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之印度洋地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八年級地理之印度洋地貌】,印度洋的主體位于赤道帶、熱帶和亞熱帶范圍內,故被稱為熱帶海洋。

  印度洋底地貌錯綜復雜,除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東部尚有東印度洋海嶺和島弧、海溝帶,在海嶺、海丘、海臺之間分布著許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嶺、阿拉伯一印度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從阿姆斯特丹島向北延伸,一般高于兩側海盆1 300—2 500m,平均寬度達800km左右,由于被一些與之垂直或斜交的斷裂帶切斷錯開,中脊裂谷表現(xiàn)時斷時續(xù)的特征,因此中印度洋海嶺形態(tài)崎嶇破碎。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延伸形成阿拉伯一印度海嶺,高度較大,繼續(xù)向西北延伸,進入亞丁灣和紅海;中印度洋海嶺從羅德里格斯島向西南分出西南印度洋海嶺,經(jīng)愛德華太子群島,接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至圣波爾島向東南連接東南印度洋海嶺,再向東連接太平洋一南極海嶺和東太平洋海嶺。印度洋海底除中脊海嶺外,還有許多近似南北向的構造帶。這些構造帶相互平行,綿延很遠,其中東印度洋海嶺,走向與東經(jīng)0º線一致,是世界上最直的一條海嶺。它北起北緯10°附近的安達曼群島,南至南緯3l° 的斷裂海嶺,長約5 000km,東西寬約150~250km。由于它沿著東經(jīng)90°分布,故又叫東經(jīng)90° 海嶺或卡彭特海嶺。大洋中脊呈“入”字形,將印度洋分成三個海域。

  第一,東部海域區(qū)被東印度洋海嶺分割,兩側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

  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縱貫,北部為恒河水下沖積錐所掩蓋的斯里蘭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亞海盆北部與深海溝相接,東南部被海嶺、海丘和海臺分割,海底地貌復雜。

  第二,西部海域區(qū)海底地貌最復雜,它被海嶺和島嶼分割,分為索馬里海盆、莫桑比克海盆和馬達加斯加海盆。

  第三,南部海域區(qū)海底地貌比較簡單,分為三個海盆: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一東印度洋海盆。印度洋大陸架平均寬度比大西洋狹窄,大陸坡的坡度也較小,大陸邊緣地貌的突出特點是大陸隆或海臺較多且分布較廣。印度洋大陸隆有的是濁流或大陸坡滑動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質堆積于深海平原邊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陸’的一部分分異沉降而成。

  總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臺和莫桑比克海臺,馬達加斯加島南部有馬達加斯加海臺。在澳大利亞沿岸有?怂鼓己E_和納徹臘利斯特海臺。印度半島西側有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172549.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課堂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