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75年的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1982年恢復學位制后,首批獲得海洋地質碩士學位授予權,1983年成為當時國內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質學博士點。1991年批準設立海洋科學博士后流動站。本院現(xiàn)有海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yè),有3個碩士點和2個博士點。
本院海洋地質學科得到國家“九五”和“十五”“211”工程支持和教育部“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支持,2000年被評為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200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本院擁有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和馬在田教授為帶頭人的優(yōu)秀學科梯隊,有“長江特聘”教授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有教授23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5名,副教授13名。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學術方向以海洋及相鄰陸區(qū)的環(huán)境和資源為總目標,堅持和發(fā)展海洋與陸地,古代與現(xiàn)代,地質與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觀測、實驗和模擬相結合的特色,探索和發(fā)展海洋及相鄰陸區(qū)資源、環(huán)境定量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使本學科成為以海陸結合為特色、與國際海洋地質學科前沿接軌的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基地,成為中國海及西大平洋邊緣海古環(huán)境及綜合地球物理研究的中心之一。
本院的科研工作主要依托海洋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擁有大型儀器十余套,包括穩(wěn)定同位素比質譜儀、環(huán)境掃描電鏡、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地球物理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等。本院目前承擔國家“973”、“863”、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重要科研項目。1999年以汪品先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南海大洋鉆探計劃的成功實施,使同濟大學的深海研究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學院有以下機構:海洋地質系、地球物理系、學院辦公室、同濟大學海洋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掛靠)、同濟大學花粉應用研究中心、同濟大學油氣資源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寶石檢測中心、同濟大學寶石學教育中心等。 以上內容均來自工大自考網(wǎng)高考頻道,轉載請注明出處。關于更多大學專業(yè)介紹請進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uanye/zhaosheng/10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