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特寫,點面結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作文寫作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鳥瞰特寫點面結合
  作品描寫較大場面,不論是生活的場面,戰(zhàn)斗的場面,勞動的場面……,一般總要求既有面的描寫,又有點的勾畫,做到點面結合。這樣才能使畫面開闊,意境深遠,而又能突出重點事物的精神面貌。使人通過對重點事物的親切具體的感受,更好地了解整個生活畫面的全貌。吳伯簫在《歌聲》中,對延安唱歌場面的描寫就具有這樣的特點:
  露天會場。西邊是黑黝黝的群山。東邊是流水湯湯的延河,隔河是清涼山。南邊是隱隱約約的古城和城上的女墻。北邊是一條路,沿了延河,蜿蜒過藍家坪,狄青牢,直通去三邊的陽關大道。合唱開始,大概已經是夜里十一點了。
  就在那樣不平凡的時刻,在那個可紀念的地方,我第一次聽見唱:
  二月里來,好風光,
  家家戶戶種田忙。
  ……
  冼星海同志指揮得那樣有氣派,姿勢優(yōu)美,大方;動作有節(jié)奏,有感情。隨著指揮棒的移動,上百人,不,上千人,還不,仿佛全部到會的,上萬人,都一齊歌唱。歌聲悠揚,淳樸,像諄諄的教誨,又像娓娓的談話,一直唱到人們的心里,又從心里唱出來,彌漫整個廣場。聲浪碰到群山,群山發(fā)出回響;聲浪越過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幾番回蕩往復,一直輻散到遙遠的地方。
  作者在這里先描寫了坐落在延河蜿蜒、群山環(huán)抱的露天大會場,然后寫大合唱的場面。寫大合唱時,先引出歌聲,然后重點寫冼星海同志的指揮,然后再寫到面上,寫上千人、上萬人隨著指揮棒的移動一齊歌唱。寫歌聲時,又先是細寫情韻:“悠揚,淳樸,像諄諄的教誨,又像娓娓的談話。”然后再放筆寫它“彌漫整個廣場,……一直輻散到遙遠的地方”,顯出磅礴的氣勢。這樣既有鳥瞰式的描繪,又有特寫鏡頭,點面結合,層次分明,把一個熱鬧非凡的偉大場面,寫得十分動人,從而表現了延安軍民的革命精神面貌。從全文來說,作者既寫了每次唱歌,都有唱有和,互相鼓舞著唱,互相競賽著唱。有時簡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歌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唱,聯(lián)唱,輪唱,使你辨不清頭尾,摸不到邊際。
  這樣動人的大場面,又重點介紹了群眾愛唱“信天游”等陜北民歌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情況,使讀者對“歌聲”所反映的時代精神,從整個氣氛到具體內涵都有了深切的感受。
  寫場面也好像畫畫一樣,要突出重點,譬如畫黃山云海,在茫茫云海中突出一、兩個山峰,可使兩者相得益彰,畫面也就更顯得和諧統(tǒng)一,分外精神。至于在整個場景中要重點突出什么,那就要看主題的需要,否則就會成為累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uowen/xiezuo/17740.html

相關閱讀:鳥瞰特寫點面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