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句式之判斷句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中考復(fù)習(xí)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判斷句

  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duì)主語進(jìn)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jù)上下文判斷。

  (1)“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中蛾冠兒多髯者為東坡。

  (2)“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 例: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3)“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例:吟鞭東指即天涯。

  (4)“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5)“是”做動(dòng)詞,表肯定判斷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聞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6)“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 非天質(zhì)之卑 兵革非不堅(jiān)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shí)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0)“……,……也” 例: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戰(zhàn),勇氣也。

  (11)“……也”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233609.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考考生注意:應(yīng)對(duì)中考勿打“糊涂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