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中考物理名師給出指導建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物理

科學院中學理綜組教研組長張粉紅

【大綱內容】

●命題依據: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9年版》為依據。

●考試范圍:八年級、九年級的所有內容。

試題類型:選擇題約占40%,非選擇題(填空、識圖與作圖、實驗、計算等)約占60%。

●試題結構比例:物質(約占12%),運動與相互作用(約占40%),能量(約占48%),科學探究(具體內容包含在上述單元中)。

【考試內容】

1.物質:物質的形態(tài)和變化,物質的屬性,物質的結構與尺度,新材料及其應用。

2.運動與相互作用: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機械運動和力,聲和光,電和磁。

3.能量:能量、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機械能,內能,電磁能,能量守恒,能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大綱解析】

較去年沒有大的變化。物理總復習是使學生對整個初中物理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全面性的鞏固及再認識、深化過程,也是關系到物理中考效果的關鍵所在。

【備考建議】

第一階段——回歸課本,建立知識體系。

準確理解所有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含義。這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要解決知識的覆蓋面,解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問題。因而要在廣度上力爭不留疑問,切實抓好“雙基”。

1.對于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展示可按知識條塊歸類,把細碎的知識點進行條理性的組合,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由點到面建立知識網絡,進行縱向與橫向聯系列表聯絡,從而能在較短的時間獲取知識量較大的、條理性較強的知識內容。

2.強化訓練。短時間里接受較大的知識內容量遺忘率也是很高的,故為了加深記憶與理解,有必要進行一些習題的強化訓練?忌蛇x擇一些典型題進行分析解答,以幫助自己掃清對知識認識、理解和運用上的認識障礙,從而提高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3.每一單元復習完后要進行自我測試,通過分析測試從中獲得了解復習狀況、結果、缺陷,從而及時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

專題復習主要是作分類歸納,從中找共性尋規(guī)律、確明解題思路,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砂聪铝袑n}進行復習。

1.作圖題型是中考必考的內容,通過強化訓練可以強化考生作圖的規(guī)范性、掌握作圖技巧與規(guī)律。作圖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光學作圖: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等。

(2)熱學作圖:包括晶體熔化及凝固圖像、液體沸騰圖像等。

(3)力學作圖:包括力的圖示、力的示意圖、力臂、滑輪組裝配等。(4)電學作圖:包括畫電路圖、畫實物圖、設計電路圖等。

2.近幾年蘭州市中考試卷中實驗題型所占比例越來越高,因而搞好實驗專題復習是考取是好成績的關鍵,進行實驗專題復習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

(1)基本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與原理:包括有刻度尺、鐘表、溫度計、托盤天平、量筒、彈簧測力計、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等。

(2)常規(guī)測量實驗的方法與原理:包括有長度L測量、平均速度V測量、溫度t測量、質量m測量、密度ρ測量、機械效率η測量、電流強度I測量、電壓U測量、電阻R測量、電功率P測量等。

(3)探究性實驗的方法與原理:包括有聲音的特性、光的反射規(guī)律、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晶體的熔化與凝固規(guī)律、液體的沸騰規(guī)律、串并聯電路的電流及電壓關系、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因素、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物體重力大小與質量關系、杠桿的平衡條件、液體壓強規(guī)律、物質吸熱能力等。

3.計算專題。計算題是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考題,主要出現在力學、電學兩大內容中,也會涉及到熱學,主要包括如下:力學計算涉及的公式、電學計算涉及的公式、熱學計算。

第三階段——綜合訓練。

通過做一些綜合試題卷可檢驗學生的總體復習成果,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應考能力的重要手段,作最后的查漏補缺、深化提高。做綜合題時不在多而在精,最經典的練習題就是近幾年的中考真題。

第四階段——考前沖刺。

完成以上三段復習,整個中考物理復習就進入了尾聲,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這可以說是一個心理和智力的綜合訓練階段,也是整個復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環(huán)。不能再進行大題量的訓練,考生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薄弱壞環(huán)節(jié)(平時的改錯題本或錯題積累本是最好的復習資料)進行查漏補缺。另外還要注意一些考試應注意的細節(jié)問題和考試心態(tài)的調理。解題格式要規(guī)范、語言表達要準確。比如:計算題要寫出計算公式、計算結果要帶單位?荚囎鞔鸬臅鴮憜栴}、涂卡的注意問題、答題的順序問題等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1148442.html

相關閱讀:中考數學3大高分值版塊得分技巧 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