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做媽媽的,都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過于關(guān)注,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科學喂養(yǎng)是應該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太過于刻板和教條。
泡泡已經(jīng)一周歲了,回想這一年,真是酸甜苦辣全齊了。泡泡雖然超級可愛,卻是個不讓人省心的孩子。經(jīng)過對育兒方面知識的長期鉆研,泡泡媽現(xiàn)如今已儼然成了一個育兒達人啦。
泡泡出生時遭遇病理性黃疸,康復回家后,小家伙先是夜啼,每天從晚上11點開始,哭到凌晨兩三點才睡,一定要豎著抱,還得走,必須抱著睡,睡著了還哼唧哼唧,醒了就找奶。等大了一點,那個皮啊,一刻都不停,所謂的一覺到天亮,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傳說。
我整天上網(wǎng)鉆研:夜啼是不是缺鈣?多動是不是缺鋅?睡不踏實是吃多了還是沒吃飽?究竟夜里要連續(xù)睡多久才算正常?甚至他睡覺時我也不敢睡,就坐在他床邊看著。后來一位兒科老專家對我說:孩子只要飲食正常,大小便正常,最主要精神好,你就沒什么需要擔心的,睡覺哼唧你就讓他哼唧,他睡他的你睡你的,要學會適當?shù)睾鲆暫⒆,否則太過擔心的話,對你對他都不好。
后來想想,其實這話非常正確,我們每個做媽媽的,都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過于關(guān)注,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科學喂養(yǎng)是應該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太過于刻板和教條。經(jīng)常有媽媽問我:我的孩子一個月了,吃不飽,一頓我該給他加多少奶粉呢。其實在我的寶寶一個月時,我也會經(jīng)常上網(wǎng)查詢相關(guān)問題,但這樣的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孩子餓了會主動要吃,而吃飽了他也不會再吃了。
平時經(jīng)常在點點周刊群里和媽媽們交流育兒經(jīng),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媽媽問:我的寶寶感冒了,或者發(fā)燒了,或者拉肚子了,應該吃什么藥呢。我想說的是:感冒,發(fā)燒,拉肚子,這三樣是寶寶們最常見的問題。而面對這些問題時,媽媽們不應急于用吃藥或者打吊針來解決問題。媽媽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應該是細心觀察,如果寶寶精神好,那基本就無大礙。最好是用食療的方法來讓寶寶們盡快恢復。如果太過依賴藥物,往往就會破壞孩子們的免疫力。比如感冒了,如果寶寶精神和飲食都正常,那么注意給他保暖,用稍熱的水給他泡腳,或者用45度左右的水給他泡澡,可吃一些溫性的食物,比如雞湯,山藥,紅糖等;如果寶寶咳嗽,白蘿卜燉排骨,是非常好的止咳食物;如果寶寶發(fā)燒了,精神好,體溫低于39度,肯喝水,那么媽媽們可以嘗試著用物理方法給寶寶降溫,貼退燒帖,用溫水擦拭身體。如果體溫高于39度,可以吃些退燒藥;如果寶寶拉肚子,同樣,在寶寶精神狀態(tài)好的情況下,可以給他吃一些媽咪愛和蒙脫石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99934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