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的感人故事作文
飛機遇險的時候
1946年1月,周恩來同志從延安乘飛機去重慶。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員,還有葉挺的女兒小揚眉,她才11歲。
飛機飛得又快又穩(wěn)。透過云層,可以看到積雪的山峰層層疊疊,好像波濤洶涌的大海。突然,飛機遇到一股強烈的寒流,機翼和螺旋槳上都結(jié)了冰,而且越結(jié)越厚。不大一會兒,機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飛機像凍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墜,還失去了平衡。機翼掠過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著山尖了,情況十分嚴重。機長命令機械師打開艙門,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減輕飛機的重量,還要大家背上降落傘包,做好跳傘的準備。
大家正忙著,忽然聽到小女孩的哭聲。周恩來同志立刻站起來,從搖擺不定的機艙一頭,幾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來小揚眉的座位上沒有降落傘包,她急得哭了。周恩來同志馬上解下自己的傘包給小揚眉背上,還親切地鼓勵她說:“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樣勇敢、堅強,同困難和危險做斗爭!”
大家看到周恩來同志不顧自己的安危,把傘包讓給了小揚眉,都要把自己的傘包讓給周恩來同志。周恩來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不要管我!大家要沉著,不要慌張……”
就在這時候,飛機沖出了寒流的包圍。在陽光的照射下,冰甲開始融化了,整塊整塊的冰嘩嘩地往下掉。飛機漸漸升高了,繼續(xù)快速平穩(wěn)地向前飛行!霸蹅兠撾U啦!”機艙里一片歡騰。
周總理的睡衣
鄧媽媽七十多歲了。她戴著花鏡,安詳?shù)刈谝巫由希o敬愛的周總理補睡衣。睡衣上已經(jīng)有好幾個補丁了。這一回,鄧媽媽又穿上了線,右手捏著針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練地打結(jié)。她是多么認真啊。
一位年輕的護士,雙手捧著這件睡衣,望著補丁上又勻又細的針腳,眼睛濕潤了。
在她們面前的小凳子上,擺著個針線包。這個繡著紅五星的針線包特別引人注目。它是多年來周總理和鄧媽媽隨身帶著的。是從什么時候起他們就帶在身邊,一直帶到北京來的呢?是從延安窯洞,從重慶紅巖,還是從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
發(fā)生在身邊的感人故事作文
我們身邊有不計其數(shù)的故事,你可知道那些事一直在我們身邊重復(fù)一遍又一遍,讓我們記憶深刻。
我記得那是一個漆黑的晚上,我正坐在教室里聽老師上課,我忽然轉(zhuǎn)過頭看見天空布滿的黑色的烏云,我忽然想起自己沒帶傘,心里就有一種不好的心情,天上的烏云仿佛幸災(zāi)樂禍,一直下的不停。
過了幾分鐘,下課鈴響了,我一個坐在教室里,看著同學(xué)一個一個被家長接走,而我等父母,他們卻遲遲不來,心中的希望一下子墜入深底。我下定決心,只好硬著頭皮跑回家。
走出校門,大雨把我淋的像一個“落湯雞”一樣,我在心里一直怨恨媽媽怎么還不來,我努力跑到了一個小店門前站著,過了一會,隱隱約約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走近一看,原來是我的媽媽,我看見她的全身已經(jīng)濕透了,手里還拿緊握著雨傘,我本想埋怨媽媽的,但是看見她淋的比我還要厲害,我還聽見媽媽那微弱的咳嗽聲,心中的埋怨好像被這場雨淹沒了。我從媽媽那里接過雨傘與她一起走在路上。從那以后,我對媽媽的愛又加了許多份量,我一直也沒忘不了媽媽對我的愛,忘不了媽媽那一次次的神情忘不了媽媽對我呵護與關(guān)心,我要更加的回報父母,回報他們給予我的東西。
