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三歷史中考模擬試題(鹽城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九年級歷史試題
一、:(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所列出來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2013年春復旦大學研究生黃洋被人投毒不幸離世,再次引發(fā)人們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問題,也讓我們思考中華民族傳統(tǒng)道德教育問題。早在兩千多年前,提倡要“兼愛”、“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韓非子 D.墨子
2.“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贝恕霸t令”的頒布者是
A.秦孝公 B.秦始皇 C.北魏孝文帝 D.明太祖
3. “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毕铝袑@種“選舉制度”的論述,正確的是
A.隋文帝設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B.唐太宗時期增設了殿試和武舉
C.明清時期實行“八股取士”,這種考試制度逐漸僵化
D.科舉制度實行以后,一直促進了我國教育和文學藝術的發(fā)展
4. “羅剎擾我黑龍江、松花江一帶三十余年,其所竊據我朝發(fā)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邊徼之民不獲寧息!鼻蹇滴醯奂舫傲_剎”入侵后與之簽訂的邊界條約是
A.《尼布楚條約》 B.《北京條約》 C.《璦琿條約》 D.《馬關條約》
5. 論從史出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實與結論搭配正確的是
A.張騫出使西域??新疆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大運河開通??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C.閉關鎖國、軍機處的設立??封建社會的危機
D.《本草綱目》、《天工開物》??創(chuàng)新的明朝科技
6.對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時間,解讀最準確的是
A.中國近代遭受外來侵略的全過程
B.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
C.中國近代化的歷程
D.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瓦解的歷程
7. 柏楊先生說:“(清政府如同)被擊敗的末期癌癥的老拳師,在觀察強大對手的優(yōu)點時,不歸功于對手的強壯如牛,反而歸功于對手有一副漂亮的拳擊手套!庇谑乔逭l(fā)起了一場學習西方的運動。下列關于這場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這場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開辦近代企業(yè),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B.這場運動中創(chuàng)辦的民用工業(yè)有江南制造總局、上海輪船招商局等。
C.這場運動使中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D.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宣告了運動的失敗。
8.“……那些控制巴黎和會的老頭們的決定,使中國人民有著強烈的失望與驚醒!笔Ⅲ@醒的中國人民爆發(fā)了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南昌起義
9.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中國夢”。他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痹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走出的一條“中國道路”是
A.推翻清王朝,成立中華民國
B.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C.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打敗日本侵略者
D.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10. 2014年青奧會將在美麗的歷史名城??南京舉行。在中國近代史上,南京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見證了中國近代的恥辱,記錄了中國人民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足跡。找出與南京有關的事件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①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②洋務派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 ③國民黨在大陸的統(tǒng)治覆滅 ④中華民國成立 ⑤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殺
A.①⑤④③ B.①④②⑤ C.②④⑤③ D.①④⑤③
11.對右圖海報的解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這幅海報出現于一五計劃時期。
B.這幅海報宣傳了這一時期黨和國家的經濟工作重心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
C.一五計劃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D.一五計劃的完成使我國改變了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
12. 1982年初,中央電視臺開始播出英語教學節(jié)目《跟我學》,這是我國第一部原版引進的英國BBC情景會話節(jié)目,一開播便紅遍全國。出現這種全民學外語熱潮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B.改革開放的實行
C.經濟特區(qū)的建立 D.港澳的回歸
13. “20世紀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進行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煥發(fā)出蓬勃的創(chuàng)造力,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毕铝惺穼嵅粚儆谶@場變革的是
A.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B.一國兩制,港澳回歸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鄧小平理論形成
14.2013年3月22日,中俄兩國發(fā)表聲明:“雙方支持對方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和社會政治制度的權利,在涉及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毙轮袊鴼v史上,最早提出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國家間和平共處原則的領導人是
A.毛澤東 B.周恩來 C.陳毅 D.鄧小平
15.暑假中,李英和家人去廣東省旅游,他們想去看看廣東省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的經濟特區(qū)的面貌,他們應該去
①廣州 ②深圳 ③珠海 ④汕頭 ⑤廈門 ⑥湛江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⑥
16.英國近代詩人雪萊曾說:“我們都是希臘人。”他這么說是因為
A.英國受希臘的統(tǒng)治 B.希臘曾經統(tǒng)治過整個歐洲
C.希臘是西方文明之源 D.歐洲人都是希臘人的后裔
