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畫家作畫,講究虛實。所謂虛實,就是在描繪客觀世界的實物、實景或實境時,有意留白或空缺,讓讀者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把圖畫中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頭腦中補足,蕩漾出多樣化的情境來。作文就像繪畫,也講求虛實,作者在描寫客觀世界的人事物景時,常常借助想象、對比、映襯、鋪陳等表現(xiàn)方法,使表達的對象更形象生動,含蓄雋永,讀者透過文字的表面,能讀出言外之意,聽出弦外之音,無畫之處看出畫來,進而領悟作品的內涵,體味文章的情趣。運用這種方法,可以豐富語言,增強內容的表現(xiàn)力,給讀者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間,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課文導航】
1.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荷花》)
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隨風起舞。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這種虛幻的形象,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一種莊周夢蝶般的意境。
2.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哎,這是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女孩在極度寒冷的困境下,第一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現(xiàn)一個大火爐,這是一種幻覺,說明她寒冷,需要溫暖自己。后面又擦了四次火柴,每次出現(xiàn)的幻覺不同:幻想烤鵝,說明她餓;幻想圣誕樹,說明她沒有歡樂;幻想奶奶,說明她沒有人疼愛;幻想在火光中隨奶奶飛向光明和幸福,說明她對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作者將美好的幻象和殘酷的現(xiàn)實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小女孩命運的悲慘、社會的黑暗、人情的冷漠,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虛實結合,有力地表現(xiàn)了主題。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白楊》)
“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暗指爸爸,“幾棵小樹”暗指孩子。爸爸自己已經扎根邊疆獻身邊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樹一樣經受鍛煉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材。表達了邊疆建設者立志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偉大情懷。托物言志,耐人尋味。
4.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金色的魚鉤》)
“長滿了紅銹”暗指長征艱苦,魚鉤雖然“長滿了紅繡”,但老班長用它救活了三個小戰(zhàn)士的生命,魚鉤閃爍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征著老班長忠于黨、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永放光芒;摓閷崳钊烁袆。
5.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人教版三年級上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詩人不說自己怎樣懷念親人,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xiāng)的兄弟如何思念自己。詩人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似乎自己“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須體貼。這種寫法比單寫自己如何思念對方來得委婉,但卻達到情感雙面交代的效果。因而感情更加深沉,更加真摯動人,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uowen/xiezuo/1164704.html
相關閱讀:教師學習十八大報告心得體會
話題題記集錦(二)
怎樣寫不跑題
第二講 抓住關鍵 審清題意
話題作文 “牽動我心的聲音”寫作指導及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