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分清層次逐一攻破“三大板塊”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網(wǎng)絡

面對知識點繁多、側重考查課外遷移能力的語文學科,中考最后沖刺備考階段,考生如何利用好有限時間將知識有效歸納總結?如何解決模擬考試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應該講究哪些策略和方法才能在考試時發(fā)揮出較好的水平?記者近日對參加2011年中考語文命題工作的哈市第113中學的田甜老師進行了采訪。

基礎知識要梳理歸類化零為整

近幾年的中考試題,試題結構、題量基本上沒有變化,試卷分為“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閱讀”和“作文”三個板塊。命題內(nèi)容更注重聯(lián)系社會生活,考查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針對語文學科的此種實際情況,考生的復習總策略應是:分清板塊,逐一落實。

基礎知識積累和運用這個部分涉及到字音、字形、詞語運用等許多內(nèi)容,考生備考的主要策略是梳理歸類,化零為整。把8冊書中的字詞按類別梳理歸類記憶,就能對數(shù)量較大的基礎知識部分有一個扎實牢固的掌握。

逐篇復習文言文各個擊破

文言文考查篇目,考生可以按重點程度分類,進行分層次復習,但絕對不可盲目押題和猜題,而是應該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踏踏實實地逐篇復習,各個擊破。

應當重點復習翻譯句子,包含重點實詞的句子,如市調(diào)研測試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特殊句式的語句,如《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優(yōu)美上口,富有文采的句子,如“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此外,還要注意能體現(xiàn)文章主旨、中心或者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如《岳陽樓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還有在今日仍在升溫,經(jīng)常被用到的句子,如《出師表》中的“受任于敗兵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等。

現(xiàn)代文閱讀從體裁入手

選取課外閱讀材料,已經(jīng)成為中考的慣例。據(jù)此推測,2013年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的命題趨勢及考查重點將有可能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閱讀的文學性,從近幾年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所選文章來看,當代名家的文章,備受青睞;命題的人文性,近幾年的中考試題處處都能體現(xiàn)出鮮明的人文意識;答案的開放性,近幾年中考試題都設置了開放型試題,可靈活選擇答題角度,便于考生自主發(fā)揮。

現(xiàn)代文閱讀板塊備考應從體裁入手。說明文應準確理解文意。考生要做到準確理解文意、準確把握題干、準確篩選信息。要準確理解文意,在閱讀時要掌握一些技巧?忌忍崛☆}干的主要信息,然后從文中截取關鍵性語句,再按實際需要進行加工整合。

記敘文要快速找準答題切入點。閱讀一篇記敘文須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讀懂文章。有的文章從分析標題入手,有的文章從分析關鍵詞入手,有的文章從分析文中關鍵句入手,有的文章從題干入手,也有的文章從線索入手。此外,作者也很可能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語言中表達,因此要注意在分析人物語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尤其是人物對話中涉及到某種情感或者某種感悟的句子。

議論文要從文中找到或歸納出中心論點。議論文考查的角度包括:整體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正確理解作者的觀點和看法,準確判斷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或分論點;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作者的思路;區(qū)分觀點與材料,發(fā)現(xiàn)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分析文章中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結合語境,揣摩品析文中關鍵字詞、重點語句的含義及作用;結合文章內(nèi)容,聯(lián)系社會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談看法,發(fā)表感想評價。如果文章當中沒有一個適合做中心論點的句子,那么,就要由考生自己根據(jù)分析來歸納。歸納中心論點時,一定要注意三點:一要顧及全文,二要語言簡潔,三要表達準確完整。

考場作文要有一至兩個亮點

縱觀近幾年中考作文題目,我們推測2013年作文還是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確定寫作材料,所以考生平時訓練要分類別、分類型來備考。比如:情感類、讀書類、成長類、哲理類、校園類等。

考生在寫作時不妨回憶一下自己的生活,整理出有感觸的小事、片段,看看有沒有值得一寫的素材,對這樣的素材可以加以收集。如此這般,臨到考試就不怕無話可寫。外在形式上的標新立異只是錦上添花,重要的是用心寫作,以情動人。作文備考還應以加強立意練習為主,善于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大題化小,以小見大;善于聯(lián)想,張揚個性;讓文章體現(xiàn)出真摯的感情。

考生應注意,考場作文要有一至兩個亮點。如果是記敘文,應用抓人的情節(jié)和生動的描寫表現(xiàn)真情;如果是議論文,就一定要有1至2個典型的論據(jù),或有縱橫捭闔的結構,抑或高屋建瓴的見解;如果是微型小說,一定要有巧妙的構思。這個亮點還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一個精彩的比喻?傊苁乖u卷老師眼前一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52669.html

相關閱讀:2013中考數(shù)學復習:夯實基礎 拓寬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