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
聽課是學習的最有效途徑,很重要,而會聽課就更重要了,以下是科學 的聽課方式,對比一下自己的聽課方式,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養(yǎng)分,改善聽課效果。
如何上好課?這是初中生特別要注意的一個問題。首先要變“課堂”為 “學堂”,變被動的“聽”為主動地“學”;同時要注意改正學習方法,培 養(yǎng)良好的上課習慣。良好的上課習慣有哪些呢?精神飽滿進課堂,有著一種 強烈渴求知識的愿望, 這是上好一堂課的保證和動力。 上課要 “聽、 記、 練” 。 把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放在課堂上著重聽,必要是還需做好筆記,并通過一些 聯(lián)系題加以鞏固。聽課的方法,可參考“四項基本原則”:抓住思路、前松 后緊、因為而異、以我為主。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 要養(yǎng)成手腦并用的好習慣,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以聽為主,這里面既有方法 的問題,又有習慣的培養(yǎng)。實際上,一般的學習方法經(jīng)過程序化以后就形成 了習慣, 又能掌握學習方法, 學習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需要注意以下 4 點:
(一)聽課時最關(guān)鍵的是能時刻跟上老師的進度,積極思考
上課的時候要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讓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獲得知識不僅快而且掌握牢固。要有重點地聽老師講課,尤其是當老師講到自己不 懂的地方、更要集中 200%的注意力聽,邊聽邊思考,看看老師是怎么分析 這個問題的,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而不是盯著問題的答案。聽 懂之后再回過頭來分析以下自己當初是怎么想的, 為說明當時沒有想到?這 樣教材上的重點和難點在聽課之后就了然于心了, 以后做作業(yè)和考試的時候 就不會有什么大的問題。認真聽課會幫助自己將知識構(gòu)成一個有機的體系, 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彌補知識上的漏洞。其實,一般學生對初中的知識都 能掌握百分之八、九十。尖子生和普通同學的一個區(qū)別就在于,是否能彌補 知識上的漏洞,往往是理解這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不能看出已知 條件并分析出題中的未知條件,就全靠它了。這才是考試、做題時,深刻理 解題題目的根本、答為所問的根本。
(二)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是吸收知識的有效途徑
上課時不僅要聽老師講思路,同時還要想一想,有沒有別的做法,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就應(yīng)該舉手告訴老師, 這樣上課就能夠主動接受和吸取知 識,把被動的聽課變成了一種積極、互動的活動,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積極 性和表達能力, 對于答主觀題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上課研究變成很有趣的學 習活動可。另外,上課要專心聽講并注重與老師進行眼神和語言的交流,這 樣就會最大地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消化吸收、理解新知識,并且可以獲得老師 更多反饋和關(guān)注。
(三)不同學科“聽法”也不同
如果是理科課程,要邊聽邊想:為講明一個定理,推出一個公式,老師 講解順序是怎么樣的, 為說明這么安排?兩個例題之間又有說明相同點和不 同之處?如果是文科課程, 比如政治, 要注意聽清哪些是觀點, 哪些是事例, 哪些是用觀點解釋社會現(xiàn)象。而歷史課又要注意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意 義和影響。以及那些必記的年代。
(四)聽課需要“批判地吸收”
有時聽課會經(jīng)常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說具體點,就是老師本身的語言 或行為對學生的聽課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加上來時的講課風格存在差異,學 生就會暗地里評價老師,這個老師講的好,愛聽,就好好聽;那個老師講的 不好,不愛聽,就會輕視,不好好聽。其實這樣受損失的只能是自己。作為 學生不要過多受此影響,要善于批判地吸收。另外,要善于邊聽邊分析,邊 歸納。比如:老師這節(jié)課講了一百句話,要分清楚哪些是結(jié)論性語言,哪些 是說明性語言,哪些是過渡性語言,這些語言彼此關(guān)系如何,重點要記住拿 句話,等等。
(五)課后“靜思 5 分鐘“大有學問
一般一堂課的前幾分鐘和最后幾分鐘是重要的,因為通常老師會在前幾 分鐘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而在最后幾分鐘復習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所以在這段時 間一定要認真聽講,這樣可以減輕課下復習功課的壓力,非常有效。同時更 要注意課后的及時思考。利用可見休息時間,在心中快速把課上剛講過的一 些關(guān)鍵的思路理一遍。而通過靜思從題意的解答整個過程詳細審視一遍,可 以輕而易舉地劃分提醒,并記憶一些關(guān)鍵的解題技巧,這樣可以保證思維的 連貫性,所以 5 分鐘的課后靜思等效于同一學科知識課后復習 50 分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253452.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國建成世界最大能源供應(yīng)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