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拉分科目舉足輕重
高考第三輪復習關鍵詞:《考試說明》、課本、專題
吉大一所中學的數(shù)學教師蘇老師表示,第三輪復習的首要任務是把整個高中基礎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建出高中數(shù)學知識的“樹形圖”。同時第三輪復習承上啟下,是促進知識靈活運用的關鍵時期,因而對講、練、檢測要求較高。
如何才能在第三輪的復習中提高復習效率,取得滿意效果呢?
蘇老師說首先是抓《考試說明》與信息研究,要在復習中做到既有針對性又避免做無用功,必須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吃透精神實質,同時還應關注近三年的高考試題以及對試題的評價報告,吸收新思想、新理念,從而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事半功倍。二是要突出對課本基礎知識的再挖掘。近幾年高考數(shù)學試題堅持新題不難,難題不怪的命題方向。強調對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試題能在課本中找到“原型”。對此其上屆學生小王深有體會,回歸課本,只有透徹理解課本例題,習題所涵蓋的數(shù)學知識和解題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其次,抓好專題復習。在知識專題復習中可以進一步鞏固第一輪復習的成果,加強各知識板塊的綜合。
尤其注意知識的交點和結合點。例如以函數(shù)為主干,不等式、導數(shù)、方程、數(shù)列與函數(shù)的綜合;再如平面向量與三角函數(shù),平向向量與解析幾何的綜合等。在知識的再現(xiàn)、整合過程中,可以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綜合、比較、類比、歸納、概括等,這一過程也是邏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
中考:學生自有妙招
數(shù)學知識點繁多,要做到有條不紊地把握知識點實屬不易,需要用一條線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起來。正準備中考的小林總結出知識網絡法兩種模式。第一類,公式推導法?偨Y必須掌握的公式,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利用公式間的相互關聯(lián)進行推導。將課本上的例題改編一下,就可以得到一道高考題,將一些基本題或知識點綜合一下,就可以變成一道難題。第二類,構圖記憶法,即用畫圖表的方式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適用條件、特征等標注出來。從書中的一章一節(jié),層層細分,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直到最終脫離書本也能回憶出個中的聯(lián)系。這種方法聽似枯燥、繁雜,實際操作時可以與具體習題(最好難度不大但有一定綜合性)結合起來。構圖記憶法注重的是基礎,提高的是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275901.html
相關閱讀:2015中考物理復習:物質的狀態(tài) 影響熔點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