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業(yè)課程介紹,就業(yè)方向系列之一2012最新哲學專業(yè)課程介紹,哲學學專業(yè)描述
課程名稱:哲學概論
學時:54 學分:3
預修課程:(1)中國哲學史(2)西方哲學史 (3)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課程目的:哲學概論是一門元哲學課程。本課程是哲學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之一,是培養(yǎng)哲學本科生初步科研、教學或工作能力的一門必修課。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要求學生掌握哲學這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哲學學科的一般情況和歷史沿革,各國、各家、各派關于哲學學科的各自理解,從而為學生進一步掌握各種哲學派別,特別是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打好基礎。
課程內容:第一部分為哲學的界說:哲學的詞源;哲學是關于本體的學說;哲學是關于生活的智慧;哲學是關于真、善、美的知識。第二部分是作為真的哲學、作為善的哲學、作為美的哲學。第三部分是哲學與科學、哲學與宗教。第四部分是中國哲學與哲學、西方哲學與哲學、馬克見主義哲學與哲學。
實踐活動:學生課堂討論、看教學錄像,請學生試講和從事個別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文章來源于長春工業(yè)大學自考轉載請注明出處
教材:
1、《哲學導論》,孫正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哲學導論》,張世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Philosophy: Basic Readings”,Nigel Warburton。
參考書:
1、《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楊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國哲學發(fā)展史》、任繼愈主編,人民出版社。
3、《古希臘羅馬哲學》,北京大學哲學系編,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4、《當代西方科學哲學》,江天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課程名稱:數(shù)理邏輯
學時:36 學分:2
預修課程:(1)普通邏輯(2)自然科學基礎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哲學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之一,是以邏輯演算及其基本規(guī)則為研究對象的課程。本課程向學生介紹數(shù)理邏輯的基礎知識,包括邏輯演算的基本內容,這些內容構成數(shù)理邏輯各個分支(模型論、證明論和構造性數(shù)學、遞歸論、集合論)的共同基礎。通過掌握數(shù)理邏輯的基礎知識,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學習邏輯學并同時提高其分析、理解哲學問題的能力。
課程內容:主要由數(shù)理邏輯與邏輯演算、數(shù)理邏輯的基本規(guī)則、邏輯演算的系統(tǒng)特征三部分內容組成。
實踐活動:學生課堂討論、看教學錄像,請學生試講和從事個別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教材和參考書:
1、胡世華,陸鐘萬:《數(shù)理邏輯基礎》,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2、王憲鈞:《數(shù)理邏輯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課程名稱: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學時:36 學分:2
預修課程:(1)社會學 (2)心理學
課程目的:社會學是研究社會良性運行條件的科學。本課程是哲學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之一。力圖通過這門課程使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和掌握研究所必需的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掌握對材料進行分析的方法,為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程內容:社會調查的基本理論;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抽樣統(tǒng)計法;訪談法;文獻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等等。并要求掌握趨勢預測、科學抽象、比較、類比、歸納和外推、演繹和溯因、分析和綜合、模型等方法。
實踐活動:開展專題調研;學生課堂討論、看教學錄像,請學生試講和從事個別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課程名稱: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學時:72 學分:4
預修課程:(1)哲學概論 (2)西方哲學史 (3)中國哲學史
課程目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闡發(fā)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方法的科學。本課程是高等教育哲學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之一,是為培養(yǎng)哲學專業(yè)專門人才而開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常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完善專業(yè)知識結構,培養(yǎng)從事哲學教學科研的基本能力。
課程內容: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chǎn)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物質世界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物質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世界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人類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物質生產(chǎn);物質生產(chǎn)基礎上的社會有機系統(tǒng);階級斗爭的歷史地位;人民群眾和個人和歷史中的作用; 科學及其社會功能;認識的本質和特征;認識的辯證過程;思維方法;真理和價值;文化、文明和社會進步;人的全發(fā)展和人類的解放。
實踐活動:學生課堂討論、看教學錄像,請學生試講和從事個別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教材和參考書目: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葉敦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楊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課程名稱:西方哲學史
學時:72 學分:4
預修課程:(1)哲學概論 (2)馬克思主義哲學 (3)管理學 (4)邏輯學導論
課程目的:西方哲學史是以西方哲學演進的基本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本課程是普通高校哲學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之一,是為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哲學專門人才而開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西方哲學思想產(chǎn)生及發(fā)展的來龍去脈,掌握西方哲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為提高學生的哲學素養(yǎng)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學好哲學類的其他學科提供理論參照。
課程內容:西方哲學的研究對象;西方哲學的歷史分期;西方哲學的基本特征;研究和學習兩方哲學的意義與方法;古希臘羅馬哲學概況;早期古希臘哲學;中期古希臘哲學;古希臘哲學的高峰;晚期希臘與羅馬哲學;歐洲中世紀哲學;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哲學;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德國古典哲學。
實踐活動:學生課堂討論、看教學錄像,請學生試講和從事個別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教材: 《西方哲學簡史》,趙敦華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參考書目:
1.《古希臘羅馬哲學》,北京大學哲學系編,商務印書館,1982。
2.《西歐中世紀哲學概論》,車銘洲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歐洲哲學史上的經(jīng)驗主義的理性主義》,陳修齋主編,人民出版社,1986
4.《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楊祖陶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5、《美學導論》張法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6、《現(xiàn)代西方哲學教程新編》夏基松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課程名稱:中國哲學史
學時:72 學分:4
預修課程:(1)哲學概論 (2)馬克思主義哲學 (3)管理學 (4)邏輯學導論
教學目的和任務:
中國哲學史課程是哲學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主干課程之一,是以中國哲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演進的基本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課程。本課程的教學任務是在一個學期讓學生修完中國哲學發(fā)展簡史。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和基本掌握中國哲學發(fā)展史的基本線索和基本常識;一般掌握中國哲學思維發(fā)展的邏輯,并獲得獨立研究的綜合能力,從而為進一步提高或參加社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內容:樹立科學的中國哲學史觀;中國哲學思想的萌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思想;漢唐時期的哲學思想;宋至清初的哲學思想;中國近代社會的哲學思想。
實踐活動:學生課堂討論、看教學錄像,請學生試講和從事個別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教材:陳來等:《中國哲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參考書目:
1、任紀愈:《中國哲學發(fā)展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任紀愈:《中國佛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3.“四書五經(jīng)”《老子》、《莊子》、《韓非子》、《荀子》等(現(xiàn)代漢語注澤本)
4、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
5、潘富恩等主編:《中國理學》,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6、宋志明等著:《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7、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fā)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8、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一至五冊),人民出版社1982至1987年版。
9、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fā)展史》(上、下),中華書局1990年版。
課程名稱:邏輯學導論
學時:72 學分:4
預修課程:(1)哲學概論
課程目的:邏輯學是以概念、命題、推理、證明等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本課程是普通高校哲學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之一,是為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哲學專門人才而開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邏輯學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邏輯思維的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其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程內容:傳統(tǒng)邏輯與現(xiàn)代邏輯;普通邏輯的對象;邏輯與語言;復合命題及其推理;命題的判定與自然推理;簡單命題的基本要素一概念;性質命題及其推理;關系命題及其推理;謂詞自然推理;模態(tài)命題及其推理;普通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 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假說;論證與謬誤。
實踐活動:學生課堂討論、辯論,看教學錄像,請學生試講和從事個別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教材和參考書目:
1.《普通邏輯原理》吳家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邏輯學教程》何向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語言邏輯引論》王維賢、李先火昆 、陳宗明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推薦文章:哲學專業(yè)主要課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uanye/jieshao/11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