我的身邊有無數(shù)的故事,但那一夜讓我記憶猶新。
動物與人類的感人故事作文
動物和人們有著不可分開的關(guān)系,在人類的世界中,已發(fā)生許多動物與人類的感人故事。
老人20多年來一直獨自生活,整天陪伴他的是兒女們?yōu)榱私o他解悶抱來的一只狗,剛到家時只有一歲多。從此,這只狗成了老人最親密的“朋友”,兩人不僅每日相伴,而且還同吃同住,有什么好吃的,老人準會分出一半給狗,而這只狗也確實忠實于自己的主人,不管老人去哪,它都一步不離地跟著。一晃近20年過去了,老人已近耄耋,狗也成了老狗,兒女們聽父親囑咐過,如果自己不在了,一定要善待這只老狗。
不久前,老人因病去世,從他走那天起,這只狗就再也沒吃過一口東西,每天趴在主人的床上,一動不動地,任憑面前擺著什么好東西,也堅決一口不吃。老人的兒女決定帶狗去墓地看看。于是,在父親燒紙的時候,家人帶著這只狗一起來到了墓地,沒想到的是,在圍著主人的墓地繞了兩圈后,這只狗竟然一頭扎進了旁邊的河里,再也沒出來。
動物也有情感;動物也有真心;動物也像人!狗,到底是被主人賦予了人性?還是本性如此?我看到了忠誠,看到了善良,看到了親切。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相反,有的人的思想境界還不如一條對人忠心耿耿的狗。人總是以萬物之靈長而自居,可是有些動物,(不光是狗)某些事情上的表現(xiàn)真讓我們感到汗顏。
《讀者》的感人故事作文
9月21日星期三天氣:晴
今天我看完《讀者》這本書以后,熱淚盈眶。因為只因為多看了你一眼這篇故事太感人了。
有一個叫柴裕財?shù)娜耍?989年9月他挑著貨擔(dān)途經(jīng)江西瑞金,在河邊洗臉時,聽到不遠處的河里發(fā)出撲通一聲。他看了一眼,以為是誰投了塊石頭。走了幾步路,他忍不住又往哪兒看了一眼。就因為多看了一眼,他大叫一聲:“不好有人投河自盡!”衣褲未來及脫,就下河救人。救上來是一位老婦人。最后收留了老婦人。他還收留了一個女孩,并取名為柴建英。
這位柴裕財叔叔是為善良人,我要發(fā)揚他的精神,讓所有人都知道,幫助別人是自身的快樂!
關(guān)于愛的寫作素材??感人故事作文
【柔情似水】
當(dāng)譚嗣同決定為中國的進步事業(yè)獻身的時候,為避免連累家人,他模仿父親的口氣寫了一封痛斥自己不忠不孝的信,借以讓清廷日后在清查家屬時,不至于連累父親。每看到這個細節(jié),我都有說不出的感動。當(dāng)時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任湖北巡撫,位列一品。譚嗣同被殺后,譚繼洵被從輕處罰,提前退休回到老家。一天,他路過譚嗣同的遺孀李閏的房外,聽見李閏因思念死去的丈夫而禁不住在房中哭泣。老人家聽見哭聲便止步勸到:"媳婦不必悲傷,別看我是朝廷一品大員,但我兒日后在青史上的地位,不知道比我要高多少倍!"讀到這里,我為老人家內(nèi)心雪亮感到高興,我更為李閏的癡情而感動。李閏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也是一個知書達理、溫柔體貼的好妻子。她和丈夫的感情十分好,在丈夫被殺害幾年后,李閏也因為憂郁寡歡而去世。
李九蓮,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一個年僅十八歲的少女,一個如花似玉、豆蔻年華的年齡,僅僅在日記里寫下了對"文革"的不滿,就被殘忍地殺害了。而出賣她的人,竟是她的男友。(李九蓮的絕命書寫到:"我只是像一只杜鵑似的啼出血來,又有何用?我向冰冷的鐵墻咳嗽一聲,還能得到一聲回音,而向活人呼喊千萬遍,恰似呼喊一個死人。")顧準,一個被著名作家和學(xué)者朱學(xué)勤先生稱為"幸虧有了顧準,才挽回我們這個民族在那個可恥年代的集體恥辱"的人,在身遭不幸的時候,他的孩子像躲麻風(fēng)病人一樣來躲避他,他的老母親,就住在北京城他的妹妹那里。為不連累、影響身在官場的妹夫的前程,他們斷絕了和顧準的一切來往。顧準有多少次想看看孩子,但都被孩子們拒絕了。這對顧準這樣一個具有大慈、大悲、大愛的人來說是多么無奈和痛苦?
