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不待
拼音:bù dài 注音:ㄅㄨ? ㄉㄞ?
基本解釋
◎ 不待 bùdài
[needlessly]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來,他就走了
引證解釋
1. 用不著;不用!兑淖·大道上》:“善人之與不善人,名分日離,不待審察而得也。”《后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處士少而孤,母夫人憐之,讀書學(xué)文,皆不待強教,卒以自成。”《老殘游記》第十四回:“那死人,更不待?,漂的滿河都是。” 毛澤東 《<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三八》:“現(xiàn)在我國不僅有許多到了學(xué)習(xí)年齡的兒童沒有學(xué)校可進,而且還有一大批超過學(xué)齡的少年和青年也沒有學(xué)校可進,成年人更不待說了。”
2. 不想;不愿意。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楔子:“俺姐姐針?無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懶去添。”《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回:“我心里還不待吃,等我去喝些湯罷。”《醒世姻緣傳》第一百回:“ 素姐 本等不待下氣,只是叫 寄姐 ?敗了的雞,不敢展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1424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