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第一,分階段,有的放矢訓練作文的一些基本能力。具體做法是:首先根據(jù)《大綱》要求,確立整個高中階段作文教學的總體計劃為學會寫三大文體和各種應用類文體的文章,其中高一側(cè)重記敘文,高二側(cè)重議論文、說明文,高三不限文體,放手寫作,以充分展示學生的寫作個性。其次,每堂作文課都提出具體的訓練目標和要求,務必做到有的放矢。學生作文最頭痛的問題是“無米下鍋”,所以,就把培養(yǎng)“觀察積累”習慣和能力作為作文教學的第一課,布置作文前先給學生講觀察積累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再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作文。如觀察身邊的人,寫一篇作文(要寫出人物的言行舉止);觀察身邊的事,寫一篇作文(要寫出事情的來龍去脈);觀察一種植物,寫一篇作文(要寫出其色香味形);寫一篇談讀書重要性的文章(要引用三四句有關(guān)的名人名言來說明道理);寫一篇反對鋪張浪費、建造節(jié)約型社會的文章(必須用上四五個成語或熟語等等)。經(jīng)過一學期甚至更長時間的反復訓練,絕大多數(shù)學生逐步養(yǎng)成了觀察積累的習慣,初步具備了該項能力。學生作文再也不為“無米”而發(fā)愁了。“米”的問題解決之后,就是如何做的問題了。接下來就依次分別訓練“選材立意”、“布局謀篇”、“開頭結(jié)尾”、“過渡照應”、“抒情議論”等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能力。在進行這些單項訓練的同時,兼顧總體教學計劃,適時融進一些文體知識并進行相關(guān)文體的訓練。如訓練“選材立意”能力,就讓學生明白記敘文與議論文選材立意的不同之處。訓練“謀篇布局”能力就告訴學生記敘文和議論文截然不同的結(jié)構(gòu)模式等。完成了這些單項訓練之后,又由局部回到整體,集中訓練三大文體。最后,就是放開手腳,大膽寫作。這種訓練方式,教師教得有數(shù),學生學得有譜,較好地克服了以往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激活了學生作文的興趣,作文積極性也大大提高。第二,因材施教,講評指導。訓練有了具體的目標要求,作文講評和指導也就有章可依了。在評改作文時,首先找出每個學生、每篇作文的問題所在,看與本次作文的要求有什么差距,嚴格對照目標要求對癥下藥,使學生每堂課都能切實掌握一項寫作技能。其次,作文指導時充分注意學生的作文程度,對一些作文水平不強的學生,就指導其在遣詞造句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做到語言準確、規(guī)范、連貫,達到《考綱》規(guī)定的基礎(chǔ)等級,進而提出更高的要求,謀求更高的發(fā)展。對一些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要求他們用語豐富、句式活潑,靈活運用多種辭格,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力爭達到《考綱》規(guī)定的發(fā)展等級。再次,關(guān)注學生作文個性特色,指導時,鼓勵他們充分展示個性特點。對思維嚴謹,擅長寫議論文的學生,就指導他們注意觀點的嚴密性、科學性,要求把道理說深刻、說透徹。對喜歡形象思維,擅長寫記敘文的學生,就提出有文采、生動形象的要求,指導其把事情寫具體、把人物寫活?傊,講評指導作文不搞一刀切,而是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自從采取了這種講評方式后,學生作文的“面孔”就逐漸豐富、鮮活起來了。
右腦記憶方法
我在作文教學中做的這些嘗試,雖然還不夠完善,有待進一步改進,但近年來,所帶班級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普遍較高,作文水平提高較快,而且有多人次在各類比賽中獲獎,有些作文還在《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等刊物上發(fā)表,證明其不失為作文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copyright www.yy-art.cn
相關(guān)閱讀:感受軍訓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