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幫助或給孩子擁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給孩子一個幫助,或給孩子一個擁抱

  當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要以了解、同情理、支持的態(tài)度幫助他面對挫折,同時要處理自己焦慮、緊張,以及想責備孩子的心情。

  當每個孩子他知道他不管他做什么事情,背后都有人永遠支持他的時候,一定會更有勇氣向前走,而身為爸媽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靠山。因此,當孩子犯錯時,別只是責罵他,要先聽聽他的說法,避免孩子對于錯誤過度自責,要安慰、鼓勵他,并指導他調(diào)適低落情緒的方法,告訴他下一次可以怎么做。而在平時要多培養(yǎng)孩子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避免他陷入鉆牛角尖的情緒里。

  我很喜歡舉陶行知校長的例子來當作挫折教育的印證。

  育才小學的校長陶行知,在校園里看到王小友用泥塊砸班上的男同學,便立刻阻止他,請他放學后到校長室去。放學后,當陶行知來到校長室,他看到王小友已經(jīng)在門口準備挨罵了。

  陶行知馬上從口袋里掏出一顆糖送給他,并說:“這是給你的獎賞,因為你準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蓖跣∮堰t疑地接過糖。

  隨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顆糖放到他手里,說:“這顆糖也是獎賞你的,因為當我請你別再打人時,你馬上就停手了,表示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勵你!蓖跣∮迅@訝了,他的眼睛睜得很大。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塞到王小友手里,說:“我調(diào)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表示你很正直善良,具備與壞人抗爭的勇氣,所以我應該獎勵你啊!”王小友突然流下眼淚,很后悔地說:“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得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遞過去,說:“為了獎勵你正確地認清錯誤,我再給你一顆糖,可惜我的口袋只剩下這顆糖了,既然我的糖發(fā)完了,那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說完,他就摸摸王小友的頭,然后走出了校長室。

  一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方式實在很難得。不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父母,請不要動輒擺出威嚴的面孔訓斥孩子。反而應該擁抱、尊重他們,他們才會尊重你,并且聆聽你的教誨。

  然而,對于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父母當然需要用不一樣的方式來表現(xiàn)對他的尊重與關懷。接下來,我將會一一介紹,當父母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怎么做。

  嬰兒期

  父母該如何教養(yǎng)剛出生的孩子呢?首先,要建立孩子規(guī)律的生活,并且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一般來說,孩子會因為他的需求沒有被滿足,而不斷哭泣,偏偏他沒有行動能力,所以只好用哭聲來告訴父母,假使父母無法清楚了解孩子想表達的情緒,他就只好繼續(xù)哭泣。

  雖然經(jīng)常聽到老人家說:“嬰兒哭了不要抱他,如此一來,他就不會習慣黏人,比較好帶!边@樣的觀念該揚棄了。正因為寶寶年幼與能力不足,才需要父母的協(xié)助與愛撫。不理他的結果,將形成寶寶對他人際的疏離感,絕非良好的教養(yǎng)對策。

  其實,當孩子哭個不停的時候,爸媽可以抱著他到處走走,讓他知道父母在身邊陪伴他,同時接納他的情緒,也因為孩子感覺到你的體溫,聽到你的心跳,有了安全感,而大部分的孩子,可能會因此停止哭泣!由此可知,當孩子的需求獲得滿足,哭鬧不休的情況將會減少。值得注意的是,千萬別把他丟在嬰兒床上,不予理會,而是要讓他知道父母就在身旁陪著他,不管是說話也好,輕拍他也行,就是不要長時間任他哭泣,而不理他。

  不過,有些孩子會挑剔父母抱他的姿勢。例如,家里的侄子現(xiàn)在兩個月大,他不喜歡人家橫著抱他, 而喜歡人家直著抱他。我猜想著,可能是因為當他被橫著抱的時候,他只能看著天花板,看著電燈,但是,他被直著抱的話,就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景象。正如同我剛剛說的,孩子會哭泣一定是有理由的,父母要接納他的情緒,讓他有安全感,因為這是建立良好依附關系的第一步。接著理解、滿足他的需求,讓他感覺到愛的存在,我記得郭為藩先生曾經(jīng)說:“具有被愛經(jīng)驗的孩子會懂得愛人,曾經(jīng)有被尊重經(jīng)驗的孩子,才會懂得尊重人。”由此可知,每個孩子都需要受到尊重,即使只能以言語表達意見的小嬰兒,也是需要被尊重的。擁抱孩子,尊重孩子,將來他一定可以學會接納、尊重自己,畢竟,這是挫折忍受力的 關鍵之一。

  嬰幼兒期

  一至二歲的孩子好奇心強,行動自主,發(fā)展出自我意識。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探索生活周遭的環(huán)境,他開始會用眼睛去觀察,并且拿著東西把玩,培養(yǎng)手指尖的觸覺辨識能力,而對口腔的觸覺依賴則逐漸降低。

  這個階段的孩子,活動力相當旺盛,像是他會拿著湯匙不斷往地上丟,你撿幾次,他丟幾次,因為他在想:“每一種東西掉到地上的聲音不一樣,真的是太好玩了!”同時,他也會拿到東西就往嘴里放,因為他想吃吃看,這些東西的味道是什么。?

