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場上快速讀懂文言文的技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如何在緊張的考場上讀懂一篇文言文,解答好題目,并拿到其中的絕大多數分數呢?有沒有一些實用的快速的簡便的方法呢?這絕對是廣大考生關心的,也希望了解的。根據我多年來解讀文言文的感受和經驗,我覺得盡管沒有絕對的一勞永逸的方法,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可循的。

  我們知道,近年來高考所選考的文言文的體裁大多是人物傳記,下面我們就以人物傳記為例進行一些分析解說。我們也知道,要答好文言文的題目,就一定要首先讀懂文言文,起碼得讀懂大意,如果一篇文言文連大意都沒有讀懂,那做題就很沒有把握了,只能去靠猜了,靠碰運氣了。那么,如何才能快速而有效地讀懂一篇文言文呢?我覺得以下幾點可以借鑒:

  一是總觀總覽。上下貫通。也就是從整體上看,從整體上思考,善于聯(lián)系上下旬思考。讀文章最怕斷章取義,讀文言文也不例外。只有從整體上去看,從整體上去思考,聯(lián)系上下旬思考,才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具體意思,如果單獨地,孤立地看某一詞、某一句,是很難看懂的。如“與轉一資”(2008年高考全國卷I的文言文句,下同樣,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單獨地孤立地就看這一句,你是無論如何也解不出是什么意思的,你必須聯(lián)系其前后文意,把這句置于全文中來推敲,來思考,才能把握它的準確意思。其前文是說,將校有能力耕田和打仗的,應格外賞賜,每耕田一頃應該賞賜,那賞賜多少呢?一貫通,啊,原來是“賞賜一袋物資”的意思。再如“復以租賦”這句,單獨看也是很難看懂的。接著前面而來,將校有能力耕田和打仗的,應格外賞賜,那百姓呢?百姓愿意耕種的,應該“免除賦稅”。啊,原來“復以租賦”是“免除賦稅”的意思。這是單獨看一句無法理解的,必須前后左右,上下貫通,整體鉤聯(lián),才能推敲得出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217500.html

相關閱讀:七大方法指導初三生有效備戰(zhàn)2013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