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qū)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解析(物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北京市海淀區(qū)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一、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填涂在答題紙上。 1.如圖1所示,物體A用輕質細繩與圓環(huán)B連接,圓環(huán)固定在豎直桿MN上,F(xiàn)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繩上的O點,將O點緩慢向左移動,使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逐漸增大。關于此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平力F逐漸增大 B.水平力F逐漸減小C.繩OB的彈力逐漸減小 D.繩OB的彈力逐漸增大試題分析:分析結點O的受力:重力、沿OB方向繩的拉力,水平拉力F,由物體平衡知,,,將O點緩慢向左移動,使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逐漸增大θ逐漸增大θ逐漸增大,所以A、D選項正確?键c:物體平衡 2.6月我國宇航員在天宮一號空間站中進行了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展示了許多在地面上無法實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假如要在空間站再次進行授課活動,下列我們曾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若移到空間站也能夠實現(xiàn)操作的有 A.利用托盤天平測質量 B.利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C.利用自由落體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D.測定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3.如圖2所示,某同學在研究運動的合成時做了下述活動:用左手沿黑板推動直尺豎直向上運動,運動中保持直尺水平,同時,用右手沿直尺向右移動筆尖。若該同學左手的運動為勻速運動,右手相對于直尺的運動為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則關于筆尖的實際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筆尖做勻速直線運動B.筆尖做勻變速直線運動C.筆尖做勻變速曲線運動D.筆尖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逐漸變小4.某同學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一根橡皮筋、細繩套、三角板及貼有白紙的方木板等器材,進行“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圖3所示是該同學依據(jù)實驗記錄作圖的示意圖。其中A點是橡皮筋在白紙上的固定點,O點是此次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拉伸到的位置。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需記錄拉力的大小B.拉力方向應與木板平面平行C.圖3中F′表示理論的合力,F(xiàn)表示實驗測出的合力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并作出多個平行四邊形,但每個四邊形中的O點位置不一定相同“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5.一列簡諧機械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波速為2m/s。某時刻波形如圖4所示,a、b兩質點的平衡位置的橫坐標分別為xa=2.5m,xb=4.5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列波的周期為4sB.此時質點b沿y軸負方向運動C.此時質點a的加速度比質點b的加速度大D.此時刻以后,a比b先到達平衡位置 6.假設兩顆“近地”衛(wèi)星1和2的質量相同,都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5所示,衛(wèi)星2的軌道半徑更大些。兩顆衛(wèi)星相比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衛(wèi)星1的向心加速度較小B.衛(wèi)星1的動能較小C.衛(wèi)星1的周期較小D.衛(wèi)星1的機械能較小7.如圖6所示,在水平光滑地面上有A、B兩個木塊,A、B之間用一輕彈簧連接。A靠在墻壁上,用力F向左推B使兩木塊之間彈簧壓縮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突然撤去力F,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A離開墻壁前,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也守恒B.木塊A離開墻壁前,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但機械能守恒C.木塊A離開墻壁后,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也守恒D.木塊A離開墻壁后,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但機械能守恒若突然撤去力F,木塊A離開墻壁前,墻壁木塊AA、B和彈A.mg(H+h) B.mghC.mD.小球動量的改變量等于所受阻力的沖量9.類比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對于直線運動,教科書中講解了由v-t圖象求位移的方法。請你借鑒此方法分析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由a-t(加速度-時間)圖線和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求出對應時間內(nèi)做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量B.由F-v(力-速度)圖線和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求出對應速度變化過程中力做功的功率C.由F-x(力-位移)圖線和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求出對應位移內(nèi)力所做的功D.由ω-r(角速度-半徑)圖線和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求出對應半徑變化范圍內(nèi)做圓周運動物體的線速度10.