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檢測試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七年級歷史第二單元復習 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第8~9(B卷)人教實驗版
一、(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屈原受到我國人民崇敬并每年紀念他,最主要是因為
A.他創(chuàng)造了新的學體裁B.他主張變革的政治成就
C.他的抗秦事跡D.他的愛國愛民精神
2.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編鐘的歷史年代在
A.西周時期B.春秋時期
C.戰(zhàn)國時期D.秦漢時期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術上形成“百家爭鳴”繁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無義戰(zhàn)”B.社會急劇變化
C.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D.各學派激烈辯論
4.西漢時期的哲學著作《淮南子》中講了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反映了
A.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B.荀子的人定勝天思想
C.王充的唯物論思想D.范縝的無神論思想
5.老子思想中最有價值的精華部分是
A.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B.小國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義思想D.樸素辯證法思想
6.下列思想家屬于同一時期的一組是
A.老子和孔子B.孔子和孟子
C.老子和墨子D.韓非和孫武
7.下列各家學說對戰(zhàn)國時期封建統(tǒng)治者最有用的是
A.老子的道家學說B.孔子的儒家學說
C.墨子的墨家學說D.韓非的法家學說
8.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表明孔子
A.注意因材施教B.要求學生對學過的知識要經(jīng)常復習
C.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D.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育
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出自
A.《論語》B.《道德經(jīng)》
C.《孟子》D.《韓非子》
10.記載了孔子言行的著作是
A.《離騷》B.《老子》
C.《論語》D.《孟子》

11.下面是歷史謎語四則,請你猜一猜。
(1)冤案真相(打一先秦歷史人物)答案:
(2)黑孩兒(打一先秦歷史人物)答案:
(3)霸王別姬(打古書)答案:
(4)桃李花開日,梧桐葉落時(打一古書名)答案:

三、牛刀小試(共12分)
12.(8分)請你答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13.(2分)請寫出春秋時期的兩位思想家。

14.(2分)請答出墨子的主張。

四、一試身手(共34分)
史海拾貝:
15.(6分)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詩流傳甚廣。能寫出你最熟悉的幾句詩嗎?(至少3句)
讀讀想想:
16.(5分)下面《屈原》一詩:
一個鐵鑄的名字,飄在清白的水上,猶如一年又一年逐水而居的水草。讓走進汨羅江的人們,無不帶去凄楚無比的目光,憂患釀成的酒,醉倒了楚天的河,鐐銬和苦難與南飛的大雁,一同穿越秋天,一個單薄的身影,便如夢寐的蛾子一般,深入瘦得只剩下屈辱的大地。還有誰,能夠目睹倒塌的春天。還有誰,會在《楚辭》的詞章里永生。又是五月,又是,五月了,讓我們的思念,在汨羅江的峽谷里,燃燒。
通過《屈原》一詩,說一說人民為什么要紀念屈原?
人物模擬:
17.(5分)假如你是一名老中醫(yī),請把運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治病人的過程告訴大家。(100字左右)
歷史論壇:
18.(5分)小明說:“孔子有3000多弟子,真是桃李滿天下,不愧為大教育家!毙〖t不以為然:“孔子從教40余年,不過出了72個‘賢人’,有什么稀奇?”你以為如何?
字斟句酌:
19.(5分)“百家爭鳴”中的“百”是確數(shù)還是虛數(shù)?
擴展平臺:
20.(3分)請你分別寫出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有關的建筑物。
閱讀思考:
21.(5分)
孔子“因材施教”
孔子一生中最突出的貢獻就是在教育方面,他創(chuàng)辦了“私學”,自己聚徒講學,從而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他提出“有教無類”口號,招收學生沒有門第、等級的限制。他的學生既有貴族子弟,也有陋巷貧民;既有魯國人,也有別國人?鬃影选皩W而不厭,誨人不倦”作為座右銘,他經(jīng)常教育學生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br>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認學生個性的差異和程度的高低。平時,孔子非常注意觀察,了解每個學生的愛好、個性和程度,熟記在心。在教學中,他一方面根據(jù)學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進行不同的指導。并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學生不同的回答?鬃拥膶W生曾參的學問修養(yǎng)比較高,有一次向孔子問“道”,孔子就不直接點破,讓他自己去領會。孔子走后,別的學生便問曾參老師的話的什么意思,他回答說:“老師所講的道,就是‘忠恕’罷了!闭f明他已真正領會了孔子的教導。另一方面,孔子還經(jīng)常針對學生的不同缺點,對癥下藥地進行教育。
讀了這一材料,你認為孔子的教育思想對你的學習有什么幫助或指導?

五、談古論今(共30分)
22.“和為貴”是中國和平化思想的集中表現(xiàn)。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歸納與“和為貴”相關的歷史史實。運用中國古代有關“和為貴”的思想,給美國總統(tǒng)布什寫一封信勸其應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伊拉克問題。

參考答案
一、1.D 2.C 3.B 4.A 5.D
  6.A 7.D 8.C 9.B 10.C
二、11.(1)屈原。2)墨子 (3)楚辭。4)《春秋》
三、12.①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②孔子注意“因材施教”。③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④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13.孔子、老子。
14.主張“兼愛”、“非攻”。
四、1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16.屈原有熱愛祖國的崇高思想、毫不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和為理想獻身的精神,并創(chuàng)作了《離騷》等不朽的詩篇,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富的思想和化遺產(chǎn),所以人民要紀念他。
17.要求:敘事應條理清楚、簡明扼要。(略)
18.提示:兩人的看法都有一定道理,小明只看到孔子所教學生的數(shù)量,小紅只計較孔子門下高徒出了多少,不免以偏概全,有失片面。(只要言之成理,允許發(fā)表不同意見,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19.戰(zhàn)國時期涌現(xiàn)出眾多開創(chuàng)性的學術大師,他們以博大的胸懷和開放的心態(tài),著書立說,坦白自己的主張和政治抱負,四處游說、講學,以求施展自己的才華,他們揭開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光彩奪目的一頁。時至今日,后人仍可以跨越時空從他們那兒汲取智慧。這一時期學派眾多,故稱百家爭鳴。“百”不是確數(shù),意味派別多。
20.大成殿、廟、夫子廟。
21.提示:孔子教育我們要不斷總結和向別人學習好的學習方法,要具有老老實實和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才能學有所成。
五、22.提示:春秋:儒家“仁”、“愛”、“和為貴”;戰(zhàn)國:墨子“兼愛”、“非攻”,孫子“不戰(zhàn)以屈人之兵為上上策”;漢朝:和親;唐朝:和同為一家?梢哉f中國古代的和平思想和事例均可以用“和為貴”三字涵蓋!昂蜑橘F”是中國和平化思想的集中表現(xiàn)。本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書信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能體現(xiàn)“勸和”的姿態(tài),能真摯表達和平的愿望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38325.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