  有些孩子則喜歡不停地撕東西,因為不同東西撕出來的聲音、觸感都不相同。由于孩子的好奇心旺盛,所以他會想要不斷地探索,并且嘗試。

  假如在這個時期,我們嚴厲禁止他的探索行為,可能會剝奪他對學習的興趣,我建議父母不要限制孩子太多,不然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將來孩子可能都不敢再探索新事物,甚至對學習一點也不感興趣。

  有鑒于此,我建議爸爸、媽媽,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提供一些丟不壞的東西,或是將他可以拿到的東西清洗干凈。只要孩子想丟就讓他丟,要咬就給他咬,接納孩子的行為,尊重孩子的好奇,孩子將會充滿正面能量,繼續(xù)探索這個廣闊的世界,若是爸媽一味地禁止,甚至打罵,只會破壞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致。

  幼兒期

  當孩子進入團體生活之后,他的生活會有很大的轉(zhuǎn)變,我在這里提供模擬情境。

  咪咪所就讀的幼兒園,其理念是“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所以咪咪總是很開心地帶著美術成果回家。不過,咪咪的爸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那些作品,留下來有點占空間,丟掉又怕傷了咪咪的心。

  我曾經(jīng)聽說過,有些家長甚至直接將作品丟進垃圾桶。不過,請家長試著以同理心思考,如果你辛苦地做了一份報告,老板連看都不看,就直接丟進垃圾桶,你會有什么感受?若你真的這么做了,可能會抹殺孩子的美術天分,反正,他再怎么努力,對父母而言,只是垃圾!

  另外有些家長,將孩子的作品通通保存,不管孩子做得好與壞,認真與否,全部都留下來。這樣做,也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或許孩子只是敷衍了事地完成作品,但是帶回家之后,卻被父母當成寶貝。但如果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對,到底父母應該怎么辦呢?

  當孩子帶作品回家的時候,我們應該先跟孩子講清楚,我們沒有辦法將所有的作品都保留下來,所以他必須要有所選擇。

  首先,父母要先看一下作品的完整度,有些孩子的作品,很不牢固,可能一下子就散開了,甚至還沒拿回家,就已經(jīng)東缺一角、西掉一塊,我們可以請孩子再進行修補。如果孩子無法讓作品更加牢固,必須要告知他,這件作品可能無法保留了。

  刪掉不牢固的作品后,接下來,就是讓孩子挑選了,家長可以先收集孩子帶回家的作品,大約十個左右,請孩子一一說明這些作品分別是什么。等他介紹完之后,請他從這十個作品中,挑幾個認為值得收藏的,并請他說明原因,再保留下來。

  而其他的作品,要告訴孩子不能保留的原因,父母必須切記,孩子自己選擇的作品,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保留,因為這是孩子自己作做的決定,所以要尊重他的選擇。

  不過,父母當然也有選擇權,如果有些作品孩子沒有挑選到,但是你認為他做得很棒,也可以將作品留下來,只要別去影響孩子的決定就行了。

  這個時期,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的是其選擇能力,在未來的日子里,要他們知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所以對于任何事情都必須有所取舍。由此可知,讓孩子從小學習分析判斷,并且作做出選擇,對他的未來會很有幫助。

  兒童期

  上小學之后,孩子開始會有考試,假如孩子成績優(yōu)秀,爸媽當然很開心,若是孩子成績不理想,我們也不需要責備他,因為每個孩子都有榮譽心,考試考不好已經(jīng)很難受了,回家后還要被爸媽訓話,甚至是被打,孩子的心情將會更低落。別讓孩子不好的分數(shù)激怒父母的情緒,該如何面對教養(yǎng)挫折的挑戰(zhàn),是家長必須要學習的成人智慧。

  首先,父母要認真衡量小孩的成績水平,一定要先知道小孩子本身的能力,以及過去的表現(xiàn),再衡量目前表現(xiàn)的結果。

  如果小孩子只有七十分的能力,父母卻要他表現(xiàn)出九十分的結果,是非常不合理的要求。所以大人要以合理的心態(tài)衡量孩子的成就水平,而不是憑空訂下一個標準。因為對小孩的期望水平,本來就應該要符合孩子的能力范圍。

  華人世界的給分觀念,都是用扣分的方式,檢討考卷錯了多少題,從一百分往下扣的習慣,我們都感到習以為常。有一次,朋友從美國回來,剛好帶著孩子的考卷,我發(fā)現(xiàn),美國老師給分是用加的,對了多少,就給多少分。這是個很不一樣的邏輯,臺灣人拼命地挑出孩子的錯誤,錯了就扣掉,但是美國的教育觀念是看孩子學會了什么,答對了就給你分數(shù)。