如圖8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輕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一端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與物塊A連接;兩物塊A、B質量均為m,初始時均靜止,F(xiàn)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動物塊B,使B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運動,A、B兩物塊在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的v-t關系分別對應圖乙中A、B圖線(t1時刻A、B的圖線相切,t2時刻對應A圖線的最高點),重力加速度為g,則 A.t2時刻,彈簧形變量為0B.t1時刻,彈簧形變量為(mgsinθ+ma)/kC.從開始到t2時刻,拉力F逐漸增大D.從開始到t1時刻,拉力F做的功比彈簧彈力做的功少二、本題共2小題,共15分。11.(7分)某同學用如圖9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請回答下列有關此實驗的問題:(1)該同學在實驗前準備了圖9中所示的實驗裝置及下列輔助器材: A.交流電源、導線 B.天平(含配套砝碼) C.秒表D.刻度尺E.細線、砂和小砂桶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填代號)。(2)打點計時器在小車拖動的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跡,以此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其中一部分紙帶上的點跡情況如圖10甲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T=0.02s,測得A點到B、C點的距離分別為x1=5.99cm、x2=13.59cm,則在打下點跡B時,小車運動的速度vB= m/s;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3)在驗證“質量一定,加速度a與合外力F的關系”時,某學生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10乙所示的a-F圖象,其中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 ,圖線在末端彎曲的原因是 。(1)C (1分)(2)0.680 (1分); 1.61 (2分)(3)平衡摩擦力過度 (1分) 砂和小砂桶的總質量m不遠小于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M (2分)12.(8分)兩位同學用如圖11所示裝置,通過半徑相同的A、B兩球的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1)實驗中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A.斜槽軌道盡量光滑以減小誤差B.斜槽軌道末端的切線必須水平C.入射球A每次必須從軌道的同一位置由靜止?jié)L下D.兩球的質量必須相等(2)測量所得入射球A的質量為mA,被碰撞小球B的質量為mB,圖11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A從斜軌上的起始位置由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點的位置P,測得平拋射程為OP;再將入射球A從斜軌上起始位置由靜止釋放,與小球B相撞,分別找到球A和球B相撞后的平均落點M、N,測得平拋射程分別為OM和ON。當所測物理量滿足表達式 時,即說明兩球碰撞中動量守恒;如果滿足表達式 時,則說明兩球的碰撞為完全彈性碰撞。(3)乙同學也用上述兩球進行實驗,但將實驗裝置進行了改裝:如圖12所示,將白紙、復寫紙固定在豎直放置的木條上,用來記錄實驗中球A、球B與木條的撞擊點。實驗時,首先將木條豎直立在軌道末端右側并與軌道接觸,讓入射球A從斜軌上起始位置由靜止釋放,撞擊點為B′;然后將木條平移到圖中所示位置,入射球A從斜軌上起始位置由靜止釋放,確定其撞擊點P′;再將入射球A從斜軌上起始位置由靜止釋放,與球B相撞,確定球A和球B相撞后的撞擊點分別為M′和N′。測得B′與N′、P′、M′各點的高度差分別為h1、h2、h3。若所測物理量滿足表達式 時,則說明球A和球B碰撞中動量守恒。三、本題包括6小題,共55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3.(8分)如圖13所示,質量m=0.5kg的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在F=3.0N的水平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物體發(fā)生位移x=4.0m時撤去力F,物體在水平面上繼續(xù)滑動一段距離后停止運動。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物體在力F作用過程中加速度的大;(2)撤去力F的瞬間,物體速度的大。唬3)撤去力F后物體繼續(xù)滑動的時間。(1)a1=2m/s2v=4.0m/s(3)t=1s【解析】試題分析:(1)設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Ff,加速度為a1,則Ff=μmg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物塊在力F作用過程中,有F-Ff=ma1 (1分)解得a1=2m/s2 (1分)14.(8分)如圖14所示,傾角θ=37°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長度L=3.0m。質量m=0.10kg的滑塊(可視為質點)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已知sin37°=0.60,cos37°=0.80,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滑塊滑到斜面底端時速度的大小;(2)滑塊滑到斜面底端時重力對物體做功的瞬時功率大。唬3)在整個下滑過程中重力對滑塊的沖量大小。15.(9分)在物理學中,常常用等效替代、類比、微小量放大等方法來研究問題。如在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卡文迪許利用微小量放大法由實驗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G的數(shù)值,圖15所示是卡文迪許扭秤實驗示意圖?ㄎ牡显S的實驗常被稱為是“稱量地球質量”的實驗,因為由G的數(shù)值及其他已知量,就可計算出地球的質量,卡文迪許也因此被譽為第一個稱量地球的人。(1)若在某次實驗中,卡文迪許測出質量分別為m1、m2相距為r的兩個小球之間引力的大小為F,求萬有引力常量G;(2)若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萬有引力常量為G,忽略地球自轉的影響,請推導出地球質量及地球平均密度的表達式。16.(10分)如圖16北京海淀區(qū)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解析(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san/959262.html

相關閱讀:高考物理總復習靜電場、電場的力的性質電荷練習8(附答案和解釋