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物理知識點:時間單位“秒”的由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國際單位制中表示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為s。

  最初,人們是利用地球自轉運動周期為基礎來計量時間的,基本單位是平太陽日。19世紀末,將1個平太陽日的1/86400作為1s,稱為世界時秒。但由于地球的自轉運動存在著不規(guī)則變化并有長期減慢的趨勢,使得世界時秒逐年變化,不能保持恒定。

  按此定義復現(xiàn)秒的準確度只能達到時1×10-8。1960年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采用以地球公轉運動為基礎的歷書時秒作為時間單位,歷書時秒定義為1900年1月1日是歷書時12時起算的回歸年的1/31556925.9747。

  但是這個定義的準確度仍不能滿足當時的精密計量學的要求,于是在1967年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決定以原子秒取代歷書時秒。原子秒定義為鈀-133原子基態(tài)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xù)時間。原子的能級非常穩(wěn)定,躍遷輻射信號的周期自然也非常穩(wěn)定,而且測量方便,復現(xiàn)秒的準確度可以達到1×10-15。時間單位的換算為:60s為1min,60min為1h。

  來源:新東方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259717.html

相關閱讀:春節(jié)已過 初三生3方面全力備戰(zhàn)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