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
上海語 文高考一類卷評分中有能“從話題中引發(fā)深刻道理”一條,二類上卷評分中有“能從話題中引出有意義的道理”一條,這都說明“立意的深度”的重要性。古人也有 “意猶帥也”的說法,所以高考寫作的“立意的深度”是我們面對的“重中之重”,有了好的立意我們的寫作也有了主線主題,應題而解得到高分會簡單得多。面對 2007年的作文《必須跨過這道坎》,有的考生談到民族問題,有的考生談到文化的問題,有的考生談到了名利的問題,這些立意的方向就是值得稱道的“深度” 方向。而有些考生較為簡單地談到困難挫折等,就顯得“深度”不足了。所以我們可以平時就立意作一些思考,如立意在哲學的真理性、歷史的縱深性、人文的深刻 性等方面,積累著為高考作文作一些準備。
語言
很 多同學在考場上不自覺地會帶出平時的“口語”以及一些“網絡”上的語言,有很多同學語言較為平板而缺乏內涵,有些同學故意制造一些排比句來顯示文采但基本 功不扎實,更顯得突兀而呆板。語言的“深度”來自于同學對“題目”的思考,來自于同學平時對“優(yōu)秀詞語”的積累,來自于自己寫作風格的形成,如:犀利幽 默,優(yōu)美清麗等?紙錾喜幌M吹侥切“膚淺低俗”的語言,不希望看到“文白間雜”的語言,也不希望看到“故意做作”的語言,也不希望看到“堆砌詞藻”的 語言。希望大家能夠多積累“文雅”的書面詞匯,形成自己的語言“深度”。
情感
葉 圣陶先生說,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具體地說,“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于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于事理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況;假若有所盛 興,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于內心的郁積,發(fā)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而我們很多考試作文就是缺乏真情,很多同學大量“引經據 典”,而無真情實感,更有同學任意編造“悲慘情節(jié)”,而無法使人感動,反而氣憤。“真情實感是文章的靈魂“,唯有真切的情感深度才能真正打動人感染人。從 生活的角度來看,從寫作的角度來看,從高考評分的角度來看我們都需要真情實感,我們需要“情感的深度”。所以,同學們平時要細心體會生活,捕捉生活的細 節(jié),捕捉生活的真情,寫出自己的“血肉”來。
以上談的三個高考作文的“深度”給高三同學參考,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f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uowen/xiezuo/1777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