【生命的姿勢】
一對夫婦和一個一周歲大的孩子被困在云風(fēng)突起的雪山上。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喂奶,妻子的體溫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風(fēng)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重復(fù)著平時極為簡單而現(xiàn)在卻無比艱難的喂奶動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點點地消逝。三天后,那位偉大的母親已被凍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著喂奶的姿勢屹立不倒。她的兒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懷里安然地睡眠,他臉色紅潤,神態(tài)安詳。一個平凡的姿勢只要傾注了生命的愛,便可以偉大并且抵達永恒。
【舒伯特《小夜曲》】
遭受失戀之苦的舒伯特決計不再戀愛,一生也不曾結(jié)婚。他甚至說,他不再作曲了。然而有一天,一個朋友拿著一首小詩,去找舒伯特配曲。這首小詩是那個朋友為一個姑娘的生日而寫的,不知是經(jīng)不住勸請,還是割舍不了對音樂的愛,舒伯特還是為這首詩譜了曲。朋友拿著這份歌譜回到家里,試奏了一遍,感到非常滿意。就想請舒伯特本人來演奏一下。
舒伯特來到朋友的客廳,奏起那首歌曲,同時輕輕地哼唱。這原來是一首愛之歌,舒伯特譜曲時并沒有很好地去體味。此時演奏卻勾起他對往事的回憶。歌聲消失了,舒伯特還坐在鋼琴前不動,淚水涌上了他的雙眼。許久之后他說:"我沒有想到這首歌竟然這么美。"這就是《小夜曲》。
《一杯牛奶的感人故事》讀后感作文
讀了《一杯牛奶的感人故事》,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貧窮的小男孩向一個年輕女子要水喝,女子給了他一杯熱牛奶。喝完牛奶,小男孩以為要付一大筆錢,但女子說一分錢也不要付。小男孩表達了自己由衷的感謝后離開了。數(shù)年后,女子的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dāng)時男孩已是大名鼎鼎的凱利醫(yī)生,也是她的主治醫(yī)師。醫(yī)生知道她就是當(dāng)年的恩人后,付出艱苦的努力治好了她的病,而醫(yī)藥費只是當(dāng)年的那杯牛奶。
讀了這個故事,我流下了眼淚。是啊,知恩圖報,這不是口頭語。凱利醫(yī)生當(dāng)知道病床上的人就是免費給他牛奶喝得恩人時,他立誓要治好恩人的病,而醫(yī)藥費卻不要一分一毫,這是多么閃光的品質(zhì)啊!而女子,也是一位樂于助人的人,施恩不圖報,不像現(xiàn)在社會上的一些人,給別人幫助整天念叨著回報。
看看我們,什么時候知恩圖報?父母、老師的愛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我們什么時候想到過報答?父母晚上給我們蓋被子,在我們不會做題時輔導(dǎo)我們,這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因為這是他們的責(zé)任和義務(wù);老師嘔心瀝血教導(dǎo)我們是應(yīng)該的,因為他們拿了國家的工資……同樣,我們也什么時候想到過施恩不圖報?自己帶的學(xué)習(xí)用品是給自己用的,別人要借也編個不借的理由。就算借了,還要念叨著“你下次要借我呀”;鄰居要借點什么,盡管我們多的是,還是不借。
記得我們學(xué)過篇課文,叫《藍色的樹》,講的是一個女孩掉了綠鉛筆向同桌再三借了都不借。再一次借,同桌提出了種種條件:“你不能把鉛筆弄斷,大面積的不能涂……女孩礙于條件,只好用藍鉛筆涂大樹和小草。而我們,何嘗不是那同桌?
知恩圖報,施恩不圖報,這是我們都應(yīng)該遵守的人生準則,不能像那個同桌一樣。試著感恩,試著回報,試著大方地對待每一個人。我們都應(yīng)該記住,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關(guān)于母愛的感人故事之“警察媽媽”為震區(qū)孤兒敞開胸懷作文
5月16日,四川江油縣公安局女民警蔣曉娟在地震災(zāi)民庇護所為一名地震災(zāi)區(qū)孤兒喂奶。蔣曉娟義務(wù)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災(zāi)區(qū)孤兒喂奶,卻“狠心”把自己才6個月大、同樣需要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交給父母照料。
一張女警察給震區(qū)孤兒喂奶的照片迅速在網(wǎng)上傳播,這張照片的主角就是蔣曉娟。她為地震災(zāi)區(qū)的孤兒敞開自己的胸懷,給他們送去甘甜的乳汁。在四川的抗災(zāi)前線,每時每刻都有令人落淚的感人故事發(fā)生,蔣曉娟這位女民警再一次感動了我們。人們送給蔣曉娟“警察媽媽”的稱號,對于地震災(zāi)區(qū)急需哺乳的孤兒來說,蔣曉娟不是媽媽,勝似媽媽。
關(guān)于母愛的感人故事作文
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搶救人員發(fā)現(xiàn)她的時候,她已經(jīng)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jīng)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yīng)。當(dāng)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
經(jīng)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fā)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y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y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fā)現(xiàn)屏幕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y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wzt/1260053.html
相關(guān)閱讀:《皇帝的新裝》續(xù)寫作文600字
可憐的孩子-作文大全
我喜歡的小動物作文
記一次拔河比賽_作文
作文暑假里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