘記了,再提醒他幾次,最后終于牢牢記住。對4歲的孩子而言,要抓緊培養(yǎng)記憶力了。

  培養(yǎng)記憶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經常問孩子昨天看到什么,昨天去公園玩看到什么,昨天去姑姑家吃了什么,等等。當然,記憶力還包含著對事物的觀察能力,繼而可以問那個東西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有什么特點,好吃不好吃等。對事物特征的觀察力與記憶力是匹配的。

  看書認圖也是一個培養(yǎng)記憶力的方法。可以讓孩子辨識各種水果圖、鳥類圖、動物圖,認識圖片后再帶他辨識實物,這樣立體地加強孩子對事物特征的歸納和記憶。其實,記憶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好培養(yǎng)的能力。

  一般的家長,都會在孩子能識物時教他辨識記憶事物,兩三歲時記憶力很好,但稍微長大了,反而記不住東西了,其原因在于家長沒有堅持培養(yǎng)孩子記憶力。孩子生活范圍越大,見到的事物越多,轉移注意力的現(xiàn)象就越多,父母缺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記憶所見所聞,他的記憶功能就懶惰了。而家長卻不知道,只因為你沒有完成舉手之勞的記憶力培養(yǎng),將來有可能讓你的孩子在學習上“變笨”,比別的孩子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

  妙計四: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

  理解能力首先是對事物的了解能力,包括對事物的特征、成因、來龍去脈等一系列的了解。在老師的教學中,老師講解的其實都是對知識的理解,這是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理解力在心理學上是一種理性認知能力,對事物充分理解后,形成判斷、推理等能力,是兒童思維向高水平發(fā)展的標志?梢哉f,理解能力強弱是兒童學習好壞的重要標準,用俗話說,就是老師的課能不能聽懂。一些孩子在學校里混日子,學習一團糟,就是因為理解力太差,老師對牛彈琴,學生只能苦熬到下課。理解力跟不上,更別談成績。

  理解力是在經驗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基礎上培養(yǎng)和發(fā)展起來的。記住,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起來的。也就是說,即便孩子智商很高,如果沒有專門訓練,理解力也可能很低,像一座沒有被開發(fā)的礦藏。因此,學齡前的理解力訓練,決定孩子上學以后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在家里,父母要利用各種時機有意識地對孩子提出一些“為什么”,讓孩子動腦筋去探索,養(yǎng)成從思考到理解、判斷和推理的良好習慣。

  這些訓練,完全可以憑借大人的經驗來進行。比如看見一輛汽車,可以問孩子汽車為什么會跑?因為有輪子。輪子為什么會動?因為司機開了發(fā)動機。更具體的理由,當然不必追究,孩子以后知識量增加后自然會理解。比如問鳥為什么會飛?因為鳥兒有翅膀。那么好奇的孩子就會繼續(xù)問:是不是人做一對翅膀也會飛呢?可以讓孩子思考、存疑、搜索答案或者實踐。父母在與孩子共同探討問題時,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可以是一個老師,可以是一個探討者,也可以是一個無知者,目的是激發(fā)孩子的理解能力。

  理解力的提高使孩子對世界更加好奇,孩子的世界也更加豐富多彩,這樣就可以適時吸引他把興趣集中到學習上來。因此,培養(yǎng)理解力與培養(yǎng)學習興趣相輔相成,甚至可以是同一回事:越理解,越好奇,越有興趣。

  在生活點滴中培養(yǎng)學齡前孩子的理解力,孩子的學習便會有一個很好的基礎,以此作為挖掘和開發(fā)智商的平臺。正式入學后,孩子的理解力在各種學科中得到體現(xiàn),這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對某個學科理解力遲鈍,便可以對癥下藥,找到理解的方法。比如說語文上的理解力,針對一個詞語的意義,一個句子的內涵,一段課文的多重含義,這屬于感性的理解能力,靠孩子的悟性。比如說數(shù)學上的解題,屬于邏輯上的理解力,需要父母在邏輯方法上多指導。但是,在學齡前訓練過理解力的孩子,只要在方法上得到一定的指導,理解力的優(yōu)勢一定能在學習中顯現(xiàn)出來。

  妙計五: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對知識的應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理論的應用能力貫徹在考試中,實際應用能力貫徹在人的一生中,所謂學以致用。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孩子的幼小階段也可以貫穿在日常生活中。

  最重要的做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動手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包含著他所學到的知識點,這就是應用能力的鍛煉了。比如說,果盤里有5個蘋果,讓他分給爸爸、媽媽和自己各1個,然后問他還有幾個,這就是數(shù)學的應用能力。再比如說,小孩子會識數(shù)的情況下,一起去買東西,可以叫他幫助計算應付多少錢?傊,孩子能動手做的事情,或者能夠鍛煉孩子應用能力的事情,就盡量讓孩子去完成。

  進入小學之后,應用題是孩子學習的一個重點,這是對孩子實踐經驗不足的一種補充。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實際與實物場景,幫助孩子克服難點,誘發(fā)學習興趣。許多孩子不會做應用題,并非里面的數(shù)字換算不懂,而是不理解應用題中的實踐部分。比如“把1根繩子對折后從中間剪開,問可以剪成幾段”這樣的題目,有的孩子不會回答,但是如果演示一下,他馬上知道答案了,這說明平時生活實踐比較少。家長應當在這一方面對孩子加以培養(yǎng),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道具,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學以致用,他的能力一定會脫穎而出。

  以上說的五種基本能力,是孩子取得良好學習成績的五個必要的能力,各個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承。有可能你跟孩子做一個游戲,這五種能力的培養(yǎng)都在里面了,因此所舉的例子,都可以使用。家長明白這五種基本能力的重要性,在游戲中就能有的放矢。孩子學習能力比較差,你基本上能看出是缺乏這五種能力的哪個方面,然后加以訓練。能力均衡的孩子,在學習上不用太操心,孩子輕松,父母也輕松。當然,這里有個條件,你必須在他小的時候就用心培養(yǎng),孩子小的時候多花一分精力,以后就會少花十分精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4697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