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柳州中考語文考試大綱及中考說明公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考試目的

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目的是全面、準確地反映初中畢業(yè)生在學科學習方面所達到的水平。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yè)標準的重要依據,也是普通高中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命題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國家和廣西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荚囈欣谕七M語文課程和教學的改革,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有利于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有利于全面提高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建立科學的語文教學評價體系。

三、命題基本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試題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城鄉(xiāng)公平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有利于繼續(xù)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改善教師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初高中教學的銜接,為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基礎性原則。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注意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的有機聯系;考查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狀況,考查閱讀與語言積累的質與量,考查語感形成水平與思維品質,突出考查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三)科學性原則。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命題,做到考試內容與形式科學,符合考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試題難易適當,表述正確;試卷結構科學、合理、規(guī)范;試題具有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區(qū)分度。

(四)綜合性原則。試題內容要課內外相結合,緊密聯系學生實際,聯系社會生活和科技發(fā)展的需要,關注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特別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表達真情實感,鼓勵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的見聞、見解。

(五)教育性原則。發(fā)揮試題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交融、整合,有機滲透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引導關注現實,關注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發(fā)展;引導珍視人類優(yōu)秀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四、考試范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9年版)規(guī)定的第四學段(7~9年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要求,參照柳州市使用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7~9年級)教材。

五、考試內容與要求

中考語文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突出考查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知識技能目標分為四個層級,考試內容分為五大板塊。

(一)能力層級

1.識記。指對語文知識和文化知識的記憶與識別,包括對語文知識術語概念、語文知識運用規(guī)則的記憶和識別,對要求熟記、背誦的語言材料(詞語的音形義、文化經典的段落篇章)的記憶和識別。

2.理解。指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解釋語言的能力,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包括對語文知識概念的領會并能作簡單的解釋,對語句表層意義的詮釋,對語言深層涵義的闡述或推斷,對文章思想內容的把握和對文章中心(主旨)、結構、技法的分析與綜合等。

3.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為基礎,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能將語文知識直接用于新的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如文言文的翻譯、非文本閱讀和作文等。

4.評價。包括評價、鑒賞,能對不同層次的語言材料、不同形式的文學作品,從思想內容、表達形式、語言技能或風格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評價或鑒賞。

對以上四個能力層級均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試內容

1.積累與運用

積累與運用考查的內容包括:常用字的音、形、義的辨識、常用詞語(含成語)的運用、語句的規(guī)范表達(含標點符號)和語言表達連貫、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及經典篇段的默寫、課外閱讀積累等。

詞語、語句的考查宜結合語境,靈活運用語法、修辭知識,選材兼顧課內外;文學文化常識考查為教材涉及的內容;默寫主要從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古今優(yōu)秀詩(詞)文選材;課外閱讀的考查以課標推薦的閱讀書目為主,適當兼顧日常積累。

2.古詩文閱讀

(1)古詩詞閱讀

古代詩詞閱讀的考查,側重整體把握詩詞內容,感受詩詞中的形象、情感;欣賞、品味富于表現力的詩歌語言;分析詩詞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2)文言文閱讀

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準確判斷文言句讀,理解文章基本內容;掌握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和常見虛詞(如“之、其、于、以、而”等)的基本用法;能根據語境翻譯文言句子

古詩文閱讀考查的素材以課內為主,適當向課外拓展。

3.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綜合考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查學生的閱讀方法(如瀏覽、摘錄、批注、制作讀書卡片等)和閱讀習慣;考查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

(1)閱讀記敘類文章,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能感受、評價作品中的形象,品味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2)閱讀簡單的說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要求把握文章說明對象,提取文本信息,掌握常見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品味說明語言的特點,領會作品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方法。

(3)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把握作者的基本觀點并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斷和闡述。能歸納文本要點,理解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之間的關系;了解常見的論證方法(如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道理論證和事實論證)以及它們的作用。

閱讀材料文字規(guī)范,力求文質兼美。

4.綜合性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1162154.html

相關閱讀:開學綜合新癥:忙了一個暑假也不愿意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