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快速做對中考物理選擇題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從近幾年的中考物理試題來看,單項選擇題的特點是針對性強,且根據(jù)試題情景設(shè)置不同的選項,可以涉及到不同的知識點和物理情境,使考察目標的知識面增大,還可以根據(jù)考生在平時學習中易犯的錯誤設(shè)置選項,從而鑒別考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考查學生的理解、判斷、識圖、計算等能力,下面就以一節(jié)選擇題專項練習內(nèi)容談?wù)勛约涸趶土晻r的體驗。

一.觀察與估測選擇題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能根據(jù)日常經(jīng)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測一些物理量。例如:長度、質(zhì)量、時間、溫度、力、速度、電功率、電流、電壓等。估測題題型靈活,知識覆蓋面廣。估測并不是盲目的猜測,下面就兩道習題說明例:

1.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的是(B)

A.短跑運動員的百米速度是15m/s

B.乒乓球的直徑是40mm

C.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是2V

D.中學生體重約50N

2.下列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B)

A.25?彩電的功率約25W

B.洗澡水的溫度約42℃

C.家用臺燈正常工作時,燈絲中的電流大約為2A

D.一名初中生從一樓上到二樓所做的功約150J

應(yīng)答估測選擇題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們熟悉的一些數(shù)據(jù)作為根據(jù),進行單位換算,有時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甚至考場允許范圍內(nèi)可以進行簡單實驗。教會了學生應(yīng)答估測選擇題的方法,使學生在答題時不盲目。日常生活中你還熟悉哪些數(shù)據(jù)呢?

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好多概念,概念的理解是解題的關(guān)鍵。引出第二類選擇題

二.概念辨別型選擇題

此類型試題考查我們的雙基掌握程度,更突出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考察。例:

3.下列對一些生活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D)

A.一物體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運動,撤掉推力后,由于摩擦力變大物體很快停下來。

B.一小正方體鐵塊分別放在水平地面和水平放置的海綿床墊上,致使地面和床墊的凹陷程度不同,說明它對支持面的壓強不等

C.汽車速度越大,慣性越大,剎車后前進距離越長

D.汽車上坡前要加速,是為了增大汽車的動能

選項A學生從生活經(jīng)驗中認為物體容易停下就是摩擦力增大,所以我設(shè)計此題,就是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選項B主要讓學生理解壓強: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與放在何種接觸面無關(guān),選項C考察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速度的大小無關(guān),而選項D考察的動能恰好與速度有關(guān)。此題橫向跨度較大,都是力學的重要概念,且是學生平時易混淆的概念。

4.某同學對下列物體進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確的是(B)

A.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受90N豎直向上的拉力時,箱子所受合力為10N

B.靜止在手里的箱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受到的合力為零

C.人推木塊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人對木箱的推力與木箱對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

D.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腳和地球施加的力

此題涉及的是平衡力、及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學生必須透徹理解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區(qū)別和二力平衡的條件。即: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平衡力作用下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物體所受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運動。物體所受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物體所受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物體做曲線運動。這幾個知識點理解不透的話,學生不會選對此題。利用此題理清力和運動關(guān)系的知識點。形成力與運動的知識結(jié)構(gòu)網(wǎng),再有功和簡單機械的效率也是中考的重點內(nèi)容,我用兩道題解決了這些問題。

5.現(xiàn)要利用斜面將木箱拉上汽車,下列做法中可以提高機械效率的是(D)

A.以較快的速度拉木箱

B.以慢的速度拉木箱

C.減小斜面傾斜程度

D.增大斜面傾斜程度

6.小華同學用水平力F拉木箱在水平方向上運動距離為S,所做功為W1;小民的同學沿斜面用同樣大的力F拉著同樣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運動了距離S,所做功為W2,則(C )

A.W1>W(wǎng)2B.W1<W2

C.W1=W2D.無法確定

說明斜面的效率只與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斜面的傾角有關(guān);教師說明機械效率是必考的6個知識點之一。再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學生回答:動滑輪重、繩重、摩擦、所提物體重有關(guān)。學生通過兩道題基本認清了斜面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然后解決功的概念問:功等于什么?答:功的大小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的乘積,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傾斜程度、加速運動、減速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guān)。使學生對功的理解更加透徹。最后強調(diào)解概念型選擇題的方法:概念理解必須透徹,內(nèi)涵分析是否到位是解題關(guān)鍵。

兩年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很多原理和定律,如:牛頓第一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桿平衡條件、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等。引第三類選擇題。

三.原理應(yīng)用型選擇題

例:7.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許多活動都與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有關(guān),下列對涉及壓強和浮力的事例論證不正確的是(B)

A.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B.石頭扔進河里下沉過程中,浮力越來越小

C.用吸管能把飲料吸入嘴里,其實是大氣壓強的作用

D.攔河壩做成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8.如圖.輕質(zhì)杠桿AO<BO,AB兩端懸掛重物G1、G2后杠桿平衡。如果將G1、G2同時向支點O移動相同距離,則(C)

A.杠桿仍保持平衡

B.杠桿的A端向下傾斜

C.杠桿的B端向下傾斜

D.無法判斷

兩道題考查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內(nèi)容,浮力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及杠桿的平衡條件。且杠桿題目我們可以用技巧,即極端法,將A端物體移到O點,B端物體沒移到O點,所以B端下沉,此方法簡單明了,化簡了很多繁瑣的計算節(jié)省了答題時間。解原理應(yīng)用選擇題的方法:對事例的分析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且對相關(guān)的原理要透徹,找到與原理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兩道題目的分析即復習了知識,同時也教會了學生答題技巧。通過以上三種類型的復習將力學的重點內(nèi)容基本覆蓋,重點突出。

在生產(chǎn)生活中我們觀察到很多現(xiàn)象分析第四類選擇題

四.現(xiàn)象識別選擇題

例:9.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A)

A.在頤和園內(nèi)昆明湖的水中看到十七孔橋的倒影

B.注滿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來很淺

C.人在陽光下,地面上出現(xiàn)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中的部分變彎折

10.某年盛夏,在巴爾干地區(qū)一農(nóng)婦看見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學家熱的汗流浹背,便決定送杯牛奶給他喝,于是農(nóng)婦將盛牛奶的瓦罐用濕毛巾左一層右一層包嚴之后,放在太陽底下曬了一會,然后倒給植物學家喝,她這樣做的目的是(A)

A.濕毛巾上的水在太陽下曝曬迅速蒸發(fā)吸熱,使牛奶溫度降低

B.這是為了給牛奶加熱

C.牛奶蒸發(fā)吸熱溫度降低

D.這是利用太陽光殺菌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686009.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考一輪復習數(shù)學攻略:多項式的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