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具有鞏固雙基,疏通解題思路,培養(yǎng)綜合能力的作用。復習課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學生的中考成績。如何提高化學復習的效率,使學生的應試技能在短時間內(nèi)有突破性的進展,我認為應處理好“課堂的務實化”和“訓練的科學化”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務實的課堂是提高化學復習效率的根本。
課堂是學生學習和老師指導的主陣地,如何向課堂要效益,使學生在課堂上錘實基礎,掌握解題規(guī)律、方法,提高審題能力、探究能力和綜合多項知識技能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一定要務實,要立足中考,挑戰(zhàn)中考,不能流于形式,追求花架子,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找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癥下藥。如何形成一個“務實化”的課堂,我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課堂復習的研討程度:
選取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辨正誤,明是非,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或針對不同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讓其它學生對這些方案進行評價,這樣,既使學生掌握了從不同角度評價實驗方案優(yōu)劣的方法,又對學生以后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起到一定的啟發(fā)、幫助、借鑒作用。
2.加強對《中考指要》中習題研究的深刻度:
揚州市教研室編發(fā)的《化學中考指要》緊扣教材,并以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為范例,其中有很多習題體現(xiàn)了新課程下中考改革的趨勢。因此,要鉆研《中考指要》中習題,對部分習題進行挖掘、延伸拓展、變形,舉一反三,類比聯(lián)系,分析其規(guī)律性解法。
3.增強復習課的專題突破與信息技術使用的效度與力度:
初中化學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比較零散,習題也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逐條逐個去復習顯然費時費力,且事倍功半。在復習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知識點進行梳理,將類似的習題或者類似的解題方法進行分類匯總,專題突破。這樣,既使學生易于掌握,又能形成一個規(guī)律性認識,減輕學習、記憶的負擔,從而提高解題的能力。由于復習課的習題容量大,所以我們要借助于信息技術,充分合理使用多媒體,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且還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4.分析歷年中考試題,把握當前中考的脈搏,注重信息采集的敏感度:
盡管每年的中考試題力求穩(wěn)定,但穩(wěn)中有變,在往年的基礎上,一定會有所變革。因此我們要通過分析07年中考試題,多方面采集信息,把握08年中考的命題趨勢。要在課堂教學中:關注選擇題中的常規(guī)題、基礎題、計算型選擇題、多向選擇題;關注推斷題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關注大實驗中的數(shù)量運用和探究問題;關注計算的變式運用。
二、科學的訓練是提高化學復習效率的保證。
在復習工作中,我們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教學的重心在訓練,而訓練的重心在科學,我們要走“向科學要效益”的決勝之路。合理科學的訓練,才能有效地提高復習水平,如何使訓練更為科學有效呢,常采用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1.精心選編習題是實現(xiàn)科學訓練的基礎
選編習題要注意:鞏固“雙基”和綜合應用相結合,難題與易題相結合,陳題與新題相結合。注意習題的 “落腳點”、“結合點”、“測試點”、“給分點”。綜合復習階段應有單一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單一題型練習,還要有中考模擬練習 。
訓練的內(nèi)容安排上,我認為應該把握好“三度”:力求廣度(即習題涵蓋的知識面廣)、挖掘深度(即習題編排時要有層次,進行變式處理,層層深入)、降低難度(即所編習題盡可能側重基礎題、中檔題,難題的比例要適當。)
2.精心組織安排是實現(xiàn)科學訓練的保證
訓練的方式為多種,要精心組織安排。課堂練習力求多樣化,如提問、討論、板演、講解、復述、搶答、競賽等。專題復習階段則以形成性測試為主 ,測試時間控制在一節(jié)課之內(nèi),試后隨即公布正確答案,讓學生及時自我診斷,強化正確的思維過程并及時糾正錯誤,學生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要通過講評解決。綜合練習階段可先練選擇題,待基本達標后再練非選擇題。
訓練的組織安排上,也應把握好“三度”,即:控制強度 、保證頻度 、提高效度!半p基”部分還應該有特別的訓練要求:基礎知識反復練、化學用語強化練、化學實驗綜合練。
3.注重習題講評是實現(xiàn)科學訓練的關鍵
科學的習題講評,對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講評習題時要注意精講、少講,但必須向學生講清以下問題:講化學習題解答的一般思維模式、講各類題型的一般解題思路 、講不同題型的解題規(guī)律和技巧、講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講中考命題走向與答題要求。
4.著力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是科學訓練的核心
訓練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提高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解題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在訓練時要注意:設“疑”布“惑”,激疑啟思;倡“議”思“辨”,撞擊火花;借“錯”激“正”,欲擒故縱 ;覓“趣”尋“幽”,活化思維 ;設“境”創(chuàng)“情”,以情動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300306.html
相關閱讀:中考高效學習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