  所以,同樣是九十八分,對孩子的意義卻很不一樣,臺灣地區(qū)的孩子是:“我錯了一題,被扣了兩分!倍绹⒆拥南敕▍s是:“我只有一題不會,其他的觀念,我通通學會了!比绻⒆涌偸菗淖约簳粫鲥e,那么將來他的處事態(tài)度就是畏畏縮縮的,生怕自己做錯事,相反地的,如果孩子知道有作做答,就會有機會答對,那么他就會努力向前沖,不會擔心被責罵。

  教育專家李家同教授提到:“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學會,有些孩子,他就是學不會,而我們就是要依照他的程度,給他東西!庇需b于此,教育方式應該因材施教、量身定做。前“教育部長”楊朝祥也認為:“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他在學科上面表現(xiàn)不好,并不代表他在其他領域沒有前途!彼,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接納孩子的本質(zhì),發(fā)掘他的長處,強調(diào)他的優(yōu)點,而非缺點。

  青少年期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他們已經(jīng)擁有具體的自我想法,父母說東,他偏偏往西,出現(xiàn)強烈的自我意識。事實上,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茫然的,因為他正在面臨生理上的重大轉(zhuǎn)變,引發(fā)他對于“我”的困惑,他正在尋找自我。進入青春期,他不再是曾經(jīng)熟悉的“自己”,他甚至不知道未來將來會變得如何。孩子需要肯定自己,一方面需要被外界肯定,一方面又想證明自己已足以成熟到可以作做決定,不需要再依照爸媽的道理行事,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為反對而反對的心態(tài),只要是爸媽提到的觀念與想法,他都要背道而馳。

  在尋找自我的過程當中,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獲得肯定,他正在探尋自己的能力,所以父母 要帶著同理心接納他。孩子想做的事情,就讓他去嘗試,陪著他一起做。如果真的有執(zhí)行上的困難,就請他擬訂計劃。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

  小辰的爸媽都是工薪族,家中雖然不缺吃不缺穿,但是當小辰提出想買一款時下最流行的iPhone智能型手機,爸媽還是猶豫了,畢竟連爸媽自己都還沒有舍得買這款價格不菲的手機。可是據(jù)小辰說,自己所在的班級中有一半同學都在使用iPhoneIPHONE,甚至還有兩位同學擁有了最新款的iPhoneIPHONE4S。小辰爸媽怕兒子在班里抬不起頭,狠狠心給兒子買下了 他心儀的那款iPhoneIPHONE4。但是沒過幾天,老師就打電話把小辰爸媽叫到了學校,原因是,自從小辰買了新手機,每天忙于看微博、發(fā)微信,居然已經(jīng)有兩次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相反的例子,同班的小森家境不錯,小森也向爸媽表達了想擁有新款手機的愿望。小森的爸媽卻沒有直接滿足他,而是跟小森聊天,讓他知道什么是想要,什么是需要。想要的東西不一定要擁有,告訴他智能型手機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在班里擁有新款手機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因為這并不是他們自己能力所得,如果他依然堅持要買,那么他可以考慮該如何靠自己的能力賺取足夠的金錢。小森聽了爸媽的話,放棄了購買新款手機的想法,反而更加努力學習,因為他知道只有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將來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滿足更多的愿望。

  所以,我認為,小辰的父母若能發(fā)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和小辰一起商量、討論,告訴孩子家庭的經(jīng)濟難處,孩子絕對可以體諒的,相反地,家長只是一味地拒絕,反而會導致不和諧的親子關系。而小森爸媽的做法不僅打消了孩子購買不是必需物品的念頭,反而激發(fā)了孩子努力學習的上進心。

  這個階段剛好也是孩子情竇初開的年紀,他開始對異性感興趣,有暗戀的對象,以及自己的秘密,雖然不鼓勵孩子年紀這么小就談戀愛,但是正常的男女交友,其實不需要特別禁止。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生活周圍的異性朋友,如果孩子愿意跟你談論喜歡的對象,恭喜你,你是個值得孩子信賴的好爸媽;如果孩子不太愿意跟你提,也別放在心上,只要教導孩子,交友的正確觀念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其實,有心儀的對象是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心情,假如孩子真的有喜歡的人,父母應該接納他的情緒,把他們的互動導向公開且正常的模式;假如父母嚴厲禁止,孩子并不會就此斷絕來往,而是將交友狀況地下化,不讓家長知道而已。有鑒于此,父母反而應該以公開的態(tài)度表示支持,并且隨時注意他們的交往狀況,讓孩子遇到難過、傷心或是失戀情緒,愿意開口跟家長談,同時尋求協(xié)助,如此一來,才是最恰當?shù)淖龇ā?/p>標簽: 兒童教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96993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