17.“這是個獨特的民族,它是戰(zhàn)爭狂徒,用戰(zhàn)車把宗教傳播到西亞、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跡從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將東西方文化傳承、傳播,某種數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边@個“獨特民族”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代中國 D.古代阿拉伯
18.伏爾泰說:“這無疑是我們地球上的頭等大事,因為在這以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迄今為止任何偉大業(yè)績在這一新的創(chuàng)舉面前都相形見絀。”這件“頭等大事”是指
A.張騫出使西域 B.文藝復興 C.鄭和下西洋 D.新航路的開辟
19.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在18世紀80年代初只有棉紡廠兩家,短短的時間內棉紡廠發(fā)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紡紗機的推廣 B.蒸汽機的廣泛運用
C.大規(guī)模興建鐵路 D.打開了中國市場,產品需求增大
20.“勞動者要獲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額的代價,當他們剛剛跳出牢籠,面臨的將是無形的枷鎖!毕铝惺录线@一評價的是
A.美國南北戰(zhàn)爭 B.俄國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維新 D.中國戊戌變法
21.一戰(zhàn)前的“三國協(xié)約”與二戰(zhàn)后的“北約”都
①以爭奪世界霸權為目的 ②突出英、美的主導地位
③具有軍事政治同盟性質 ④影響了世界格局的變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 1953年,蘇聯農業(yè)單位面積產量僅為歐洲其他國家平均產量的1/3。蘇聯農業(yè)的落后嚴重制約了工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長期戰(zhàn)爭的破壞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赫魯曉夫改革的失敗 D.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
23.1932年,英國外交大臣奧斯汀?張伯倫在評論國際形勢時說:“世界近兩年正在倒退。各國相互之間……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懼和威脅的態(tài)度。”與上述評論相關的歷史背景是
A.經濟大危機 B.希特勒上臺 C.二戰(zhàn)全面爆發(fā) D.冷戰(zhàn)開始
24.2013年1月26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第43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討論中,與會者多次提到協(xié)同合作的重要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們清楚地看到,在危機時刻,經濟發(fā)展具有傳染性,往往會傳染其他國家,不存在經濟孤島,也沒有地方躲避。”這表明
A.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B.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C.世貿組織消極作用明顯 D.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25. 在浩瀚的歷史天空中,文學藝術成就燦若星辰,熠熠發(fā)光。下列文學藝術成就搭配正確的是
A.李清照??《念奴嬌?赤壁懷古》 B.但丁??《羅密歐與朱麗葉》
C.梵高??《格爾尼卡》 D.德萊塞??《美國的悲劇》
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9分,第27題8分,第28題8分,共25分)
26、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從漢代以來,孔子一直被放在神壇上,作為“圣人”的代表。
材料二 法國大革命期間,國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獄中了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嘆道:“原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
材料三 20世紀初期,一批知識分子秉承西方啟蒙運動的理性之光,掀起一場空前規(guī)模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華文明注入新的因素。
材料四 它“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作為最全面最深刻的發(fā)展學說的辯證法、以及關于階級斗爭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創(chuàng)造者無產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論!
??列寧
(1)在漢代,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壇上的”?對儒家學說產生了哪些影響?(2分)
(2)材料二中路易十六的感嘆說明了什么?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的哪個文件體現了啟蒙思想學說?(2分)
(3)材料三中這場“思想解放運動”指什么?這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宣傳西方思想的陣地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列寧稱贊的這部馬克思主義理論巨著是什么?無產階級創(chuàng)造新社會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什么?(2分)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讓我們與眾不同,讓我們成為美國人的是我們對于一種理念的恪守。200多年前,這一理念在一篇宣言中被清晰闡述: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2013年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就職演說節(jié)選
材料二
材料三 今天我們實現了真正的主權、真正的尊嚴和真正的自豪!裉煳覀冋f,我們的財富已經歸還給我們了。
??埃及總統(tǒng) 納賽爾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什么?它的發(fā)表有什么影響?(2分)
(2)材料二中從在三座大山壓迫下艱難生存到如今走向世界不斷發(fā)展壯大的中國民族企業(yè),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3)材料三中“我們的財富”指什么?什么時候“歸還給我們的”?(2分)
(4)根據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民族獨立”與“民族振興”之間的關系。(2分)
28、農業(yè)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9分)
材料一 獎勵生產,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從事商業(yè)而貧窮的人,全家罰作官奴。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內容?這一內容在當時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
材料二 從越南引進優(yōu)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qū)推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2)材料中反映的史實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1分)
材料三 當年曾分田翻身當家作主人,今歲又分田勤勞致富奔小康
(3)這副農家春聯中的兩次分田分別是新中國成立后哪兩次農業(yè)政策的調整?(2分)
材料四 什么政策的結果?其在農業(yè)上的具體舉措是什么?(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73598.html

相關閱讀:2014中考歷史鴉片戰(zhàn)爭專題二輪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