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中國古人已樹立了很好的風操,周敦頤賞荷悟出了通達的哲理;曹植愛蓮則為荷花立傳作賦,情切意真。今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余往紫竹院公園賞荷,卻別有所感。
從東門進園,北行數百步,一橋相隔的荷地映人眼簾!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壯麗景色,平展而出,一縷縷荷香隨之撲鼻而來,越走近池岸,清香愈加沁人心脾。定睛看那密密層層的荷葉,恰似一個個碧綠的“承露盤”。每張荷葉上都承托著大大小小的、滾動著的晶瑩水珠。荷葉叢中,盛開著紅若涂朱、潔如素玉的荷花,楚楚動人,極富魅力。
過蓮橋,行至荷花渡南岸,突然,一陣疾風大作,只見滿池荷葉,忽而由東向西搖擺,忽而又由西向東搖擺,一柄柄蓮莖上的碧葉被卷成滾滾綠浪。它們互不撞擊,互不擠軋,更不彼躲此藏,層次分明,順乎自然,疾風愈烈,也只是循聲而動,絕無亂擺亂問的。群生蓮之如是勁健,貴在于單株素質之勻稱,無高低參差之不齊故也。
疾風一過,蓮池復歸平靜,滿池如珠如玉的荷花婷婷玉立,更美更清新。蓮池群生之荷,竟無一疏落,無一折莖,無一不顯得雄勁。視之,噴噴稱贊:群生荷其抗御疾風之力,非單株所能有者,若離群而立,幸存者幾許呢!?頤公未見及此,故伊“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世俗高潔,而忽略群體賴以生存之潛力,故余以所見所感,特寫此文以抒胸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1217761.html
相關閱讀:30個源自《論語》的經典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