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知識點:化學發(fā)展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化學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發(fā)展過程。實際上,人類社會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利用化學變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盡管當時的人沒有使用“化學”這個名詞,但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處理某些化學變化的能力。根據(jù)一些化學史的記載,我們可以把化學史分成史前期,煉丹時期,醫(yī)藥化學時期,燃素時期,定量時期,科學相互滲透時期六個時期:
    


化學的發(fā)展:

1.我國商代有了青銅器,春秋晚期能煉鐵,戰(zhàn)國時期能煉鋼,唐代有了火藥。
2.1774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了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
3.瑞典化學家舍勒和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氣。
4.177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建立了質(zhì)量守恒定律。
5.十九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
6.1811年意大利科學家阿佛加德羅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7.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

化學發(fā)展六個時期:

(一)史前期:從遠古到公元前1500年,化學作為一種技術,實際上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了。盡管在這個期間,并沒有文字記載,但是在中國、埃及、印度、巴比倫和后來的希臘、羅馬,都可以找到人類利用化學的遺跡。猿人就知道用火,知道用火煮東西和燒制陶器。這可以說是最早期化學的開始!   

(二)煉丹時期:大體說來是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這個時期中國在化學方面的著作最多,例如《參同契》、《道藏》以及重要的本草書,都對我國古代化學成就作了詳細的記載。至於在歐洲,這方面的書籍也很不少,例如阿拉伯、埃及和希臘,在1572年就有一部書,書名是《煉金的化學方法》。在歐洲,已經(jīng)開始有“化學”這個名詞了,并在1572年出版了《化學原理》(ArtisChemiaePrincipes)一書。許多希臘、阿拉伯、羅馬的有名學者,例如帕拉圖、阿里士多德、阿維森納、給伯爾,都寫了有關化學方面的書,在這方面最有力的證據(jù)乃是這些學者開始認識到實驗是科學工作的重要工具。    

(三)醫(yī)藥化學時期:在1500—1700年這兩百年間,歐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科學史上稱之為復興時期。在這個時期歐洲出版了很多最早的化學著作,例如德國化學家格勞貝爾于1684年寫的《新哲學的爐》;德國化學家孔柯爾寫的《化學實驗》;德國冶金學家阿格里柯拉寫過一本名為“DeReMetallica”的書,中國明崇禎十六年李天經(jīng)和湯若望將此書翻譯出版,中文書名《坤輿格致》,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翻譯的化學書籍!   

(四)燃素時期:這個時期從1650年到1775年,在這個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化學家,例如德國化學家施塔爾,他寫過《化學基礎》一書,是1723年出版的。還有德國化學家貝歇爾,他寫過《冶金術》一書和很多其他著作。盡管他們的理論是不正確的,可是他們做了很多實驗,積累了許多感性知識。一直到1661年,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寫了《懷疑派化學家》一書,才開始對于元素理論有了基本的認識。    

(五)定量時期:這個時期從1775年至1900年,這一時期化學研究的目的是開始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工農(nóng)業(yè)上的許多問題,并利用定量的化學實驗建立了不少化學基本定律。這個時期又稱為近代化學發(fā)展時期,很多科學家寫了許多著名的書籍和論文,特別是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在1808年所寫的《化學哲學新體系》一書,提出了原子學說;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於1777年發(fā)表《燃燒概論》論文,建立了燃燒作用的氧學說,并確立了物質(zhì)不滅定律,使化學開始進入近代化學時期。接下來,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開始使用化學符號;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fā)表周期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和維勒在發(fā)展有機化學上作出了重要貢獻,都為現(xiàn)代化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六)科學相互滲透時期:這個時期基本上從二十世紀初開始。一方面,物理學提出的量子論使化學和物理學有了共同的語言。另一方面化學又向生物學和地質(zhì)學等學科滲透,使過去很難解決的蛋白質(zhì)、酶等的結構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過去認為原子是看不見的,現(xiàn)在不但可以用超顯微鏡看到原子,而且原子本身的能量也已經(jīng)開始被人們利用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263790.html

相關閱讀:沙特基礎工業(yè)公司加強與中科院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